校园篮球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18黄斌
黄 斌
(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 甘肃 嘉峪关 735100)
哈佛大学的教授在研究中证明:人体在运动的时候,会促进脑细胞与脑细胞之间的连接,使其变得更加活跃,诗人变得更加聪明。因此,在小学阶段教育中,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要重视体育运动。校园篮球运动作为小学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合理地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不仅丰富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内容,也促使小学生在校园篮球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团队意识、规则意识、拼搏和勇于担当意识等,也极大地完善了学生的人格,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校园篮球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健康第一,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首要位置,旨在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鉴于校园篮球活动的内涵,其育人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发育。通常,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是指人体肌肉的基本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敏等。人的身体素质虽然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也后天的体育锻炼息息相关。针对小学生来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阶段,积极开展校园篮球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发育。这主要是在整个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人体的各个部位、各个关节进行相互配合,并以不同的形式对人体的肌肉进行了锻炼。因此,小学生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等,都随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反应、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首先,校园篮球活动满足了小学生的精神需求,使其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次,校园篮球活动属于一项团体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所有成员的共同发展,也促进了消极、自卑、信心不足学生的转化,使其变得更加积极、有自信;最后,促进了小学生的智力发育。小学生在参加校园篮球活动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升了自身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并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会使用能力。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更加关注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必备能力。校园篮球运动属于一项团体运动,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在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可以说,在整个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无论是篮球技术的提升,还是篮球运动的设计等,都需要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实现。因此,小学生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也逐渐学会了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另外,鉴于篮球运动的多变性,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自身的应变能力也随之提升[1]。
2.校园篮球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开展策略
2.1 加大宣传,重视校园篮球运动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促进校园篮球活动的顺利开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校师生对篮球文化的认知程度。学校除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开展多种篮球比赛活动,或者开展系统的篮球知识讲座、篮球知识竞赛等,持续强化学生对篮球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充分借助学校的宣传栏,通过标语、篮球明星图片、广播、多媒体等,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感悟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其次,持续完善篮球基础设施和设备。为了保障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还应具备充足的篮球器材、篮球设施、篮球运动场地等。因此,为了促进校园篮球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持续完善相关的篮球运动设施。此外,为了加强篮球运动的宣传,还可在校园建筑、雕塑中加入一定的篮球文化元素等,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篮球运动积极性;最后,还应加强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方式。为了切实保障校园篮球运动的有效开展,还应坚持“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体育大课间等,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校园篮球运动,确保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2 融入信息技术,强化学习兴趣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篮球教学的有效结合,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工具、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也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创新,真正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鉴于此,在促进校园足球活动在小学体育应用时,就借助了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将与篮球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同时也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学习内容,真正唤醒了小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鉴于小学生对篮球理论知识不甚感兴趣的现状,不愿意了解相关的规则、动作,只是单纯地喜欢篮球场上的实际运动。鉴于此,在开展校园篮球运动的时候,就可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利用互联网搜集富含理论知识的教学视频,并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将篮球运动的“美”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不仅拓展了校园篮球活动的内容,也激活了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和积极性[2]。
2.3 创新分层教学,提升篮球运动效果
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之间存在的明显的差异性。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校园篮球运动时,应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旨在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鉴于此,唯有摒除传统的篮球运动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分层教学。首先,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动能力、运动兴趣等展开分层,将班级中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学优生、学中生、学困生;其次,结合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出针对性的篮球训练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指导方法,使得篮球运动指导更加精准,使得所有学生均可在镇定的篮球训练内容和训练指导中,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例如,在“运球”的教学中,针对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可将教学内容设定为运球变向、双手运球;针对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可将教学内容设定为运球行走、跑动等;针对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将教学内容设定为指导其运球不掉球、掌握拍球节奏等。如此,班级中不同学生在针对性的指导中,实现了自主成长,提升了篮球学习的效果;其次,分层教学模式下,还应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增加篮球运动的趣味性。同时,还可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比赛和挑战等方式,提升篮球运动的有效性。可以说,通过分层训练模式,真正践行了“因材施教”理念,满足了班级中存在差异性学生的学习需求。
2.4 依托游戏优化体能训练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相对比较脆弱。鉴于篮球运动的特点,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还应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将体能训练和篮球技术训练融合到一起。纵观当前小学体育中的篮球体能训练现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且体能训练内容、形式比较枯燥。这种体能训练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体能训练效果,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差,存在极强的抵触性。面对这一现状,就可融入一定的游戏,使得学生在趣味性的训练中,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同时,还可结合篮球项目的特点,依托一定的篮球游戏,将两者真正融合到一起。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运动跑、传接球的快速移动等,不断提升专业性的训练效果;再比如,在对学生进行上肢力量训练的时候,就给学生设计了定点投篮的游戏,在篮球半场中设置了多个点,让学生比一比谁投得最准。如此,通过游戏化的训练方式,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体能训练积极性,强化了体能训练效果[3]。
2.5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篮球运动
促进校园篮球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能单纯地局限于体育课堂中,还应对其进行延伸和拓展,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篮球活动。例如,在每年的春季、秋季运动会上,可增加一些篮球运动项目,包括:一分钟投篮比赛、运球接力赛活动等;也可在重大节日举办篮球运动比赛等;还可充分借助大课间操活动,为小学生安排篮球操或者韵律篮球运动等,借助丰富多彩的校园篮球运动,激活小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提升自身的篮球运动能力。
2.6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校园篮球运动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确保校园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持续优化校园的篮球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校园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结合相关的教育要求,每一所学校应具备一名专业的篮球教师,由其负责学生的篮球项目教学;另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还应优化学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结构,确保师资队伍青年、中年、老年的结构合理。在整个体育教师队伍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能够在日常篮球运动教学中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宝贵的意见;中年体育教师不仅可与老教师学习,并付诸于实践,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指导青年教师,处于关键的环节中;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充满活力,敢于创新,是提升小学体育篮球运动的重要力量[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积极开展校园篮球活动,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鉴于此,小学在实施教育时,不仅要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还应灵活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依托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游戏训练、校园篮球活动等,不断提升校园篮球运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