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022-02-18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发音单词小学生

周 艳

(华蓥市红岩小学 四川 华蓥 638600)

英语朗读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朗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文字,流利的表述内容,还需要思考其中的感情和准确断句的位置,通过朗读可以向听者清晰的表达文章的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老师要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可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之后不断进行朗读训练,增强语感。不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英语老师在教学中都忽视了朗读的学习,只重视学生学习单词和语法,这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受到很大限制[1]。

为了加强学生英语朗读能力,教育者在课上不仅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朗读时间,增加练习的机会,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还要通过持续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多样的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在课下也可以主动的进行朗读练习,强化自身的能力。

1.小学阶段提升英语朗读能力的必要性

1.1 通过阅读锻炼语感,提升口语能力

由于英语单词是有重音的,所以在朗读句子时会出现不同的节奏变化,产生语调。通过朗读可以增加语音的练习,让学生在朗读时有更准确的语音语调。练习朗读不仅可以让发音更标准,还可以提升语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单词和语义之间的联系,在使用英语表达时会更加顺畅,可以有效提高口语能力[2]。

1.2 增强小学生的自信

英语同中文作为语言,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可以有较高的朗读能力,在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后,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能力,当学生可以用英语自如的和他人交流时,会增加他们的自信。

1.3 帮助学生识记单词

相对于识记孤立的单词,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积累单词会更容易。因为在朗读时,学生可以通过眼睛查看句子,耳朵倾听的方式认识单词,了解单词在句中的位置和用法。因此,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当再次遇到同一个单词时,学生就会回想起朗读时单词在句中出现的位置和它的用法,记忆会更深刻[2]。

1.4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培养英语朗读能力,能增加学生对句子结构和文章内容的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在学生练习朗读时,老师可以发现其中的发音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纠正,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语言系统,而且随着学生朗读内容的增加,会慢慢形成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做题效率,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小学阶段英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者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朗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的一项重要原因是教育者对于朗读教学不够重视。部分老师在讲解英语课文时,会通过多媒体播放一遍文章,之后带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新单词和重点语法,在课堂上并不会预留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更没有给学生纠正单词发音的机会[3]。当面对提高英语成绩的压力时,学生在课后也会选择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做习题上,加深自己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不能抽出足够的时间练习朗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且不能有效提高英语朗读能力。

2.2 学生受汉语发音影响严重且缺乏朗读技巧

学生在练习朗读时,由于汉语发音的影响,常会将拼音的发音代替英语单词的发音,造成发音不准确。例如在读单词“two”时,学生会因为受拼音的影响而把“two”误读成“tu”的音。另外,在朗读时学生没有正确的朗读技巧,不能准确的把握句子的语音语调或者在断句时出现错误,会导致自己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语境,未能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情感,最后读出来的文章也会让听者难以理解[1]。

2.3 小学生对英语朗读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会使得学生对英语朗读没有兴趣。当老师让学生集体朗读或者单独朗读时,个别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提高朗读能力。而且如果缺乏了朗读兴趣,学生平时就不会自主练习朗读课文,不能养成好的朗读习惯,即使老师布置了朗读作业,学生也会敷衍了事,不能准确的开口练习,发音时口型不标准,这样也会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3.提升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3.1 拓展朗读内容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时间学生的朗读素材都是取自于课本,几乎没有其他的英文素材,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老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更多适合小学生的英文读物,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习能力。例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语言较为简单,有丰富的插图和带有录音的英文故事,或者选取文化、动物和科学相关的知识作为朗读素材,通过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增加自然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听力和口语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将好的素材推荐给家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英文读物。 或者,每两天给学生布置一次朗读作业,让学生练习后通过微信发到班级群,这样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发音问题,在教学时会更有针对性[4]。

3.2 设计丰富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大部分都比较活泼,在课上不能很好的保持专注力,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情景,让教学活动更有趣味,获得学生的关注,引起他们对朗读的学习兴趣,能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比如,在完成课文的学习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段落进行朗读练习,之后进行小组比赛,选出其中发言标准且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同时,为了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优胜的小组可以进行速度朗读比拼,这样可以营造更积极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在课下学生也会为了赢得之后的比赛自主的练习,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朗读教学时,老师可以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感染小学生,让学生通过模仿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也通过各种肢体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除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也可以提前准备英语动画,让学生进行配音练习或者一起演绎英文短片,能增加小学生练习朗读的积极性,而且为了体会动画人物的情感,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会不断的模仿人物说话,能最大程度增加练习的机会,取得进步。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转变对英语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朗读能力[5]。

3.3 培养学生养成好的朗读习惯

在英语朗读教学中,老师要从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着手。首先,在学习新的课文时老师可以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中的断句,并带学生在需要停顿的位置做好标注,之后让学生跟随录音进行完整的朗读。此时,老师可以采用逐一播放句子的方式让学生跟读,因为录音中的发音和语调都是很规范的,所以老师要带领学生模仿录音进行练习,同时加入学生自己的感情,更好的理解文章。其次,在模仿练习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标注自行大声朗读,增加学生对文章读音的把控能力,也加深课文中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最后,在课下为了增加学生练习朗读的时间,老师可以将音频留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复习,提高朗读能力。

3.4 结合生活,注重朗读结果评价

在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时,老师应注重学习内容和生活的关联,让学生能感知到学习朗读不只是限于课内,与日常的生活也有很大关系[3]。比如,在课上老师可以提出学生陪同父母买菜的一个情景,让学生们分组进行模拟对话,增加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此外,在学生朗读后老师要给予中肯的评价,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了解自身的优势,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有方向。为了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可以设置教师评价、个人自评和同学互相评价的方式,这样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做到取长补短。

3.5 注重讲解朗读技巧

老师在课上要注重讲解朗读技巧,引导学生区分不同语音和节奏的差异,用规范的方式朗读文章,才能有效的提升朗读能力。在教学前,英语老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将课文中需要学生重点注意的单词、重音变化位置及句中需要停顿的位置做好细致的标注,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5]。同时在带领学生朗读文章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发音,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在课上,如果遇到学生始终不能准确发音的情况,老师可以循环播放某一个单词或者句子,并让学生回想音频的发音方式,之后再开口练习,或者选择朗读能力较高的同学为大家示范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学生能熟练的朗读某句话或者某一段落后,老师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句子的连读方式,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朗读是语言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朗读者可以通过断句清晰每句话的节奏,让语调更流畅。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可以有流利的朗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无论是在英语课上还是课下,老师都要以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耐心的指点与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建立学习的自信,逐渐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猜你喜欢

发音单词小学生
I’m a Little Teapot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单词连一连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是小学生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