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2022-02-18吕云霞
吕云霞
(定西市陇西县首阳中学 甘肃 定西 748106)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学科作为美育的重要课程,既是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又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艺术修养,感化心灵的学科,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达到音乐育人的功能。
1.高中音乐学科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必须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高中音乐学科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中所承担的学科教学任务。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艺术的欣赏力。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被简单地看作是唱唱歌而已,在文化学科忙于备战高考的高中阶段,音乐学科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尴尬境地,许多高中学校为了敷衍应付,只在高一年级简单地开设了音乐教学,而在高二、高三年级则取消了音乐课的教学,许多学生甚至在高中阶段从来不翻阅音乐教材,虽然忽略或者取消音乐课的教学,能增加文化学科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因此而失去欣赏和鉴赏艺术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毕业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曲谱都不认识,更不要说在音乐的欣赏中陶冶情操,在精神上得到美的熏染了。音乐是情感艺术,其艺术感染力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和研究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高中阶段音乐学科教学实施不存在的局面,而且还能充分发挥音乐学科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中的作用。
1.2 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高中生普遍感到学习任务重,高考压力大,有时会因压力不能及时得到缓解而引发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如何缓解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是学科教师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这个困扰学科教师的问题会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解决,虽然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方法很多,比如,让学生暂时放假休息,或者找学生个别谈心,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规划,或者组织适当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课余进行放松,但这些减轻压力的方法存在不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学校不可能长期给学生放假,学科教师也不能与每一个学生进行谈心和帮助他们设计学习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因学习压力越积越多,最后很可能会导致不良情绪的发生,而音乐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当学生在长期精力集中于学习后,听一听舒缓的音乐,能放松紧张的情绪,有效缓解学习压力,当学生由于情绪急躁难以入眠时,可以听一听曲调优美、旋律平稳、音域适中的音乐,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睡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3 有助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不成熟阶段,他们的心理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过度自信或者缺乏自信,同学关系不协调、轻度抑郁或失眠等。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正向影响,是其他方法和手段无法替代的。音乐节奏可以通过听者的接受,明显地影响人的行为和生理节奏,当舒缓而又优美的音乐作用于人的大脑时,使紧张的情绪和过度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音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音乐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滋润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后进生往往学习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和胆怯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如果让他们聆听一些歌曲,可以调整消极心理,促进他们积极向上的决心和毅力。另一方面,音乐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音乐对学生的良好的情操和品格来说,也会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多听含有高尚因素的音乐,确实会使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高洁起来。
2.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实施有效的教学教育措施,必须对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加以认真研究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归纳,以便使后续制定提高音乐教学的方法措施能有的放矢,目的明确。
2.1 对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一直以来,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处在被边缘化,甚至长久忽略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就是音乐学科除了专业生外,并不是高考科目,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忽视了高中音乐学科在学生审美能力和良好品质培养等方面的价值,新课改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较合理和均衡的结构,这种比例合理的课程结构,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的要求,也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需要,但在传统的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由于对音乐学科教学价值和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高中学校把音乐学科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学科,从音乐学科教学到音乐学科教师专业培训都被长期忽略,致使音乐学科教师专业能力得不到深度提升,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因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被轻视而改行从事其他学科和岗位的工作,这种思想上对音乐学科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在行动上简单地唱唱歌或者听一听音乐的表面性教学,使通过高中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价值和意义难以有效实现。
2.2 高中音乐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比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音乐学科教师需要有多元化的教学才能,不仅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音乐欣赏和示范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也才能通过音乐教学达到音乐育人的目标,但在高中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存在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教学方法欠缺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在一些城镇学校,虽然配备了专业的音乐教师,但因为音乐学科教师一直被淡化,音乐教学处于事实的空缺的地位,音乐教师培训更是少之又少,致使专业音乐教师业务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而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音乐专业教师配备不足,临时顶岗的音乐教师缺少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使音乐教学流于简单地唱歌、听歌的形式,因此,音乐教师事实存在的素质限制了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对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到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给学生讲解音乐知识,而没有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按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是音乐教学的主体,他们有的擅长声乐表演,有的则在乐器表演上有学习需求,有的则对曲谱有爱好和特长,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严重影响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致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提升。
3.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美妙舒缓的音乐,能减轻生活和学习压力,净化心灵,提高生活品位,音乐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乐学科的教学课程得到强化,为此,在分析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现就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提出如下方法。
3.1 重视音乐学科教学,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要提升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改下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首先,学校要重视音乐学科教学,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目标出发,切实改变轻视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的传统观念,从教学实践出发,深度理解和认识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互补性,关爱和尊重音乐教师,充分肯定音乐教师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而有效学习中的作用。其次,学校要开足开齐音乐课程,按照教材要求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加强音乐学科教学的教研教改工作,把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作为考核音乐教师的重要指标,有力促进音乐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最后,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和音乐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制定音乐学科教师的培训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音乐学科教师到教学理念先进地区学习,成功借鉴高效的音乐教学方法。
3.2 正确处理专业生和普通生的课堂教学。高中音乐教学的主阵地是音乐特长生的教学。对音乐艺术学生来说,他们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在学习和心理方面有很大的负担。因此,对艺考生的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方面。一直以来,学校因注重对音乐考生的教学,而忽略了普通学生的音乐教学,致使普通学生缺少必要的音乐知识积累,对音乐作品没有足够高的欣赏能力。《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形成对音乐基本的欣赏能力,使高中学生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
3.3 协调好音乐和其他学科的关系。音乐学科不是独立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在音乐学科教学中要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并在联系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教学高中语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教师可与高中音乐教材歌唱实践《别亦难》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先让学生吟唱歌曲《别亦难》,让舒缓的旋律和浓郁的离别之情,营造课堂气氛,并把学生带进诗歌所描写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中,增进语文教学效果,使音乐学科和语文学科在相互融合中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学校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注重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注重对音乐教师的培训,教师也要按照音乐学科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要需求,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