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创新

2022-02-18万志祥王明杰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堂教学

万志祥 王明杰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引言

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伴随快速兴起的新媒体能让更多高职学生轻松接触多样化的知识信息。依托新媒体平台可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积极性,加之当前高职语文教育存在“边缘化”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对语文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形成一个正确认识,而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需精准把握新媒体带来的宝贵机遇,发挥其巨大优势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探究高职语文和新媒体之间的理想结合渠道,推动高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媒体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应用的现实意义

1.1 让教学更加生动,让学习更加轻松

新媒体平台与技术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可用资源,从某种角度来讲为解决问题予以更多途径。例如,在课堂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将音频、视频等相关元素的灵活搭配组合,通过丰富生动的方式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再比如VR 技术能呈现三维效果,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之感。新媒体在提供大量资源的同时还不能突破空间及时间的局限,不仅让教学内容更形象而且知识学习变得有趣灵活。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并结合教师的科学引导,自然会分减一定的学习压力。学生通过新媒体提供的各项信息在认真筛选后用作学习资料的补充,利用课前预习独立解决遇到的知识难题,从而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1.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对知识内容形成浓厚兴趣,学生会处在兴奋主动的状态,由此提高学生的各项智力因素,这也证实了兴趣才是最理想的教师。正如赞克夫提出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注意到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并且为其创设活泼且愉悦的学习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将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元素相融合,以逼真生动的形象传递知识,一方面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学生如果处在探索、新奇的知识学习氛围能提高思维的灵活程度,进而挖掘自己的创新和想象潜力。例如进行《边城》这篇课文的教学,结合音乐向学生播放边城风景,或是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下载边城旅行的vlog 片段,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边城风光的美丽淳朴,激发对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的探索欲望。

2.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创新策略

2.1 打造高职语文“智慧课堂”

在“1+X”证书制度下,结合“1”与“X”之间的衔接需求建立多样性的专业课程体系。有关高职院校当前建立的教育课程体系,由于仅将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落实“1+X”证书制度。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及在新媒体背景下,应对语文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旨在实现“1”与“X”相结合。首先,将现有语文课程内容合理精简,适度加入关于培养技能的知识内容,选用社会意义明显的内容。其次,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在确保“1”的质量的基础上将“X”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展。针对学历教育而言,其属于基础的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内容,用于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对于职业教育则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外延,期以培养可以满足社会生产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基于此,高职院校需基于学历教育并充分发挥“X”证书的功能作用,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学科和语文学科的联系,组织学生把所需知识迁移运用于其他领域,一方面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获得其他种类证书的主动性。通过构建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也有助于在新媒体背景下这项制度的作用发挥。因为以往高职语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媒体背景下的实际教育需求,为此应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打造一支“跨界型”师资团队。校方应为此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利用新媒体技术强化其他专业教师和语文教师的交流合作。利用钉钉等媒体平台举办“园林设计+高职语文”、“工程制造+高职语文”的交流会,构建“1+X”学科之间的合作模式,也可以录制精英人才、企业高管的宣讲视频,使教师和学生均能了解社会需求及行业发展动态。

2.2 有效创设高职语文课堂价值环境

针对高职语文的课堂环境和价值,主要包括对待学科知识的心态、学习氛围、学习目的以及师生关系等,明确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调动学习的内在动机;或是依据生物学领域中的“共生性”原理,因为生物需要在一起生活,那么一方生存的必要条件则为另一方生存,同时产生间接或是直接联系,放置于教育教学方面,学生与教师之间属于共存互惠的生态关系,站在指导地位的教师和占据主体地位的学生,在彼此的双向交流中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基于此,高职语文教师应把以往课堂中的被动教学模式合理改变,尽可能多的利用新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习过程的交流性、真实感,并为学生予以充足的交流机会,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并保证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走进学生群体展开交流,还应认真思索如何通过学生持有的移动智慧终端,开展课下交流,改变教师过去难以亲近的“权威”角色,而成为学习的“辅佐者”、资料的“提供者”。例如,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中微信、邮箱等随时进行交流沟通,于虚拟公开的信息网络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效交流。因为新媒体技术都配备一定的移动通信能力,这也方便学生和教师在任何地方进行沟通,让高职语文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学习问题,提供人性化与针对性的帮助。同时,这种非面对面的课下互动形式,一方面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交流互动中,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实际的互动速度,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信心、课堂教学中“默默无闻”的学生放下自己的心理戒备,降低学生的不安心理情绪主动进行师生交流,让处在生态位置不同的学生与教师可以通力协作,从而实现两大主体的协同发展,在新媒体技术辅助下,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生态。

2.3 以新媒体技术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

依据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征,对比以往媒体技术,新媒体体现出更强的技术性,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针对高职语文课程而言,其中一项学习任务是培养与增强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在传统授课模式下仅是在课堂内实施渗透,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则可以通过有关平台组织学生在发现美的同时创造美,深入挖掘其创新思维。以“爱的咏叹”的主题单元教学为例,从不同角度赏析具有朦胧美感的《蒹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及《当你老了》的诗歌篇章,学生能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人世间弥足珍贵的爱情、友情及亲情。出于让学生发现美并能欣赏美,则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布置相应的课程活动。具体任务如下:学习小组选取感兴趣的古今中外以爱作为主题的诗歌篇章,利用互联网平台查阅有关资料和配乐,在将资料整合后制作成短视频或是PPT,然后通过讲解或是朗诵的手段体现小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发现在学习成果展示时,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会超出预期。通过学生进行声情并茂地诵读及充满激情的内容讲解,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该单元主题,另一方面利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创造美与诠释美,从而培养语文学习所需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基于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将新媒体应用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十分重要。

2.4 以新媒体技术提供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能否拥有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新媒体作为时代发展产物,包含了很多信息技术和科技要素,因此学生如果想更好地应用新媒体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又由于其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故学习者若想将相关技能娴熟运用,则有必要动手实验并在此期间不断研究探索。高职学校中的语文课程,不是把教材知识的传授当成主导,而是应积极扩大知识面、提高欣赏优美作品的能力,高职学生应该在预习环节查阅与作品有关的信息、写作风格和作品背景等。当前的数字化刊物与纸质报刊一样,尽管更加智能但也需要自行搜索和翻看。在此过程中建立最符合自身、简单快捷的信息查询方式,不但可以为以后的信息快速精确检索奠定基础,还可以避免在查找耗费过多的教学时间,减轻老师沉重的课堂教学压力。以上便是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予以学生足够的亲自动手机会,由此锻炼其问题自主解决能力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有关动手实践,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活跃其思维逻辑,学生如果能养成这种能力,可为其在之后的课程学习过程中积累足够的学习经验,避免在后续学习中浪费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类似的锻炼活动,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思维碰撞,主动阐述个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而打造更具开放性及民主性的高职语文课堂。

结束语

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在认识到高职语文当前存在的教育教学弊端基础上,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在实践中充实自己并选择新式课堂模式与教育方法,实现新媒体和教学活动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有优势,寻找最适宜的结合渠道做到推陈出新,挣脱以往教学模式的桎梏,由此创设“大众创新”的教育教学氛围。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