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年味”:春节传统文化在B站中的传播
——基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

2022-02-18胡馨麓

传媒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年味观者仪式

胡馨麓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家族关系的转变,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春节文化难以维持原有的传承样态。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年味”正在消逝。与此同时,以B站为例的新媒体平台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年轻群体中形成较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春节期间,人们聚集于B站,自由生产或观看极具春节文化特色的视频,共同打造了年味浓郁的媒介景观,春节文化在以B站为例的新媒介平台中实现了再生产。本文以符号建构和仪式互动为切入点,以此探讨春节文化在B站中如何实现文本和意义的再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春节文化在B站中的传播虽然有助于激发人们对文化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但是其娱乐化的展演方式使得仪式成为空壳,人们对现实中春节习俗消逝的忽视仍需引起警惕。

一、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这本论文集中将传播的定义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这两大类,后者作为前者的有益补充,为我们研究传播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传播的传递观是最常用的,呈现的是信息从传者到受者之间的“发送与接受”的线性传播模式,而仪式观认为传播“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1]凯瑞将传播的原型隐喻为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2]。在“传播”这一仪式中,重要的不是信息的扩散,而是人们经由参与仪式而交流情感、获得认同,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凝聚力,最终建构起共同的信仰。

传播的仪式观提出一种阐释的研究方法:“它阐释传播活动的实践,实践所设定的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3]由此,笔者考察了B站有关春节文化类视频制作者和观看者的行为,将传播过程中的人的行为作为文本,构建关于人们行为的解读和阐释,探讨春节文化在B站中的再生产机制,并反思其对人们共同信仰的建构与解构的结果。

二、符号建构与春节文化文本再生产

“凯瑞认为,传播是一个符号和意义交织成的系统,而传播过程则是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和使用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4]B站中的春节文化类视频通过符号来建构人们对于传统春节的认知和体验,不仅提供了指向现实的表征,还创造了提供表征的隐喻符号,并在影像美学符号的共同作用下丰富了春节的文化色彩。

(一)作为表征现实的符号

B站用户基于自身对春节文化符号的认知,以及在平台中的表达欲和分享欲,生产出丰富多元的视频内容和文化符号。影像最显著的特色是记录和表征现实,因而视频内容的素材大多源于用户所处的真实生活环境,以第一视角或第三视角的表达再现了普通群众过春节的经历和全国各地的春节气氛。部分用户通过Vlog的形式展示自家的“年味”,也有用户走向大街小巷,寻觅代表春节的元素。种种素材拼贴出春节的“仪式感”,打造出一场沉浸式年味的景观。

衍生于农耕社会的春节蕴含着丰富的节俗文化,比如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赏花灯、拜年、舞狮、舞龙等。大众媒介时代,人们只能关注到媒体报道的“象征性现实”,而B站作为普通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跨时空、跨地域的节俗文化精粹的聚集和展示,人们得以接触、感受到世界各地的春节习俗,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丰富了对春节文化的体验。

(二)作为提供表征的符号

春节期间B站视频中作为表征的符号蕴含着隐性的信息。首先,视频发布者对家中年味的展示大多出于提前的策划,目的不仅是对节日的庆祝和纪念,也隐喻着发布者的情绪和意图。例如,通过展示新春期间对家的精心布置与带有春节元素的装饰品的摆放,体现了发布者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和迎接新春的喜悦;通过在视频中添加字幕和同期声,表达了发布者在新春期间的思考和祝福。在此,视觉影像符号与听觉符号不仅为人们传达了信息,也传递着一种故事和情绪,观者通过对发布者的关注或是对视频点赞、评论和转发来表达对视频的情绪共鸣,这也契合了视频发布者追求流量的意图。其次,传统主流媒体在B站中设置有关春节的议程,以增加民众对民族、对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央视新闻于2022年春节期间在B站发布短片《2020加1》,在回顾武汉去年因疫情而导致很多人无法与亲人团聚庆祝春节的遗憾后,描绘出武汉人民在新的一年中实现团圆、庆祝春节的景象,带领大众回忆武汉两年来的变化。观者在共鸣中吸收主流媒体传达的价值观,不仅表达着对个人“小家”的愿景,也表达着对祖国母亲这个“大家庭”的祝福。

