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探究
2022-02-18韩芳芳
韩芳芳
(环县曲子镇斗沟渠小学 甘肃 环县 745700)
前言
在数学教学中,说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说理是衡量学生的灵活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说理是一种发展思维的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建立一种"说理"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在情景中说理,在争论中说理,在推理中说理,在实践中说理,在知识上说理[2]。
1.说理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 说理是衡量学生灵活性的一个尺度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相对来说很少,但问题很多,有些问题可以是一个知识点,有些问题可以是两三个或者更多[3]。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一下这些问题的原理,然后再解释为什么会有答案,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真正地掌握小学数学,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也可以更快地找到答案。其实,目前一些小学生在做题时,只注重答案,而忽视了过程,当被问及为何会这样回答时,他们常常吞吞吐吐,无法解释原因,有些是猜测,有些则是因为背了题。然而,这种机械记忆和随机猜测的方式,缺少了灵活性,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无法做到举一反三,不具备普遍性,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学生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原理,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回答。因此,让小学生在学数学时,给出一个解法的步骤,解释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回答,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灵活度,所以说理是衡量学生的灵活度的一个重要指标[4]。
1.2 说理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对数学知识的培养。思考能力是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越强,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越容易掌握知识。举例来说,学生在回答鸡兔同笼的问题时,会先说鸡有两条腿,兔子有四条腿,接着做一个假设,即兔子 x,鸡 y,最后用公式来求出最后的答案。虽然只是一道很普通的应用题,但它能很好地体现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同时也能让人在说理的同时,形成思维和说理的习惯。
1.3 说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手段
大部分的小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不擅长表现。每当老师问一个问题,问有没有学生会做,有不少人都会做,也都知道是怎么解决的,可是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教室里的气氛很压抑,老师们也不太清楚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状况会导致学生越来越怕说,甚至会对语言表达和自我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违背社会发展的潮流,对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害的。在小学数学"说理"课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改变自己的性格,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然而,在进行"说理"的小学数学课时,教师必须重视其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提问中,有些同学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正确的答案。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答对的,有些人甚至连答案都不知道,老师不应该指责他们,因为老师批评了他们,会让他们失去自信,让他们不敢再回答问题。只有使学生敢于说理,才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1.4 说理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多采用图形表达,而在实际运用中,所涉及到的数量常常可以通过图表来计算。但三年级的应用题都是用图形来表示的,因为题目里的信息都是用特定的数据表示的,所以不能通过图表来判断。学生要提高观察力,就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在把小学数学应用题呈现为图解的时候,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讲解。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反复的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说理的观察技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说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在日后做题时不会遗漏任何信息,不会因疏忽而出错。
2.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
2.1 有利于使学习标准化,以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
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学生会自觉地模仿老师的思维方式,积极地探究课堂上的知识,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说理"的方式,帮助一些学生对数学性质定理的熟记,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足够透彻,从而有条不紊地构建起一套系统、规范的学习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2 为使学生的实际参与而实行自主学习
"说理"仅靠老师"说理",难以将"说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只能使学生觉得枯燥。因此,"说理"教学既要教师"说理",又要学生"说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参与感,并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三角区域"的课堂上,老师讲了自己的想法和领悟,就可以把教学内容与问题相结合,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评价,给予他们必要的激励与指导。
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
3.1 明晰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明确的教学目的是保证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的前提和依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说理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在讲课时过分强调"说理",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上课时讲的"说理",学生听不懂,从而导致对数学课的兴趣下降。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内容时,要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和数学原理,并使其在讲理课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掌握。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小明和他的两个朋友在公园里放风筝,如果一个风筝是3块6毛钱,那小明他们三个要花多少钱?请把乘法公式列出来。在老师的提问指导下,所有的同学都能写出3。6×3的算式,但因为这个公式里包含了小数,所以没有学生解出答案。这时,老师应进一步指导:假如是36x3,那么每个人都会算么?经过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他们很快就得到了36×3=108。再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指导同学们对有小数运算的归纳,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 新旧知识结合,激活学生说理依据
在数学课堂中,新旧知识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考得到改善。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并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另外,教师要从旧的知识上寻找说理的基础,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从而促进学习的质量。比如,在学习"多边形区域"的时候,老师可以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利用旧的知识为基础,激发学生的说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从矩形、方形的面积公式出发,激发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正面的反思,再将新课的内容进行导入。当遇到平面四边形的时候,学生们就没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让学生考虑如何在第一次接触到矩形区域的时候,如何进行面积的计算?在老师的提问中,同学们都说:"可以用方形来计算"。利用多媒体资料,老师可以在数秒之内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方形,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表达公式。
3.3 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说理自由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平台。小学生正值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敏感,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可以让他们完全投入到课堂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点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在教学中形成说理学习的过程。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在教室里,老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立方体的模型:"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东西和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有没有关系?"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根据所学的矩形,进行了相应的解答。接着,根据这一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仔细看看老师手上的物件,与我们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有何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会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在老师的提问下,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完成说理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将图形的特性和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3.4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说理欲望
小学生处在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很敏感。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有利的、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放松,并能从中获得快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的目的。比如,在教授"圆柱的表面积"时,很多老师只是单纯地把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给学生,而忽略了对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圆柱表面积的理解不够,一旦遇到题目的改变,就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让他们用纸把圆柱拆分和组合,并引导他们解释圆柱表面积的来源,从而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通过创造有效情景,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具体的推理过程,从而对数学知识的实质有所了解,无论题目类型怎样改变,都能把握其实质,并能灵活快捷地解决问题。
结语
总之,对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深入理解,实现教学的规范化,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组织讨论,以深度学习为基础,将新旧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学习,以提升他们的说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