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应用
2022-02-18刘子明
刘子明
(文县第四中学 甘肃 陇南 746404)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新媒体技术的进步越来越迅速,网络信息技术逐步被应用进各行各业,在物理课堂中使用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正是传统教学手段转变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促使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1.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进课堂教学之中,因为其教学操作方式简单,梳理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从而获得教师的广泛欢迎。在初中物理课堂合理应用微课,可以通过视频、影音、图文等方式,将抽象画的物理概念和知识内容具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知识内容,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教育,一味的输出物理知识给学生,并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反而会由于高强度且枯燥乏味的学业对物理学习形成抵触心态。把微课运用进初中物理课堂,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进课堂当中,自主探寻物理的奥妙,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师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微课能够帮助教师将知识脉络用更简洁清晰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维,方便学生在课堂中做笔记整理以及课后复习。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知识内容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可以针对微课的可重播性进行反复观看,从而更加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减少反复讲解的次数,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初中物理教学的“题海战术”,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借助微课这种模式巩固物理知识与技能,更好的形成物理能力与素养。
3.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现状探讨与优势分析
3.1 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要想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有效实现微课的应用,需要我们充分的考虑到当前物理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初中物理老师们更需要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物理学习状况、学习方法、学习的习惯方式和物理学习的进程,以便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制定物理学科教育课件,把物理知识要点罗列出来,为学生进行仔细讲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重点知识内容,将与他们有关联性的重要内容进行划分,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对初中物理内容的知识脉络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3.2 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强调微课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有效弥补学生之间学习进度的差异,在分析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借助微课教学,融入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并借助微课教学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通过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合理应用微课,可以有效增强物理课堂的灵活性,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专注度,明确教学主题,增强课堂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减少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4.微课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通过微课开展课前预习
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学生的课前预习做的越充足,他们教学任务的完成就越容易。一个好的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对当堂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知识的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掌握,学生能够很快分辨出来自己在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和自己的通过微课就能掌握的基础知识。预习对于学生来说对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没有教师辅助的情况下也能掌握部分物理知识,再通过课上讲解,掌握自己一知半解的部分内容,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比如说在学习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内容的时候,学生如果可以做到在课前进行及时的预习,就可以大大节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所需要的时间,大大提高师生双方的效率,让教师将更多地关注点放在课堂内容的延伸上,这样不但能够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点,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2 通过微课开展课堂导入
教师的课堂导入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有趣的新课导入可以吸引其好奇心,最大程度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物理课堂各个方面的参与程度。这同时也给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制作物理微课的时候,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制作生动有趣的微课。
4.3 通过微课促进实验课的进行
想要让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的学习,就需要为学生打造实验课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到物理知识的魅力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但由于课堂时间和教学资源的问题,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物理实验也是寥寥无几。老师如果可以善用微课,就能够把操作程序较为繁琐的物理实验通过微课的形式完整且具体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从准备阶段到实验结果分析的全过程。以“伽利略实验”为例,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可能像伽利略那样去到比萨斜塔上抛铜球和铁球。针对这样的现状,在教学中,微课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在实践中,教师利用微课视频直观的展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极其原因。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实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实验开始之期间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微课播放实验分解视频,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之前,能够对实验步骤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实验的完成,降低学生在动手时间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4 通过微课开展课后复习
微课对于师生双方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是极为重要的。但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已经进入疲惫状态,这种时候让他们进行高强度的、枯燥的知识复习无疑会导致复习效率低下或导致无用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尝试把这一部分内容制作成一节微课,让每个学生在课后能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情况,针对性的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益。
5.微课在物理课堂中应用的作用
5.1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为了更好的解决初中物理抽象性特点对学生带来的困扰,教师可以根据微课图、文、影、音的呈现特点,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一定的辅助,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这对于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压强和浮力这一节的内容时,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大多只是向学生陈述概念和物理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会感到压力巨大,也无法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但教师如果采用微课对这些概念进行解释说明,加强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就能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具象的知识结构。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比较直观深清晰的直观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例子,训练学生们的基本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物理知识。
5.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物理课堂上,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感到对学习物理知识缺乏学习兴趣,这极大的影响了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从中学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特点来看,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课堂中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如果老师上课的教学内容实在太过单调,初中生就无法保证在每一堂课上都处于一个认真听讲的学习状态。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合理应用微课,提高物理课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让学生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将知识内容学的更扎实,全面掌握物理课程要求他们掌握的内容,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课程内容做一个向外的延伸,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以光学折射现象为例,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做一些类似筷子插入装水烧杯中,筷子发生弯折现象,这类的小实验,并且实验内容相对简单。而这种简单的实验内容,往往无法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知识,也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自然界中光的折射是涉及相当广泛的知识的,教师利用微课就可以轻松总结出较为常见的关于光产生的各种折射现象的小例子,这种例子虽然无法直接在一个真实生动的场景中去展现, 基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在授课中就可以利用微课短视频,列举各种光折射现象的例子,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光的折射极其原理。学生在看到上述实例时,就会进行大量的思考,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关于光折射的现象进行刘局,实现举一反三,通过对这种方式应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教师也通过微课教学方法的引入,以充沛的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更培养了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益。
总结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极大的推动了初中物理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在应用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微课的应用既来了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系新的列问题。基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把针对微课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使微课在课前课堂课后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特点,优化微课的应用方式体现物理学科特色,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多种能力与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