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2022-02-18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羽毛球新课改游戏

黄 斌

(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 甘肃 嘉峪关 735100)

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在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学理念、方法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1]。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方式,通过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创新,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1.传统小学体育的弊端和不足

1.1 教学观念落后

现在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理念滞后时代的问题,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不注重体育教学的改革,古板的教学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兴趣全无,机械的参与单调的体育运动,不及预期。在课堂上,体育教师对体育动作进行分解,一个一个的给学生展示,让学生模仿,随后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简单的模仿割裂了体育的整体性,降低了体育教学价值。体育教学一般都是教师演示、讲解,很少开展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机械地进行练习,对于体育学习和训练的兴趣不足。再加上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普遍认为文化知识学习重要,不注重体育学习,导致体育教学课堂比较松散,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体育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对上体育课的兴趣。

1.2 学生缺乏正确的体育观念

不少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体育观念,单纯依据个人的主观爱好反馈学习积极性。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时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如果遇到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则会表现出显著低落的情绪。此外,不少学生在体育观念和身体素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一些高难度的体育训练动作,一些体育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对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还会产生畏惧或逃避的心理。甚至还有些学生在完成低质量的体育练习时,随着自信心的下降,逐渐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并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为此,培养学生体育观念,坚定学生意识品格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创新方向值得深思的部分。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创新意义

2.1 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为了巩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成果,应当重视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阶段体育教育事业中,对重点工作的梳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健康意识作为体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基于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对象而言,培养小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意识、健康心理和健康身体多方向发展。对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意义重大,通过体育运动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体育爱好的运动,例如:足球、篮球、跳绳、跑步等,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体现体育的教育价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

2.2 提升体育技能

体育课程是小学阶段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传播体育知识、提高体质,培养运动习惯的重任。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健康意识的同时,教师还要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讲解体育知识,将学生的健康意识逐渐转化为健康行动,体育技能讲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锻炼技能。是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利用科学有效的讲解方式,帮助学生收获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项目的技能,以保障学生在开展运动中行为和方法合适得当。其次,自我认知。主要是通过体育技能讲解后学生针对自身情况开展客观评估,评估自己是否适合某种体育活动,并通过此活动提升自身体育技能,从而起到既定的体育教育目标。

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3.1 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法教学

运动是枯燥的,甚至有些乏味,但是体育教学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具有趣味的体。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设计富有趣味创新的游戏,能够实现运动的游戏化,构建开放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所以游戏教法就应运而生[2]。针对这个情况,富有趣味的游戏能够代替单一的动作训练,在自主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运动的习惯。

比如:篮球训练就能够融合游戏和训练于一体,通过游戏化的篮球运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在分组后明确这堂课的内容和规则。首先,学生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小组投篮训练,寓教于乐方能彰显运动价值增强学生参与程度,获得美妙体验。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加深了对篮球的认知,同时这种方法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法教学,这样学生就乐于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创新,增强体验明确责任,集趣味和运动于一体,实现体育运动的长效发展。

3.2 运用合作型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教师要更新体育观念,结合体育精神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和优化,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构建师生合作学习训练的新模式,为学生创设自主性、交互性课堂教学情境。体育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共同协作,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提倡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训练,实施合作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自主感受体育精神内涵。在合作学习训练的体育活动中师生互动加强,学生之间运动配合默契程度提高,心理素质和团体意识也逐步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入“羽毛球比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折返跑运球”、等需要多个学生合作完成的竞技项目,让每个小组成员的素质处于比较相近的水平线上进行竞争。

以“行进间四角传球”教学为例,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分别负责传球和防守,比赛一段时间后,组内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原来进行防守的学生转为传球,原来传球开始防守,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体验体育精神,掌握体育技能,从而得到全面的锻炼。教师在采用合作型教学时,还要体现学生个性化特长与团体配合精神的有机统一,在强调学生特长发挥的同时采取有利于团队成员发挥的战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在比赛中传授相关知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3.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都有不同的体育爱好,在体育中发挥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向多样化发展是教师关心的问题[4]。体育训练同样和教学情境有着正相关性,符合学生认知和激发学生潜能的情境能够给学生精神的鼓舞和情感的认同。让学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到体育课堂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训练,强力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以“障碍跑”为例,单纯的线条型跑道上设置障碍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兴趣,教师可以将跑道设置成学生熟悉的故事情节或是闯关任务,每一个障碍都是一个关卡,学生需要闯关成功才能开启下面的关卡,这样学生就有了发自内心的动力,积极地参与到障碍跑的训练中,增强学生锻炼的兴趣,有效的提高学生克服障碍的能力,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提升。

3.4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体育活动训练中,普遍的观点是体育等于身体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常常只注重学生的身体训练,对于思维能力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必须求变求新,以体育理论为基础,以体验运动为载体,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独特的、深刻的理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身体素质在训练中得以发展和提高。

以跑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运动边思考,在跑步前,为什么要做热身运动?接力跑,前面等待接棒的学生为什么要提前跑?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和尝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和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3.5 创新教学氛围,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氛围能够感染学生的情感和热情,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轻松愉悦、节奏分明的氛围给学生心情舒畅之感,学生也不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能够以饱满的状态参与其中。体育教师展示多媒体中的各项体育动作和要领,为学生全面展示体育动作要领;或是播放放松学生心情激发学生热情的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斗志;或是融入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体育运动的真谛[5]。

以“羽毛球基础训练”为例,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羽毛球动作分解,制作成动画,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直观地展示,让学生能够理解羽毛球的动作要领,掌握羽毛球运动关键技术。这样,在进行羽毛球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对练习,观摩练习,互相总结经验,优化羽毛球技巧,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让学生在训练中感受羽毛球的乐趣。大家互相交流互帮互助,参与兴趣高涨。在教学中,适宜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教师融入学生群体,在休息时,教师还可以融入小游戏,进而开展充分的师生互动,通过游戏,学生的兴趣也因为游戏被调动,如此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良好道德体育素质是学生进行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实际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羽毛球新课改游戏
羽毛球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羽毛球PK赛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