(三)具有影像美学的符号

影像具有重塑时空的作用与蒙太奇的叙事逻辑。春节期间B站中关于春节文化的视频充分体现了影像美学的特点,创作者通过剪辑、后期调色、添加音乐等方式实现了节日气氛的铺排。春节尤其强调对红色这一色彩的铺排,因此很多视频呈现出红色元素的符号,并以蒙太奇的方式拼贴、聚合,提升了人们的视觉体验。红色代表着喜庆与吉祥,代表着过年的红红火火。具有红色元素的春节视频不仅具有高饱和的视觉冲击力,也体现着人们对春节文化的认同,表达着人们对春节的美好祝愿。除此之外,听觉符号也刺激着人们的情绪和感受,制作者通过添加背景音乐和增加语音解说增强了视频的情绪感染力,为人们带来感官的盛宴。

三、仪式互动与春节文化意义再生产

传播的仪式观凸显了传递观范畴下的“受众”作为参与者的重要性。[5]通过弹幕、评论、点赞等行为的互动,视频观看者与生产者共同创造了春节文化在新媒介中崭新的景观。但与此同时,意蕴深厚、庄重的春节文化也在以娱乐化为导向的B站中走向了异化。

(一)由“具身参与的仪式”到“虚拟在场的仪式”

“传统的节日庆祝和纪念活动往往是一系列‘在场’的仪式,由个人或集体亲身地、直接地参与其中。”[6]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仪式是在人与人面对面地接触中进行的,而在大众媒体时代,媒介替代了“在场”的经验,为受众打造了“观看的仪式”,如每年除夕夜定时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内容创作者和观看者之间不再是“传者”和“受者”的关系,B站等短视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社交场所,实现了观者与观者、观者与视频发布者的交流互动,打破了物理时空对传统沟通方式的局限。春节期间,在B站这片虚拟场域中,创作者通过字幕、同期声、视频简介或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绪,观者身临其境地体验春节氛围。同时,观者的弹幕与弹幕之间、评论与评论之间形成二次互动,筑造起内容丰富的文化场域,也对春节文化进行着意义再生产。

(二)虚拟在场下春节文化意蕴的丰富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琐碎的春节仪式被人们逐渐淡忘,人们再也找不到以往过年时喜庆与热闹的气氛。而B站中多元丰富的春节文化类视频使置身其中的人们沉浸于创作者精心设计的内容当中,与陌生人进行互动,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祝福也填补了人们精神的空虚。弹幕区与评论区内,当视频文本中带有强烈春节文化意象的符号出现时,人们纷纷表达着“新春快乐”“过年好”等祝福,实践着春节祈福迎新的意义。

春节中,“团圆”的理念也向来为中华儿女所重视。但是由于现代化进程加快,家族成员团聚过新年的惯例逐渐被打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出于对健康安全的考虑,许多漂泊他乡的游子无法与家人相聚。不过,B站这片丰盛的文化场域填补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遗憾,现实中消逝的仪式可以通过媒介化仪式得以弥补。比如UP主“曼食慢语”在每年除夕期间都会发布年夜饭的制作视频以供观者参考,其温情的制作风格使观者的心理得以慰藉,逐渐与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维系,部分粉丝更是准时在每年的除夕夜期间观看UP主发布的视频,在评论区感激UP主的视频陪伴其度过一个又一个新年。由此可知,虚拟在场的人们在B站中增添了媒介化的仪式,人们不再执着于“与家人团圆”等未能实现的文化理念,而是建构了新的春节文化意涵,在和陌生人之间的共同陪伴中实践着春节的重要习俗。

