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数学落实趣味教学法的有效方法
2022-02-18张彩虹
张彩虹
(陇南市武都区东江中心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00)
低年级是组织数学启蒙教育的关键阶段,如果小学生难以及时产生数学学习兴趣,那么这就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显现出被动、机械的不良现象,那么这也就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持续性学习需求。已经有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早早便显现出惰性思维意识。然而,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如果小学生难以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单凭死记硬背是无法学好数学的。在这种状态下,小学生也会失去学习自信。因此,不管是为了保护小学生的心智健康,还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都应在低年级学段积极开展趣味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创新数学教学形式,通过趣味数学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由此产生主动学习欲望、拼搏奋斗的意志品质。具体来说,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可从以下几种方式组织趣味教学活动:
1.创设真实情境,实现情境激趣
创设多元丰富的教学情境是落实趣味教学法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特点便是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学数学。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认知主要来源于生活体验、感性知识,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应考虑情境本身的真实性、生动性,使得学生能在情境带动下全神贯注地学数学,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得学生能获得愉悦、幸福的心情。具体来说,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创设真实情境,据此落实趣味教学法:
1.1 选择生活实物,进行演示创设
低年级小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发育水平低下,如果缺少必要的直接材料,学生无法由此生成直接体验,那么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是很难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的。对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可选择生活实物进行现场演示,利用生活资源去展现生活中的数量问题、空间形式等,使得学生能在情境启发下主动学数学,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比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中,本班学生虽然在生活中能明白各类生活实物是有特定的形状的,但是却很少去发现各类实物的结构共性,这也就影响着学生对于长方体、圆柱体等各类几何体概念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就整理了生活中的各类实物,首先用教室内的黑板擦、粉笔盒、讲台等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生活实物进行教学指导,使得学生能由此认识、辨析长方体、正方体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则组织学生观察了各类球,以及圆柱体形状的水杯,据此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种几何体的结构特点与空间形态,使得学生能自主总结数学概念,初步形成几何想象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我直接利用生活中各类实物去引导学生探究了各类几何体的形状特点,这也就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便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顺利实现有效学习。而且,因为学生能利用生活实物去解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结构特点,所以本班学生也能自然而然地利用几何概念去判断生活中各类实物的形状特点,这也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趣味性。
1.2 借助电教媒体,实现动态创设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教育部已经提出要促使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创设趣味情境的教学尝试中,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客观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去整理图文、视听资源,动态展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得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认知状态,使其在电教情境的启发下实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我就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电教媒体呈现了学生常去的超市、文具店、小卖店等购物环境,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由此探究人民币的应用情境。在此基础上,我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人民币实物,组织学生观察人民币的面值、背景颜色及其画面特点,据此渗透了与人民币相关的常识,使得学生能由此积累生活常识,也能由此学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顺利引出元、角、分这三个人民币单位。除此之外,我还利用电子课件展现了我国过年来发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展现了每一版人民币的设计理念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环境知识,使得学生能在数学课上自主传承数学文化,据此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并由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使其能在数学课上自主探究人民币单位及其进率。
在上述案例中,我利用简单的购物场景的图片、人民币的照片创设了真实情境,这也就能直接改善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使得学生能在数学课上顺利回忆起购物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时代特点,本班学生在看到购物情境时率先回想起的是手机扫码付款的场景,而我也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了移动支付这一时代产物,拓展了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认读人民币。这就能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有利于改善小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发育状态,能够切实落实趣味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积极作用。
2.设计数学游戏,实现娱教激趣
皮亚杰提出的“玩中学”理念强调了让儿童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且主张学校教育回归生活、大自然。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积极设计数学游戏,利用游戏活动去创新数学教学形式,使得学生能主动学数学。具体来说,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组织数学游戏活动:
2.1 利用数学游戏导入数学问题,实现自主思考
学数学的过程本身就伴随着问题与解展开,这也是数学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则可利用数学游戏导入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游戏体会自行设问,使得学生能积极思考、自主想象,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在数学学习中顺利实现健康成长。
比如在“十几减九”一课教学中,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我就在数学课上设计了一个抱团数数的趣味游戏,具体的游戏规则为:学生每人抽取一个号码牌,牌子上写着不同的数字、减法符号,听到游戏开始的口令之后,学生便可在教室内自由活动,而当音乐停止之后,我会喊出一个数字,比如“3”,那么拿着“3”的学生则会自成一组,其余学生则需通过组合减法算式计算得数为“3”的算式,由此“抱团”。在这一游戏活动中,本班学生能自行复习减法概念,而且能在游戏带动下自行总结减法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我就会设计“十几减九”的游戏环节,学生因此也陷入认知瓶颈,但是本班学生能在游戏激励下主动思考,能由此显现出学习自主性。
在上述案例中,本班学生通过数学游戏实现了自主学习,而且因为学生在游戏中无法完成“十几减九”的计算任务,直接产生了求知欲,顺利唤起了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与动机,这也就能促使学生实现趣味学习,也能由此实现减负提效。
