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2022-02-18何淼
何 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前言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信息化具有多种优势,整合了资源,强化的技术应用,发挥了数字经济的作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化,人才既要拥有专业性的知识,又要具有大数据应用的本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专业技术和应用型人才为主体要求,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人才培养要提高理论知识的价值,同时强调人才技术化发展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大数据时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以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构建新型的人才培育模式,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合大数据时代具有的优势,让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让人才能够创造新的价值。
1.大数据时代对人才培育提出的新要求
大数据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新的模式,各行各业在推动行业发展中,强调新兴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时代产业发展实现了数据化的管理,数据在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服务等方面,推动了行业向前发展。大数据整合了多种资源,创新了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我国“互联网+”战略实施以来,运用大数据技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构建了数据化的管理模式,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新的时代。大数据是国家科技发展重点扶持的领域,人才缺口较大,人才供不应求,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大数据的人才培育需要构建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新的创新设计。大数据人才需要有多种技能,在开发运营、平台应用、产品运营、数据分析等能力上实现全方位的突破。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调人才与时代的高度融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高速运转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遵循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坚持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原则,促进大数据产业与办学充分结合,解决人才短缺的现象,以服务产业为发展目标,积极推动企业与人才的对接,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应用,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升人才的多方面能力。例如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工程师、数据架构师等都是高职院校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大数据时代人才专业技能的培育不断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完善培育方案,适应行业快速发展,坚持人才应用的实用性,提高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科学培育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育符合行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人才培育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化能力水平。在大数据时代,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专业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将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教师队伍拥有一定的专业化能力,可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一部分教师缺乏大数据知识认知能力,也很难将大数据技术和专业知识融合起来,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对大数据的敏感性,技术和知识传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大数据技术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工具,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大数据能力培养放在专业化培养的首位,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传播大数据技术,但是,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不专业,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准确的衔接,学生接受的大数据技术范围较窄,在能力提升方面常常受到知识输入的阻碍,教师能力培养关于大数据技术也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培育,教师队伍缺乏专业能力的培养。
2.2 学生缺乏对大数据的全面认知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吸收的是关键时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很多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大数据的认知上,有些学生存在着认知上的不足,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应用培育方面,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大数据新兴产业具有的优势,对大数据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学科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认知。高职院校开展的是专业化的教学,学生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专业程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具有的关联性,学生对大数据的认知只停留在技术应用上,而缺乏对大数据资源应用的有效理解。大数据时代强调专业化的发展,而更强调专业与多元化知识的融合,大数据技术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强调了资源的数据化应用,突出了人工智能的参与,强化了专业建设的作用,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容易导致学习失去兴趣,更容易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学生对大数据技术的认知偏差和不足来源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的短板,更来源于传统教育带来的束缚。
2.3 课程体系缺乏与大数据的融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在大数据时代,专业课程要融合大数据的相关内容,实现应用专业和大数据技术的交叉应用。例如在专业设计中强化数学、计算机、网络软件基础的教学,让应用型人才具有大数据的相关处理能力。但是,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人才培育方案缺乏大数据技术的相关设计,计算机能力培养,软件技术培养,数学知识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体系和人才培育方案存在矛盾,虽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嫁接,但是,课程体系仍然无法满足人才培育方案的需要,学生的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没有从岗位需要出发,有些专业设计缺乏与实际环境的对接,特别是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方面,企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全方位的衔接,有些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缺乏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学生们有一定的知识含量,但是,缺乏必要的专业性的能力,在应对未来职业发展中,缺乏足够的能力。
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对策
3.1 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融合水平
高职院校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大数据时代,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合多种知识,将大数据的相关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满足行业发展要求,满足教学规划设计要求,特别是在大数据数与应用知识专业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做好知识的植入,强调专业知识与大数据技术之间的对接,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在专业课堂设计中引入大数据产业先进的发展趋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引入具体的工作项目,在校企合作中利用企业平台让学生参加到具体的项目开发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使人才培养形成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成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例如借助专业资源平台,选择数据教学平台,有效整合与大数据课程相关的资源,做好教材管理,在线课程视频管理,培训教材,实验指导等工作,充分利用实践资源和项目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把企业的那些成功案例有效分解成相应的分层教学模块,形成校企合作的大数据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中包含了多项内容,大数据的教材,大数据相关专业标准大,数据技术文件等等,在这些系统化的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实体课程与线下课程有效融合,发挥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优势,巩固知识学习的效果,突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提高专业课程的水平。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谦逊品质,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爱岗敬业、求知若渴。学生拥有大数据处理能力,可以读懂行业相关的大数据文章,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专业化培育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大数据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熟练掌握计算机、统计学、信息技术、网络科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熟练应用编辑文档、幻灯片播放、表格制作、图片信息处理等基本技能。教师要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大数据知识,学生拥有程序使用、数据库编辑、网页开发技术等能力。
3.2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具有专业性也具有综合性,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有了更多可以依托的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调鲜明的职业特色,以真实企业发展和项目驱动,为新课程体系的模式,保证课程开发和岗位变化相符合,确保教学和实践相融合,提高资源库平台的管理效率,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利用自学课程网站、电子教案、电子课程习题库、实践项目等及时查找说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有效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体系中突出大数据知识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理论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大数据知识体系。采用第二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学生可以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向主动学习。高职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良好的课程体系能够架构知识传授的模式,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学生能够在知识交叉应用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的融合,不断突出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坚持实用性原则,学生的能力培育包括程序设计、C语言、大数据查询及处理数据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数据采集及处理数据结构等等。依据大数据技术建立覆盖式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提升学生的资源储备,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大数据获取知识,高职院校发展中采用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服务模式,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构建资源整合的教学模式,做好碎片化资源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设计的操作与完善,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教学资源情况,掌握学习曲线分析情况,持续改进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及时分析学情,依据学生的状态和数据调整教学计划。例如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大数据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实现学习主体性的转变,让学生在资源应用过程中不断提高兴趣,在各项化培育中建立学生档案,通过开展分析与预测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能力,例如视频学习次数,课程选择次数,课程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情况等等。
3.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大数据时代,知识的传播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大数据时代,要做好专业技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高度对接,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大数据实验室,实验室拥有较好的基础设备,企业根据大数据应用的需求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例如系统软件管理、设备管理等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清新干净的实验室环境,可以在实践中建立或者引入大数据场景,根据企业平台设计做好高质量数据的管理,学生进入到实训室以后与大数据技术近距离接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可以举办大数据技术应用技能等比赛,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工作轮岗的实践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大数据专业技能,提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与知识的近距离接触。学习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同样也需要实现反馈理论的正确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实际上就是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能够及时查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全面提高理论与实践的效果,在实践中,组织学生参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工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网络安全、互联网管理等多层次的学习,在专业技能培训中突出技术性的合作,学校将技术成果输入企业,企业以实践性的方式反馈学习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科技公关项目,锻炼学生的专科研能力,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学到了一定的知识,增强了自身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和企业围绕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模式开展全方位的实践活动。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看到生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在实践授课环节,学生能够真实体验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专业化的平台操作能够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强化实践对理论的反馈作用,能够及时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结语
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培养的学生具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要融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从社会需要出发,从人才需要出发,强调人才的应用性,突出人才的培育价值。大数据时代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应对现实变化中要充分调整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程体系,突出管理效能,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使教学过程具有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突出教育理论的应用,强调信息时代的特殊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大数据时代构建人才培育的模式,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