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视野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

2022-02-18

今天 2022年16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师教学

钟 伟

(环县第一中学 甘肃 庆阳 745700)

文言文是古人记录社会生活、抒发自身情感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与研究价值。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在语言风格、字词含义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习惯、说话方式与文言文有很大出入。所以,在学习文言文时,高中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树立生本理念,从学生兴趣、认知能力、发展需求等方面考虑,结合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文言文教学方法。

1.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1.1 有利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文言文教学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用知识“武装”自己。高中文言文蕴含着大量的文学知识,如文言字词、表现手法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言文中一些字词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解释为不同的含义。通过阅读、解析文言文,学生能够积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知识。同时,古代文人喜欢将自己内心的感情融入自然情境,借助自然风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升写作能力。

1.2 有利于学生了解古代社会

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真实情况,是人们了解古代社会、探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文言文的内容多为作者讲述的故事,这些故事既包括作者自身的故事,也包括他人的故事。在讲述个人故事的基础上,作者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融入自身的真实体会与情感。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能够像读故事一样了解古代社会,对古代社会的百姓生活情况、朝廷情况等形成一定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还能够从古代社会的事件中吸取经验,从而提升自己在现代社会中为人处世的能力。

1.3 有利于学生塑造优良品质

高中文言文教学具有德育教育价值,有利于学生塑造优良品质。古代文人喜欢借助文学作品谈述自己对社会、朝政等问题的见解,往往会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字里行间。另外,通过解读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生也能够发掘某些故事人物的优秀品质。古代文人通过创作文章,最常表达的情感有心寄天下、壮志未酬、热爱自然等,并且会将自身的情感贯穿在整篇文章中。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怀、发现人物的优秀品质,同时产生向其学习的想法。

2.以生为本视野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2.1 制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预习

高考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短期的发展目标便是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所以,在以生为本视野下,高中教育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文言文,使学生提前对新知识产生一定的认识。这样,学生在锻炼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也能够确保自己适应课堂教学的节奏。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设计导学案,将文言文中的重点知识整合起来,使学生在预习中能够抓住重点、分清主次。

比如,在进行《劝学》教学时,教师设计导学案,提出“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含义、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等预习目标,使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随后,教师整合“荀子简介”、“古今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句”,完成“知识链接”模块。在“学生自主预习”模块中,教师结合“槁暴、参省”等字词,联系“通假字”等知识,设计预习题,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上完成题目。在制作微课时,教师着重赏评这篇文言文,讲解荀子的文章艺术风格,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2.2 借助信息设备,进行情境导入

信息设备“走进”课堂,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白话文不同,许多学生在解读、赏析文言文时,常常会因为遇到各种难题而失去兴趣。通过信息设备,教师可以优化课前导入方式,使导入环节能够很好地发挥价值。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文言文的具体内容,利用信息设备创设图像情境,将文言文中的一些场景或者景物提前呈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对文言文知识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进而再借助凝练的话语引出新知。

比如,在进行《赤壁赋》教学时,教师播放“流水”的声音,带领学生聆听《高山流水》,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高山”、“流水”等自然景象。然后,结合原文中的“泛舟”、“赤壁”等内容,教师展示图片,将文言文中的景物以及景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图片内容的感受。最后,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图片中的内容和今天要学的文言文密切相关,其中的景物都出现在了文言文中”,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积极性。

2.3 转变课堂角色,推动学生探究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是课堂主体。同时,新课改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在以生为本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思考、发表见解。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树立课堂角色转变意识,基于学生自主探究设计课堂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赏析、讲解文言文。对于一篇文言文,教师可以按照段落划分讲解任务,使各小组依次讲解。

比如,在进行《阿房宫赋》教学时,教师根据原文的段落数,划分出四项讲解任务,并按照小组顺序,将讲解任务分配给学生。学生在得到任务之后,先一同阅读文言文,标出其中的陌生字词、重点字词如“阿房、廊腰缦回”等,并借助工具书等资源找到这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和含义,然后逐句翻译文言文,以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原文,如“六王毕:六国的君王灭亡了”等,最后概括本段主要讲述的内容。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让学生合作展示探究成果,并在认真聆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补充说明。

2.4 创设多彩活动,发扬学生个性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保护高中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形成积极、外向的性格。一个良好的性格,往往能够使学生获益终身。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多彩活动,设计文字游戏,组织表演活动,使学生在多彩活动中展示特长、发扬个性。基于文言文中的特殊字词,教师能够设计“你画我猜”、“趣味传声筒”等游戏,通过游戏提升学生对字词读音、字词含义的掌握程度。基于文言文中的故事情节,教师能够设计“情境再现”表演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比如,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时,教师先开展“趣味传声筒”游戏。在游戏中,教师选择一列学生,让除第一个学生之外的其他学生捂住耳朵,随后结合原文,将“行李之往来”传给第一个学生。学生在听清楚之后,将该内容向后传递。该列最后一名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告诉全班同学,由教师评判说对几个字。在深度教学之后,教师开展情境表演活动,由学生合作演绎“秦晋围攻郑国”、“烛之武临危受命”等故事情节。

2.5 联系当代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文言文主要反映古代社会,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情况。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树立以古鉴今的思想,引导学生吸取古人的经验,帮助学生提升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能力。在讲解字词、表达技巧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抓住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结合故事人物的优秀品质,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可以联系当代生活,创设生活情境,设计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做”的问题,使学生将古人的优秀品质融入现代生活。

比如,在进行《师说》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原文,使学生了解当时科场黑暗、朝政腐败、教书之人不被重视的社会现状,然后结合“李家的孩子蟠”的例子,教导学生“好学、善学”,鼓励学生向身边的人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在教导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互相介绍彼此的优点,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同学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最后,教师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假设“你在班级内的排名比同桌靠前,但是你同桌的语文成绩一直领先于你,并且往往能够在讨论中提出独特的见解”的情境,让学生思考“你是否会向同桌学习”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意识。

2.6 引入课外资源,加强课外训练

通过教学,教师能够将学习方法、细微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每一篇文言文。但是,仅仅通过学习教材内的文言文,高中生未必都能具备独立解读一篇文言文的学习能力。此时,教师需要引入课外资源,引导学生解读、赏析教材外的文言文,以此来推动学生加强练习,使学生获得更多学习文言文的机会。对于课外资源的选择,教师可以借助往年高考真题、网络、古代小说等渠道,结合教学经验和阅读经验,将具有较高学习价值的文言文资源推荐给学生。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最近三年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真题,组织学生仔细解读、赏析,让学生解答高考真题。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信息设备,搜集、展示《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文字片段,让学生自主阅读、解释意思,以此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另外,在双减视野下,教师设计“推荐一篇文言文”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发掘高质量的文言文资源。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读到更多的文言文,增加文言文知识储备。

总而言之,高中文言文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增强文学素养、了解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下,教师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将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高中生的客观需求设计课堂内容,并借助游戏活动、表演活动等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