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趣味性方法的作用及实施对策
2022-02-18张耀武
张耀武
(定西市安定区高峰初级中学 甘肃 定西 743011)
初中物理教学是让学生认识物理知识,探索物理奥秘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循诱导和积极的引领,才能够让学生窥探到物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魅力,进而激发出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于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选择的教学内容越有趣,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当中。由此可见,趣味性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但是,如何合理应用趣味性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与质量,却是众多一线物理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概述
站在生理角度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处于思维发展阶段,所以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的几种注意力,且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思想意识,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且对各种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教师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特点,将趣味性方法合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而趣味性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教师在摒弃以往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借助创新性的、生动有趣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工具以及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打造趣味性教学氛围,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教学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与教师进行深度互动的教学方法[1]。
2.初中物理教学中趣味性方法的作用
2.1 有利于友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就是严肃的、敬畏的,不敢正视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怀着敬畏面对教师,很难集中注意力。而趣味性方法的应用,则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借助趣味性的教学思想、教学道具来实施教学活动,进而将学生的目光集中到教师身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可爱、风趣、幽默的一面,进而让学生主动亲近老师,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与教师进行课堂知识的互动与交流。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出现,依然保留着天生的好奇心理。面对新鲜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应用趣味性教学法,正好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快速建立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带动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提升自身的亲和力,与学生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2]。另外,趣味性方法的应用,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理想的学习环境,从而既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或者其他内容进行充分的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给教师。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物理知识完成一些小魔术或者小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2.2 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如果学生在物理启蒙阶段,感受到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动有趣性,那么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一件非常有趣、令人愉悦的事情,进而会在未来每一次物理课堂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大的思想发展潜力,对于外界新鲜事物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单纯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使用趣味性方法,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想发展潜能。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重点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自己只需要对学生进行顺势的引导和帮助即可,更多的让学生去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进而沉浸到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3]。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漫画式插图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3.初中物理教学中趣味性方法的实施对策
3.1 加强漫画式插图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单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会使整个课堂枯燥无味,还无法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也必然差强人意。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和学习态度,利用更为生动、有趣、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由此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卡通、漫画等事物充满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物理教师就可以借助各种卡通、漫画插图来进行相应教学活动的设计,利用柯南等漫画人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方面[4]。这样,不仅可以高效率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2 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情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也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将学生引导到物理教学当中,让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5]。或者直接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播放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入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欲望听课,并与教师展开互动和交流。
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物理知识涉及到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内容相对复杂和繁琐。尤其在物理力学方面,更是涉及到了大量的物理定律和公式。学生要想快速掌握这些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部分物理教师受到职业过于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责任意识逐渐降低,对于教学工作也不再像最初那样重视,依然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重点传授理论知识,而没有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致使整节课显得枯燥而无趣,不仅没有强调课堂的趣味性,还没有合理把控课堂节奏,无法让学生透彻的理解物理力学知识。要想改善这一点,就必须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结合[6]。因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并让整节课显得生动、有趣而丰富。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盘子、被子、筷子等物品拿到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听声辨物”。即教师用筷子敲击不同的物品,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听辨,声音是由哪种物品发出的。这样一来,不仅整节课的趣味性得到了增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来分辨一些生活化的现象和问题。
3.4 注重物理实验的体验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物理思维和物理素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利用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为透彻的理解物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与魅力。而在实施物理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和探索,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针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猜想或物理假设,然后结合这一猜想或架设进行实验设计,最后得出结论。如果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就会很快画出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并利用相应的实验仪器将电路图连接起来,并反复验证猜想或者假设的合理性。这样的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操作兴趣也是非常强烈的。将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学习的有趣性。
3.5 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
在新时代下,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一种非常高效、灵活、有趣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视频播放、ppt展示等方式来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做好相应的课堂笔记。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疑惑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在课后也无法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回顾。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更是需要反复多次的理解才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只需要将自己的教学视频录制下来,并上传到相应的教学平台上,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反复观看,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回顾与理解[8]。而且多媒体教学资源也是一种非常新颖的事物,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多媒体物理教学设备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趣味性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激情,打造高效课堂。但是,要想有效应用趣味性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漫画是插图、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等进行合理的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