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18王丽娟

今天 2022年11期
关键词:非洲节奏幼儿园

王丽娟

(陇南市康县城关西街幼儿园 甘肃 康县 746500)

3-5的幼儿是培养乐感的黄金时期,而非洲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由于其节奏感强、音色简单、操作方便,所以深受幼儿们的喜欢。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将非洲鼓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为幼儿学习音乐打下坚实基础。下面,笔者就结合课题研究,具体谈谈非洲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非洲鼓对幼儿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非洲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最传统的打击乐器,这对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十分重要。首先,将非洲鼓运用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为幼儿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1]。在幼儿音乐学习中,打击乐器的学习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学习打击乐器的时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最简单的节拍,让幼儿在节拍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而非洲鼓作为一种最典型的打击乐乐器,其节奏感强,节奏变化灵活,这对幼儿学习舞蹈、钢琴、声乐等都能奠定良好的乐感基础。其次,将非洲鼓运用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为幼儿创设一种即兴演奏的良好环境,提高幼儿的音乐创新能力。非洲鼓的演奏主要以节奏和声音的变化为主,欢乐幸福时可以快节奏高音量;烦恼忧伤时可以慢节奏低音量。因此在教学中,当幼儿掌握了非洲鼓的表演特点和基本节奏后,可以为幼儿播放不同内容的伴奏音乐,为幼儿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为幼儿创设一种即兴表演的环境,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打法演奏出不同形式的音乐来,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创新能力。最后,将非洲鼓运用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在与他人合作演奏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非洲鼓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合作演奏与集体演奏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合奏时,配合相同的节奏与不同的音色,总会让人好像亲临意境当中,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因此,在学习当中,可以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2.非洲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打击乐的认识不够,课堂往往流于形式。非洲鼓作为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之一,尽管操作简单,但真正让幼儿掌握节奏并且演奏出美妙的乐章来实属不易。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教师对非洲鼓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很不看好,如在“您认为非洲鼓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如何?”选“非常重要”的只占25%,选“比较重要”的占30%,选“一般”或“不重要”的占45%,其实这一结果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在大多数幼儿教师看来,打击乐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如果非要说在音乐方面让幼儿学习一种乐器的话,那肯定首先想到的是钢琴、小提琴、二胡、笛子等,而对于非洲鼓了解的就更少之又少了。调查中,“您了解非洲鼓吗”,10%的教师表示略知一二,70%左右的教师表示基本了解,而完全了解非洲鼓的教师连20%都不到。在“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非洲鼓的”选题中,60%的教师是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的,20%的教师表示是通过学校的校本课程了解的,还有10%的教师则是通过在一些公众场合儿童的节目表演中了解到的。由此可知,现阶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非洲鼓的融入还是很少有做过的。这特别是在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学校硬件建设方面的限制,别说非洲鼓了,就连最起码的打击乐器如木鱼、腰鼓、沙槌、铜锣等都极度缺乏。因此,由于教师对打击乐器的认识不够充分,因此在组织幼儿课堂活动时,没有系统化的学习流程,只是让幼随便敲敲打打。

2.2 教师课堂上的主导性过高,限制了幼儿的发展。为了丰富幼儿的音乐活动,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特意为幼儿们配发了一定数量的非洲鼓,满足各个班级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需求完全足够。但从日常使用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太高,特别是小班和中班的幼儿教师,每次幼儿使用时总会担心幼儿因为贪玩而损坏鼓芯所以课堂上往往要求特别严格。课堂活动中不能说话,更不能乱动鼓身,总是让幼儿跟着老师的节拍,老师怎么做,幼儿才能怎么做。调查中,如“您认为音乐教学中让幼儿使用非洲鼓最担心的是什么”,选“孩子们的学习成效”的占30%,选“孩子们是否高兴快乐”的占20%,有近50%的教师表示最担心的就是课堂活动中如果组织不当,弄坏了鼓身该怎么办。在非洲鼓的运用方面,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是全县唯一的,正是由于如此,更多的教师担心的不是通过课堂活动,让幼儿学会关于非洲鼓的基本操作,而是担心器材的可贵性。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总是喜欢干涉幼儿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由于要求太多,课堂活动中幼儿什么都不敢做,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对非洲鼓的喜爱。

