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实践策略

2022-02-18杨小莉

今天 2022年16期
关键词:课本教师应教学法

杨小莉

(静宁县实验小学 甘肃 静宁 743400)

当前,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除了要传授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革新情境教学法,最大化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缩短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的时间,为学生搭建愉快轻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快乐的学习并优化学习态度,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1]。

1.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

1.1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基于情境教学法下,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借助情境模拟真实环境,带领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主动提问,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若想学好语文知识就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基于此,在为学生讲解文章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将自己想象成文本中的主人公,并以主人公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在思考中要注意联系文中主人公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条件。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本内容以及蕴藏的思想情感,为帮助学生能够充分展开想象与联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须为学生设置对应的教学情境,适宜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激活自身情感与情绪,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将助力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1.2 有益于学生收获知识

通过教学实践证实,在提升学生知识掌握度和理解度方面,情境教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基于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调动大脑左右半球一同工作。众所周知,对于工具性学科,如果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学生将很难扎实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应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及四肢,帮助学生从多个视角来感知学习对象。作为我们的第一语言。对于我们来说,汉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学生需要利用普通话同他人交流与沟通,除此之外,对于人文性学科,也离不开适宜的教学情境,教学中教师一直要求学生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宜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考试中适宜的情境也至关重要的。在教学环节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巧用实物、多媒体视频与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研究,可以让学生采用分组竞争或者物品奖励的模式进行互动,帮助学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让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度与掌握度。基于情境教学法下,教师要尽量优化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学习。

2.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应用情境教学法

为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既要讲解课本语文知识,还须帮助学生形成发现与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么,借助情境教学法教师能够优化学生学习效率与提升学生素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

2.1 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落实情境教学法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各方面都与互联网技术密不可分,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而且还可以减小学生的学习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落实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年龄针对性结合情境教学法与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眼耳等感官,优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2]。

第一,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形象的图片,形象与生动的图片能够刺激学生感官,确保学生学习效率。比如,以《小青蛙》为例,在讲解该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小青蛙的图片,通过图片提高学生课堂关注度并掌握知识重点,事实证明,轻松自由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教师还可以借助音频资料调动学生眼睛与耳朵等感觉器官,让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含义。例如,以《敕勒歌》为例,授课前教师应提前预备好蒙古族音乐,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蒙古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通过联想勾勒出音乐中的景象,体会草原的广阔、游牧民族的豪爽性格以及勇猛善战,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江南音乐,《江南可采莲》这首歌曲就不错,通过这首歌曲学生能够在心中联想到江南风景以及朦胧烟雨,让学生对比江南与蒙古族音乐,帮助学生深度把握不同地域诗歌与音乐的不同。

2.2 通过表演式情境模式激活学生表现力

小学期间的学生都喜欢表演,具有浓厚的表演欲望,为此,教学中若教师以课本内容为依据设置表演式情境模式,将有助于激活学生表现力,如果在表演中获得教师的认可,将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3]。比如,以《狐假虎威》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应合理分配角色,要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划分角色,老虎和狐狸角色比较适合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在表演中教师要按照课本文章内容来针对性调控学生的语气和动作,让学生充分呈现出老虎憨厚的特点以及狐狸狡猾的特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在表演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自由发挥,促使学生逐步发展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参加活动,教师同学生一同参加活动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寻找老师解答问题以疑惑的习惯,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表演式教学法比较适用于小学低年级教学,除了能够激活学生表现力以外,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喜爱度。

2.3 围绕课本内容创建趣味化学习情境

因年龄原因,小学生普遍对故事与场景非常关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针对性设计教学,通过语言描述搭建情境来提高学生关注度,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在搭建情境过程中教师不能脱离课本,要围绕课本内容自然过渡,帮助学生将注意力快速转入课堂。例如,以《盘古开天地》为例,在讲解该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女娲补天的故事展开教学,首先要巧设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天会漏吗?如果天真的漏了,会怎么样呢?”借助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然后在继续对学生讲述:“古时候,天的西面塌了,天上的水从坍塌处直接灌入人间,导致人间出现严重的水灾。这时一个名为女娲的人将天补好......”,奇幻的故事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快速投入课堂学习之中。讲完故事之后,再次向学生设问:“哪一位学生知道天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讲解关于天和地形成的知识,这种方式有助于激活学生探索欲与提升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比较低,教师应适度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表达的习惯。当学生讲到有关盘古开天地的时候,教师应借此导入《盘古开天地》新课程,如果学生一直没有提及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教师可以适度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哪位学生知道有关天地形成的古代神话故事?”

除此之外,为学生讲解完课本内容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会创造这样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就地球万物形成展开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延伸课堂内容,让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逐步锻炼理解能力[4]。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针对地球万物的形成展开研究,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所知道的生物形成过程,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语言表述能力与自信心。教师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与工作的评判学生的表述,要适度表扬语言表述良好的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以及温和的态度指出学生在表述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改正问题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4 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态度

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为此,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教学内容,要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学习语文知识,帮助学生高效内化知识。为此,在引入情境教学法时,教师须为围绕学生学习特征搭建师生互动桥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深入理解语文知识[5]。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喜好,然后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深入揣摩文章中的语句。由上可知,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借助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

结语

言而总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态度,而且还有益于学生收获知识,让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来应对学习。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得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为: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落实情境教学法、通过表演式情境模式激活学生表现力、围绕课本内容创建趣味化学习情境、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态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发挥情境教学法的辅助教育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课本教师应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