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考

2022-02-18曹玉芳

今天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过程

曹玉芳

(陇南市武都区江南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00)

教育的目标方向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每一个企业要想获得社会化的发展与成长就需要接受学校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下时期我国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推进下,开始越来越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有在小学时期就开始对学生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才可以真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显而易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及其重要。但是对语文科目来讲,语文是增强学生文化质量与文化素养的科目,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成果。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第一,能够不断丰富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第二,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帮助他们设立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念。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1.1 语文科目教学的重要任务

对于我国的小学生来讲,学习好语文科目知识是学习其他科目知识的主要根本,同时也是和其他人正常沟通与互动的首要条件。简单来讲就是语文知识在我国教育机构当中,并不是单一的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一种方法。而且人文素养在语文知识当中是主要核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学好语文知识能够帮助自身提高人文素养,而优异的人文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质量。显而易见,二者相辅相成,要想学习好语文知识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1]。通常情况下,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学生人文科学知识和学生经过不断吸收并培养起来的气质、道德等等,而这刚好和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良好道德,设立人生价值观的主要目标完全符合。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体会到语文科目知识的精华,并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素养。

1.2 帮助学生设立良好的品质

根据新课改教学要求下,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需要展示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位置,并渗透以人为本教育思想,而这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相同的。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都比较小,逻辑思维与人格等等正处在形成时期,所以,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并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就会出现极为主要的影响,而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来讲,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与思维方式等等,都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今后发展,基于此,需要主动做好小学教育工作,以此来完成教学目标。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出现的问题

2.1 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需要增强

当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教育能力并没有达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有一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如,在课堂教学中,因为自身对教材内容当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不够精准,导致教师真情实感不足,更加无法把作者内心当中的想法展现出来,与学生无法获得共鸣,也就无法对学生实施有效指导。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呵护不足,过于重视自身的尊严与权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枯燥、沉闷,学生无法融入到课堂学习,导致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无法上升[2]。

2.2 学校、社会及家庭关注存在偏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极为主要的内容,而且已经获得社会的支持。但是在现实人文素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阻碍。在校园方面的教育过程中,其中最重视的还是学生的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学生与父母也是重视文化课的考试成绩。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时间都用在文化课知识学习上,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当下社会注重的依然是升学率,因此小学语文人文素养教育长期处在尴尬的境地当中。

3.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应用策略

3.1 展现出教师的示范价值,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首先,需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语文教师来讲,他们所具备的学历层次与人文素养具有极为主要的关联。简单来讲就是教师的学历越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就是越高的,而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高低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历层次增强对培养学生的其素质是非常主要的,学校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学校方面可以将教师自身的学历高低与教学效益进行关联,从而鼓励在职教师积极、主动的增强自身的学习层次[3]。其次,小学语文教师经过长时间学习,能够增强自身人文素养。提高其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效发挥出自身课下时间的价值,在此过程中不断读书学习,为自己充电,从而丰富与完善自身的文学知识,对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3.2 人文素养的培养内容生活化

有一些语文教师枯燥、乏味的把人文素养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上让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促使学生对人文理念出现厌恶与抵触的想法。而且有一些学校将人文素养教学进行表现化与形式化。当下大部分学生都对电子产品具有强烈的兴趣,语文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此心理特点,根据生活内容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人文理念,促使人文理念能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4]。另外,学生之间都具有个性差异与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因材施教。将人文素养培养内容进行生活化,主要就是把人文教育工作和学生真实生活情况进行关联,在小学语文教材资源当中,具有多姿多彩的人文内容,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经过人文实践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符合自身健康成长的一种价值理念,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生活与学习质量。教师在开展人文教育时需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出发,让他们能够形成勇敢面对生活压力的本领。最终促使学生经过实践感受到日常生活当中对社会道德的要求。学生经过接受生活化人文素养教育,在现实生活当中就能够体会到道德规范的引导,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重视学生的内心变化,遵守因材施教教育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水平进行设计人文素养教育内容,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满足社会化特征,把他们培养成高质量的社会人才。

3.3 学校需要建设出良好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并增强人文素养。学校方面需要应用高质量的人文文化进行武装学生的头脑,并陶冶他们的身心,这对其具有极为主要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怎样才可以创设校园文化呢?学校可以在公示栏处粘贴一些名人与英雄的肖像,并在一旁标注此名人的一生、思想、成就及事迹等等[5]。如,当小学语文教师在即将讲解部编版二年级下册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此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外面的白板报处,粘贴一些雷锋的肖像,并将雷锋的英雄事迹、名人名言等等全部粘贴到其中,如:“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等等。再比如,教师讲解到四年级下册《黄继光》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白板处将黄继光的英雄故事利用手抄报的形式粘贴到上面,促使学生在闲暇时间能够仔细品味。教师利用这些名人名言及故事,既能够让学生增长见识与智慧,还能够让他们设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极为主要的价值。

3.4 延伸课堂内容,开拓学生逻辑思维

语文教学不是思政科目,更加不是生命学科。所以,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语文教师主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思想情感,并不是向学生科普知识与思政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开放性,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日常生活,组织他们进行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的教学不仅仅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又能够开拓逻辑思维。课外活动不仅仅能够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又可以表达出自身的想法与情感。这样可以让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个性化进步,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程以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创设短剧。教师需要先将班级当中的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当中进行挑选教材里的角色。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当中进行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轮班表演。教师采用此种情境短剧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他们在扮演过程中不断升华自身的情感。而且情景短剧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吸收教材当中的知识,对培养人文素养也可以起到推进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极为主要的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钻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完善,创造出最佳的课堂人文气氛,促使学生可以时时刻刻体会到人文素养的感染,从而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过程
人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