(三)虚拟在场下春节文化意蕴的异化

春节文化本身是严肃的、庄重的,但是在B站这个泛娱乐化平台中,当人们被赋予自由生产和创作的权力时,春节文化的意义便不断地被简化,甚至在资本的裹挟下走向娱乐化。其一,B站中人们对春节仪式感的追求只是偏重于用视频记录或创造的形式,而忽略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其二,春节期间,官方平台凭借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发布话题鼓励大众投稿。如2022年春节,B站发布“#全球跟过中国年#”“#我的家乡年#”等话题,采取活动奖励的方式鼓励大家参与。创作者们用不同的方式装点着新媒介春节庆典。然而在此过程中,在资本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创作者为了博得观众稀缺的注意力资源而忽视视频内容的质量,一味地追求戏剧效果或者视觉效果。视频中漂浮的密密麻麻的弹幕看似赢得了观者激烈的反响,然而在“狂欢”之后,留给观者的只有虚无的收获和时间的消耗,春节文化的意蕴也无法避免地向娱乐化转变。

四、反思:文化场域中的信仰共享与消解

“在仪式观的语境下,传播的核心不再是信息在时空内的传递和发送,而是强调‘参与仪式’的受众对共同意义的认同。”[7]春节期间,在B站营造的文化场域中,人们通过对春节文化符号的理解,以及通过虚拟在场条件下的互动与交流,建构起共同的信仰体系,即对春节文化的认同和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但与此同时,春节文化在泛娱乐社区中的异化也使得人们对春节这一古老节日的信仰面临消解。

首先,各式各样的春节文化类视频在B站中得以展演,无论是源于现实素材的原创视频还是对大众媒介生产内容的再加工,都是一种对文化的传递,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当人们感受到现实世界中的年味逐渐消退时,B站作为大型虚拟社区满足了人们对年味的想象,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全国各地的节日习俗,经历着创作者的经历与情感,由此增加了自身对春节文化的了解,感受到春节文化的魅力与多姿,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学习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同时,在影像美学的包装下,视频文本密集地展示了带有视觉冲击力的春节符号,放大了人们对于春节的感受,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春节文化的热情。

此外,B站对普通大众的赋权和其具有特色的互动功能使得个体的创造力被激发,人们可以自由表达对春节的理解和自身的经验,而人们的积极创造与参与一方面为春节文化增添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们对春节文化的热爱,对春节仪式感的重视与追忆。在弹幕区和评论区中,人们交换着对陌生人的美好祝愿,独居青年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漂泊异国他乡者产生了对祖国的怀念。同时,B站打造的共同场域将不同地域的人们维系起来,使得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家族的成员,也是祖国的一分子,由此在辞旧迎新之际共同交流着对祖国的感激和美好祝愿。在人们共同书写的新媒介神话中,共同的信仰就此建构,这是一种对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也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然而,在B站的很多视频中,春节文化以简化和娱乐化的方式进行展演,传统节日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被异化。春节的起源与人们对天地、祖先的敬畏有关,在万象更新的重要时刻,古人们往往举行祭祀活动感恩天地和祖先的庇佑,而今在新媒体平台中,人们对于春节仪式的追寻往往囿于表面的形式,以求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从而弱化了春节活动的神圣性。“对于普罗大众,信仰的外在形式——仪式具有整饬身心的力量。如果信仰的神圣性枯竭了,仪式便成了空壳,信仰也就丧失了其特殊的救赎功能。”[8]人们看似在新媒体平台五花八门的文化景观中感受到了记忆深处的“年味”,但影像符号建构下的世界并非等同于真实世界,当人们的注意力被精心建构的符号和热闹的社交氛围剥夺时,春节习俗逐渐消逝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五、结语

当现实中的春节氛围无法满足人们对仪式感的追寻时,B站作为新兴的文化场域为人们营造了“想象中的年味”,春节文化也通过符号建构和互动机制完成了其文本和意义的再生产,实现了其后现代化的转型。从积极的角度而言,B站为文化的创新和人们需求的满足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化和民族的认同。但是当人们一味沉溺于媒介化仪式呈现出的光怪陆离的文化“表象”时,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精髓就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古老传统文化灵魂的消散,亟须得到人们的重视与解决。

猜你喜欢

年味观者仪式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馒头里的年味
端午节观龙舟赛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海坛年味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