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2022-02-18相慧杰康占宾

今天 2022年16期
关键词:挫折师生心理健康

相慧杰 康占宾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70)

1.“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的概述

1.1 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概念

1.1.1 互联网

互联网是指将网络和网络串联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连接这些网络的是一组通用的协议。可以以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存在,目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1.2 翻转课堂

综合各个专家学者的观点,翻转课堂被定义为基于教学目标、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并利用技术制作出相应的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对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 互联网+翻转课堂的特点

1.2.1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

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教师都会热衷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们不断地优化教学的资源和内容,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习的兴趣,实现师生的互动和探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翻转课堂”中起到了一个引导性、促进性、创新性的作用。

1.2.2 对传统学习流程重新构建

学生学习知识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递信息,第二个阶段是将知识内化。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教学,比如传递信息这个过程是在课前完成的,由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及在线辅导,学生自主对资源信息进行接收,而将信息内化是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实现的。在课堂中,教师会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对学生科学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知识学习的效率。

1.2.3 以视频或者图片为主,且教学视频短小精炼

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教师为学生发放教学资源主要是以视频和图片为主,且教学视频简短、精炼、时间并不会太长,以防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由于一直大课制教学,总课时非常少,主要是以讲授为主,偶尔也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一些图片或者为学生讲解实际的案例,但由于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互动,很多理论知识难以实现内化,理论知识又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再者,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专业课,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并不重视,在课堂上玩手机、打游戏等,甚至在上课上到一半逃课、老师点完名时偷偷跑掉以及旷课。

3.“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3.1 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并提升教学效率及学习效果

“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能够大大改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融入“互联网+翻转课堂”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师生之间的关系。比如,课前教师会发布给学生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预习,学生需要在课前主动完成,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跟学生时时互动以了解学生情况并解决学生预习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知识,课后学生自主复习,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同时,该模式也有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实现内化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也就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效果。

3.2 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就当下高校大学生而言,学业、就业等引发的心理问题繁多。通过“融入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兴趣,了解自身心理存在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方式去调节,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更多的心理困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4.1 学校应搭建“互联网+翻转课堂”学习平台

“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需要学校能够基于现有的资源以及实际的现状,引进相应的硬件以及软件平台,为教师们实施该种教学模式提供可能。比如,在硬件方面,学校应基于现有的教师情况,引进相应的电脑、大屏幕;在引进软件资源时,如若学校有条件,可以自行开发,如若资金有限,也可以直接借助外部渠道引进和翻转课堂相关的软件,教师和学生们直接登录某个平台,就可以上传或者是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比如,通常某个翻转课堂的软件为:教师上传课前学习资料,学生学习,在后台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时长,错误答案的集中点等,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为课堂开展教学提供指引。当然除了课前的学习资料之外,还会包含课中以及课后的资料,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软件中的答疑板块中列出,教师抽空回答。

4.2 教师在课前基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性,创设学习资料

“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既是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更是师生之间角色翻转的一种体现。因此,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合理的创设微课资源,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地对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为课堂师生的互动打下基础。比如,在讲述“挫折”的相关知识时,需要让学生领悟挫折的含义、原因、情绪反应以及相关的应对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前学习资源中,教师融入一个视频,视频中有两个人在钓鱼,一个人钓了一盆鱼,另一个人就钓了两条小鱼,越钓越没有信心,于是直接放弃回家了。通过这个视频学生看出了什么?引出挫折这个词,并引导学生思考何为挫折,在生活中是否有过挫折,面对挫折学生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当学生有了课前自主预习的铺垫后,在课堂上就能够更好的针对挫折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4.3 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互动性课堂

“互联网+翻转课堂”着重体现在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师生传统角色的转变。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就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构建互动性的课堂。比如依旧以“挫折”这一节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相互探讨自己遇到的挫折,并思考挫折产生的原因。比如,一位学生说自己考大学的时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本,可是自己每次考试成绩能达到二本就很不错了,复读了两次,越考越差,后来就放弃再复读,上了专科,甚至开始厌恶学习了。教师提问:那么你知道你为什么会产生挫折吗?学生:因为实际情况和目标不匹配的情况。教师:非常好,挫折的产生和一些主观以及客观因素密不可分,像这位同学就是由于制定的目标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且略高,频频受挫之后,选择了放弃。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表格,将小组的挫折名称、原因、解决方法列出,在班级中探讨,以此分析挫折的概念以及相关解决方法。最后,出示网络中的热点事件,比如某地一名教师,由于生活以及教学压力过大,选择跳河身亡的事件。学生在小组中探讨:如若自己是这名老师,会如何突破工作中的困境呢?总之,课堂中,教师既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的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又要颠倒师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和学习中。

4.4 整合重难点知识,引导学生课后复习巩固

课后复习巩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关乎到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是缺乏巩固复习的,虽然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但很难起到一定的效果。在“互联网+翻转课堂”背景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堂的表现,整合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将其上传到翻转课堂的平台中,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自主巩固,完成平台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如若学生在复习巩固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些疑问,就可以在平台上留言,或者是直接在班级群中询问同学、老师。

4.5 注重融入多元化评价,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

“互联网+翻转课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想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效果,应该融入多元化的评价。首先是学生以及各级教师对课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师在“互联网+翻转课堂”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及课堂值得改进的部分,不断地对课堂进行完善、创新。其次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含学生课前学习的学习程度、课堂沟通质量、课后巩固的积极性等。最后则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是否有不合群的人或者是小组,是否有扰乱课堂记录的。通过这种多元化评价,可以将师生形成一个大的团体,实现共同进步。

4.6 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将“互联网+翻转课堂”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能否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还取决于心理健康教师的总体水平。比如,在“互联网+翻转课堂”中,需要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具备制作微视频、开发微课程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具备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应摆正自己的态度,意识到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积极地学习各种前沿的理论知识以及新的技能,为“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打下基础。其次,在学校内部也应该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倡导高校教师参加,不断地提升高校教师的素养。最后,教师和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交流、探讨,不断地优化该模式应用的流程和方法。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需要高校领导以及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配合,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合理地创设教学资源,彻底地颠覆传统的教学流程和模式,真正地确立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以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挫折师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挫折使我更坚强
挫折
麻辣师生
生活需要挫折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