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策略
2022-02-18吴金妮
吴金妮
(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第三中心小学 广东 广州 510900)
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读数是可以造就人的,而且读什么样的书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不难理解,这一观点准确描述了阅读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课程中,阅读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更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毋庸置疑,为了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成长,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及时将阅读活动延伸到课外。基于此,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尚未形成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外阅读现状,明确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恰当的课外阅读组织策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优化课外阅读过程,从而逐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育意义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合理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具体来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需要大量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发展也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实现的。在语文学习中,涉及到极为丰富的内容,而阅读无疑是积累这些内容的有效途径。毋庸置疑,语文素养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组织及时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外阅读,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积累当中逐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第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相较于课堂阅读,课外阅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整个阅读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也就是说,课外阅读本质上就是一种开放性的阅读活动。尽管这样的阅读形式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也给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时间与空间,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书籍中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人文、地理、科学、社会等内容都可以在书籍中获取。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领悟人类智慧的精髓,感受优秀人物的品质。利用这种方式,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形成更加健全的品格。
第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是深入研究其他语文知识的必要方法。在课内阅读中,阅读活动通常是一种任务,学生的阅读过程也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过程。而在课外阅读中,可以使学生逐渐感受到阅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第五,促进传统文化传承。阅读材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加深学生对文字、文学、服饰、建筑等不同传统文化形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组织策略
2.1 精选阅读材料,提供阅读支撑
无论组织任何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阅读材料作为支撑。所以为了有效组织课外阅读,首要环节就是要选择阅读材料。毋庸置疑,阅读材料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效果。因此,选择阅读材料并不是一种无序的过程,而是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精心挑选。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新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在小学时期,课程标准对三个学段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分别是不少于5万字、不少于40万字、不少于100万字。因此,在课外阅读组织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二,立足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与补充,所以开展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巩固学生对课内阅读的理解。因此,课外阅读的开展通常需要以教材为立足点。第三,明确学生认知特点。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所以适合的阅读材料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在阅读水平、阅读爱好等多个方面的表现,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推荐恰当的阅读书目。第四,注重类型多样。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阅读书目,才能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究。比如从书籍的体裁来看,可以给学生推荐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材料进行精心选择是极为重要的。
2.2 注重读前设疑,激发阅读意识
为了有效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意愿。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在完成阅读书目的推荐之后,应及时进行读前设疑。利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意愿。同时,通过问题的牵引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线索,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加有的放矢,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比如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结合本书的内容设计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1)鲁滨逊是怎样流落到荒岛上的?(2)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3)鲁滨逊居住的地方需要符合哪些条件?(4)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鲁滨逊被困荒岛很多年,而要先描写之前几次出海时死里逃生的事情呢?假如时间可以倒流,让鲁滨逊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认为他还会出海去冒险吗?为什么?从内容来看,本书讲述了一个冒险的故事,这本身就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再加上问题的引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疑问,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到了课外阅读中。同时,在问题的引领下,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目的性,所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3 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质量
正如前文所述,课外阅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整个阅读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应该明白,自主阅读并非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暂时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阅读方法。利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能够使课外阅读过程得到优化,从而保障学生的阅读质量。
通常来讲,在课外阅读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第一,精读法。即逐字逐句地阅读。在阅读一些篇幅较短,且文章语言隽永的材料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第二,略读法。略读法适用于一些篇幅比较长的书籍,基本做法是在了解序言、目录等内容的基础上对书籍内容进行浏览,从全局出发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和脉络。需要指出的是,略读并不是走马观花,它同样需要集中注意力,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第三,批注法。一方面,可以直接在阅读材料中添加一些批注,表达自己的感想与见解,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首脑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另一方面,可以在完成阅读后写一些读书笔记。比如学生可以摘抄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描写自己的读后感。第四,选读法。这种阅读方法以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自己产生的疑问为基础。学生在阅读中需要有所舍弃,带着问题迅速捕捉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课外阅读中,需要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与要求合理选择阅读方法,并对不同阅读方法搭配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2.4 加强家校合作,强化阅读指导
家校合作是当前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由于课外阅读通常在家庭中进行,所以家庭教育的效果必然会对学生的阅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主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首先,教师要和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使家长充分认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其次,要鼓励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课外阅读中为孩子做出表率。也就是说,家长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再次,家长要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目,使家庭阅读与课内阅读保持连贯性,并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最后,要及时和家长探讨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一致的教学改进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家庭阅读的效果。
2.5 及时进行反馈,巩固阅读效果
评价是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评价方式,及时进行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
在课外阅读评价中,首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的点评之外,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想法。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阅读反思,总结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经验以及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相互评价,也能够让学生分享各自的阅读经验。其次,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化。简单来说,要对课外阅读的内容、时间、学生的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要根据评价的结论及时对课外阅读指导方式作出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后续课外阅读活动的质量。
综上,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阅读活动的意义,并将课外阅读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同时要对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更加有序。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发挥出课外阅读活动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