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探究

2022-02-18张建建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实践性数学教师布置

张建建

(会宁县回民小学 甘肃 白银 730799)

传统“题海”战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给小学生带来极大的负担,以至于对做作业和学数学产生厌烦兴趣。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针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提出了几点微薄的建议,以期提升小学生在数学方面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

1.减少重复练习,更多联系生活实际

如前文所说,教师习惯于用“题海”战术保证作业的效果,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小学数学教师要减少同类别的、需要进行重复计算的和解题思路一致的题目,保留甚至增加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和与生活实际结合性较强的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方式虽然还不健全,但一直处在较为活跃的状态,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尤其对生活中的现象有一定的探究兴趣。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趣味性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并通过完成作业体会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成绩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种作业设计理念,可以让小学生发自心底地爱上数学,为以后上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课程,在布置这部分内容的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应用题。张老师准备购买一批笔记本,作为奖励给每位同学一人一本,已知全班有43 名同学,笔记本单价为6.5 元,张老师准备250 元资金,够不够?李强同学和王刚同学看同一本故事书,李强每天看20 页,看了7 天,王刚每天看25页,看了6 天,问两人谁看的内容多?这类贴近生活的应用题,会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完成作业的效率。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以线上作业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大都是书面作业。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尤其手持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普及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借助这一样优越条件更新作业布置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灵活思考能力。实际上,如今在小学语文、小学英语等科目中,线上作业的形式已经十分普遍。利用网络技术布置小学数学线上作业,除了有大量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源可采用外,还可以让解题思路及过程动态化,呈现形式更加直观。此外,小学生书面作业的评价模式一般是当天由家长批改或第二天交由教师批改,而发达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线上作业的随做随改,大大节省了教师和家长的时间。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完成教师布置的线上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的特点,通过线上作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即使在各自家中,也能完成小组合作探究类的问题。

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主要讲了《图形的面积》相关内容,传统的线上作业基本考察的是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运用,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掌握面对不同问题套用不同公式的技巧。而利用电子设备布置线上作业,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出动态化的探究性题目,学生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或滑动屏幕动手操作flash 动画,以此加深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甚至举一反三。

3.布置实践性作业,增强动手能力

实践性作业,顾名思义,以亲身实践代替伏案作业,通过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达到复习、巩固、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作业形式。在小学数学中,实践性作业是对书面作业的一种有益补充,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养成学有所用的观念和习惯。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趣味游戏、问卷调查、社会调研、手工制作以及科学小发明等。正如新课标中描述的那样:“新课程下,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教学形式中学生的需求,实践性作业成了其有益的补充。”相比于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因为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即使在耗费同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精神上的愉悦感也会让学生感受到的负担大大减轻。

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讲了《认识图形》相关内容,在布置这节课的作业时,教师完全可以用实践性作业代替书面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冰箱、电视、洗衣机,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然后用纸笔记录下来这些物品各自的形状,第二天上课时再相互交流。通过完成这类实践性作业,再加上课堂的相互交流,探讨日常物品形状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养成主动观察、自主探究、积极求知的好习惯。

又例如,为了更好培养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期数学黑板报或者出一期数学报纸,内容就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以及以其延伸的内容,包括数学故事、数学谜语、数学趣味题、数学小知识以及数学游戏(如数独)等。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模板,指导学生设计出黑板报或者报纸的不同栏目,“古代数学”“中外数学家”“数字的奥妙”“生活中的数学”“猜一猜 填一填”等。然后,学生根据这些栏目去网上或者通过翻阅书籍搜集材料。最后,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充到不同的栏目,加以设计,呈现一幅完美的作品。在作品完成后,教师要予以点评,多做出鼓励性评价。这样一份包罗数学万象的作品,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除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外,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4.设计亲子作业,突出人文关怀

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接受课堂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认知世界。小学生之所以感到数学作业负担压力较大,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作业设计太过死板,缺乏人文关怀,尤其缺乏和家长的互动。和步入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不同,小学生一般和父母关系较为融洽,渴望和父母交流,更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设计亲子类作业,可以加强学生和父母的互动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只有这样,家长才可以发现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予针对性指导。设计亲子作业,有利于家校共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家长与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沟通渠道,共同助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有关于“认识人民币的”内容,在布置这部分内容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让父母带孩子去超市或商场购物,实地体会一下现金付账。毕竟,在线上支付已成为潮流的今天,小学生接触现金的机会大大减少。再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有关于“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内容,在布置这节课的亲子作业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建议父母带孩子去便利店、超市或菜市场等,让孩子通过看价格标签或者询问售货员等方式,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并用纸笔做好记录。这种亲子合作型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主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5.实施分层策略,体现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实施分层策略,可以让作业更有针对性,让不同程度学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最大化发挥作业的作用。正如我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学生在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和接收新信息速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作业设计的分层理念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尊重学生的知识个体差异,遵循教育规律,是符合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分层理念的贯彻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有与时俱变的思想,通过阶段性的评价和总结,找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更改。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等,综合考量每一位学生个体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为A、B、C、D 四个不同层次。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分为优、良、及格和后进生四个等级。为避免分级制度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向家长和学生说明这种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动态调整的。尤其要强调,分层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分层次教学和布置作业可以让优等生减少无效练习、增加接受更高程度题目锻炼的机会,后进生则可以更好提升基础能力。为此,教师在分层时,要用客观、发展的眼光。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采取不同的设计作业策略。对于A 类学生,设计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引导代替细致的指导,并布置一些有难度的延伸类题目。对于B 类和C 类学生,设计作业要在能够帮助其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布置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对于D 类学生,设计作业则以基础题为主,并进行细致的指导。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重复性练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线上作业比例、布置实践性作业、设计亲子作业、实施分层策略和创新批改方式等途径,在保证质量的基础减少学生负担,让作业切实起到提高学生全方面数学能力的作用。总而言之,数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它贯穿学生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因此小学生必须从小打好基础。作业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新课标改革尤其强调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更要优化作业的形式和质量,让作业真正在课堂和学生之间构建起一条纽带,助力学生成才。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数学教师布置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