2.2 在问题探究中组织数学游戏,实现想象创造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主动设计问题探究活动,支持学生自主论证、解释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使得学生能顺利积累有效的问题解决经验。因此,在开展趣味教学实践活动时,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在问题探究活动中设计、组织数学游戏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切实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便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做准备。
比如在“图形的拼组”一课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一个建构游戏,即学生利用建构材料自主设计、拼组图形,根据自己对各类平面图形的认识去描述一个平面图形是有哪些几何图形组成的,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建构游戏中,小学生的设计行为、拼组行为与表达行为都是十分自由的,而且是随着建构游戏的发生展开的,所以为了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建构与应用活动中。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本班学生普遍积累了丰富的建构行为,所以在建构游戏中,学生迅速理解了本轮建构游戏的规则,主动使用各类建构材料去拼组图形,而我就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描绘平面图形的特征,尤其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几何构造,使得学生能感受平面图形的特点、关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动手操作经验。为此,本班学生在数学课上则能顺利积累问题探究经验,根据自己的游戏体会进一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点。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本班学生能在数学课上主动分享自身的游戏体会,实则是通过数学语言去解读各类平面图形的形状特点,使得学生能顺利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关系,可切实实现有效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几何认知能力。
2.3 在布置作业时设计数学游戏,实现趣味迁移
作业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设计的迁移活动,在最新的“双减”政策要求下,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不可在课后设计书面作业,以免让儿童早早承受学业压力,但是这并不是否定了作业活动的价值,教师也应结合最新的“双减”政策去创新作业形式,使得学生能在趣味作业中自主迁移所学知识。为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可设计游戏类作业活动,支持学生在游戏作业中继续学数学,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愉悦经历。
比如在“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一课教学中,由于这一数学运算任务比较简单,本班学生在数学课上基本上都能准确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所以为了促使学生在课外自行巩固所学知识,使其能顺利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能力,我就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作业:计算炸弹游戏,即学生在课下自成游戏小组,准备一个闹钟进行倒计时,选出一名同学作为裁判记录每个成员的运算情况,在闹钟规定时间内轮流、快速解答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相关算式(以口算为主),当闹钟响起时,没有及时回答出算式答案的学生则挑战失败,学生可自行设计游戏惩罚。在这一游戏类作业活动中,小学生不仅能带着愉悦的心情自主迁移数学运算知识,也能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相互帮助、监督,在课外自行复习、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运算知识,这也就能顺利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上述案例中,经过学生的后续反应可以判断,本班学生都主动在课外参与了游戏作业活动,而且当学生在游戏挑战中总是经历失败时,学生还会自行复习、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切实达到了巩固学生知识记忆的效果。
3.开展实践操作,实现动手激趣
杜威在“做中学”中指出探究活动应该是伴随着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体验展开的,我国学者陈鹤琴先生也强调了组织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实际上,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十分有利于改善小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落实趣味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应主动组织实践操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
3.1 设计实践任务,准备相应道具
在组织动手实践活动时,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客观分析教学内容的主题特点,在备课时便要预设动手实践活动的组织流程,并为此准备相应的实践道具,确保动手实践活动能顺利发生。
比如在“认识厘米和米”一课教学中,我便在备课阶段设计了长度测量这一实践任务,通过预设本班学生的认知需求准备了直尺、米尺、盒尺等生活中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旨在据此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工具上的刻度尺、长度单位,由此改善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使得学生能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去认识厘米、米这两个最常见的长度单位。同时,我还整理了学生身高资料,旨在据此导入“做中学”活动,使得学生能主动总结生活中的长度测量经验。
3.2 坚持学生本位,开展动手活动
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应该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应自主设计、落实实践方案,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认为。为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应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基本原则,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双手、思想与嘴巴,使得学生能一边动手一边思考,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落实趣味教学改革任务。
在“认识厘米和米”一课教学中,我就组织本班学生在数学课上自行选择长度测量单位、测量对象,积极设计长度测量方案,分析各类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由此改善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使其在长度测量实践中积累有效的动手实践经验。在本节课上,本班学生能够自行总结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认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而且能使用准确的数据去描述物体的长度,顺利在做中学活动中实现了有效建构。
4.设计迁移活动,实现体验激趣
趣味教学理念的核心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兴趣、经验,使得小学生能在趣味教学活动中顺利实现有意义学习,而且能融会贯通,综合发展学生的情智。在此背景下,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可设计综合迁移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学数学,并由此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能在实践体验下顺利产生愉悦的心情、幸福的感受,使得小学生能长期坚持学数学。
比如在“直角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就设计了综合迁移活动,即学生要从生活中寻找直角,并且能利用量角器测量生活中角的度数。这一综合迁移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对角的直接认识,使得小学生能灵活利用数学所学解释生活现象,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终身成长有积极影响,教师也应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去落实趣味教学策略,通过情境激趣优化学生的心智,通过游戏教学、实践指导与迁移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使得小学生能始终带着高涨的热情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