2.3 课堂教学中缺乏环境创设,幼儿的情感难以激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者是利用黑板板墙报等,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这句富有哲理的话道出了环境创设对课堂教学的具大作用,众所周知,将非洲鼓有效融入到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其较强的节奏感和自由灵活的表演形式,可以给幼儿更多的即兴表演机会,从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很少关注过环境的创设对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校园及教室布置上缺乏对非洲鼓相关知识的宣传。调查中,如“你们幼儿园有做过关于非洲鼓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活动吗?”选“经常开展”的只占8%,60%左右的教师表示偶尔有,而选“比较少或没有过”的就占32%。也就是说,对于非洲鼓在音乐教学中的探究只是少部分教师在参与,大部分教师对此一无所知。这主要就是由于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园对这一方面的宣传太少,特别是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十分欠缺。另一方面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习情境的创设。课堂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音乐教师总是喜欢照本宣科,如在非洲鼓《咖哩咖哩》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告诉幼儿节奏该怎么掌握,在没有音乐伴奏的前提下,要求幼儿还要打出那种欢快的感觉,这岂不是痴人说梦嘛。

2.4 幼儿课堂上的自控能力差,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众所周知,3-5岁的幼儿好奇心很强,自控能力差,不论是哪种乐器拿在手上总喜欢敲敲打打,而非洲鼓又是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上课组织活动时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导致课堂混乱一片。部分幼儿不看教师的演示,不听从要求,不学习节奏,胡乱敲打,这种现象在幼儿非洲鼓学习活动中十分常见。幼儿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有的自控能力较强,反应敏捷,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总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百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自控能力差,加之反应迟钝,总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在那里胡乱敲打。这使得我们的教师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十分无奈,调查中,如“您觉得在非洲鼓活动中经常碰到的难题是什么”,大部分教师表示一是无法把握幼儿的情绪,二是课堂组织困难,特别是课堂秩序的维持,另外还有幼儿只顾自己的演奏,不注意整体音效等。又如,在“非洲鼓活动结束后幼儿听从回收乐器指令情况如何”,40%的教师表示大多数幼儿还是比较听话的,还有60%的教师则表示只有一半或很少的幼儿能够听从指令。

3.非洲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加强关于非洲鼓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将非洲鼓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效融合,这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深入研究非洲鼓方面的相关知识及与幼儿音乐有效融合的意义。必须清楚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将非洲鼓渗透到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等。另一方面,教师要掌握非洲鼓最基本的表演技巧和乐理知识。如果我们连非洲鼓是什么,怎么打都不知道,那如何教会幼儿这方面的技能呢。

3.2 巧妙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进一步优化课堂学习环境。其实我们在很多场合都见过非洲鼓的表演,但凡是遇到总会让人为之陶醉,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除了专业演员精湛的表演技术外,还离不开伴奏音乐的衬托。这就好比唱歌一样,清唱与成品那是相差千里。因此,在把非洲鼓与音乐教学有效融合时,要特别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营造理想的教学氛围。如笔者在非洲鼓音乐教学《鼓舞》时,利用多媒体强大的播放功能,为幼儿连续播放音乐伴奏,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的带动下,主动敲击鼓身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3.3 将游戏与非洲鼓学习有效融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将非洲鼓的学习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非洲鼓音乐活动中,把鼓点的敲击和鼓声的大小与游戏活动巧妙结合,让一组幼儿敲击鼓身,另一组幼儿根据表演的节奏做出与此相适应的动作,惹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这样的教学方式大部分幼儿都特别喜欢,如此做既能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同时还能促使幼儿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非洲鼓作为幼儿艺术路上的启蒙性乐器之一,对提升幼儿的乐感和审美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幼儿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融入非洲鼓的学习,促使幼儿音乐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幼儿今后的艺术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非洲节奏幼儿园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我爱幼儿园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爱“上”幼儿园
YOUNG·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