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编《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教学的若干思考

2022-02-18马达尼亚

科学咨询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教程中华民族

马达尼亚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运输通道[1]。21世纪的新疆,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同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边疆地区。

从新疆特殊的区情、社情出发,开设有关新疆地区历史的相关课程,帮助新疆各族学生了解新疆及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是构建新疆各族大学生“五个认同”①意识,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新编《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地方特设课。《教程》紧紧围绕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脉,着眼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内在联系,讲述了从先秦两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新疆地区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2]如何把《教程》这门课程同新疆各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除了搞好教材建设外,还要在教学上狠下功夫,解决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努力提高《教程》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和体会,就新编《教程》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内容上,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联系新疆社会实际,做到史论结合

首先,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突出新疆与祖国、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新《教程》的特点就是以历史为主脉将新疆历史放到整个中国历史的框架中去理解,注重了新疆历史与中国历史的横向联系。每章都侧重从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历史进程、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治理、新疆多民族的分布与交融、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融合与发展及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等方面谋篇布局、系统阐述,将新疆的历史发展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反映了新疆地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历史主流和前进方向[3]。

教学中要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善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依据历史事实,追溯新疆与内地一直保持着源远流长、不断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的交流和交往,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不能割裂新疆历史与整个中国历史的联系而孤立地去学习和研究新疆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新疆高校的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对新疆历史及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4]进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对于每章中的新疆多民族的分布与交融内容部分,不仅要讲明白新疆历史上各民族的起源,还要讲清楚这些民族的发展演变流向,而且要注意将其与中原及中国其他地区的民族联系起来讲解,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视角去认识新疆地区的民族发展史。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新疆历史上就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是多民族群体凝聚而成的多元的统一体。

对于每章中涉及的新疆各民族文化部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关系,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多元一体性,正确理解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在文化差异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和形成,引导新疆各族大学生重视对新疆历史、文化、宗教演变和习俗等方面的学习和传承,树立尊重历史的意识和态度[5]。

总之,要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把握好“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6]。这是《教程》课对新疆各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其次,联系新疆社会实际,做到史论结合。从性质上看,《教程》课是针对新疆高校大学生开设的地方特设思政课。所以,不能把《教程》课讲成单纯的历史课,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贯穿到教学中去。教学要突出现实性、针对性和地方性,现实性就是把历史、理论与当前新疆地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起来,与新疆各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与党的治疆方略结合起来。

例如,讲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问题时,针对性就是要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地方性就是在教学中要突出新疆特色,要和新疆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和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

二、依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依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

(一)应用比较法,突出《教程》中理论与史实的统一

新《教程》是以先秦两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新疆地区历史发展为主线来阐明问题和基本理论,包括新疆的发展史、新疆世居民族的变迁和宗教演变史,历史跨度较大。这样,我们可以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法。

例如,在古代,行政管理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历代中央政府在新疆的行政管理措施进行纵向的比较,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新疆的行政治理措施及其所起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把历代内地与新疆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横向比较,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其差异性与统一性,从整体上把握新疆与内地及与祖国的关系[7]。

再如,讲述历朝历代新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宗教的演变等,都可以采用比较法,可以与内地甚至世界上其他一些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宗教的演变作同期比较和对照,不但可使学生加深印象而且起到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作用。

(二)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里的“问题”就是教师、学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生的困惑、疑问,还包括“三股势力”②对新疆历史的篡改和歪曲,对学生思想有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8]。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除关注课本内容的讲述外,注意收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疑惑,加以选择、提炼,结合教材内容在相关章节做解答。要善于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思考的问题,转化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回应。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当然,在设置问题时,不能为了片面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偏离教学大纲和教材,而是要牢牢守住底线和原则。

(三)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教程》课具有浓厚的新疆地方特色,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而言,与其他思政课相比,《教程》课的实践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实地参观、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新疆,认识新疆、热爱新疆,切实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

首先,要善于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实体文化资源,如博物馆、遗址、纪念馆、展览馆等,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参观、进行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亲眼所见”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如“新疆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民族的节日、宗教文化活动等。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在交流协作、查阅资料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了解。

最后,要注重课堂实践,社会实践的成果最终以学生自选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施中,关键是教学实践活动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精心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真正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而不是流于形式。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实效

一方面,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将图片、音视频资料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可以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受到新疆各族学生的喜爱。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为《教程》课教学服务。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网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积极利用,创新教学手段。在实践中,教师可探索施行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教育在线”发布《教程》课相关材料(视频、文字),让学生进入平台有选择性地进行课程学习、提出问题。教师再以此为依据在线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真正解决学生所思所想,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9]。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精彩课堂大多是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目前《教程》课的教学方式绝大多数以传统授课为主,还要适当增加学生参与的力度、实践教学的力度及加强对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首先,任课教师要做到“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教师要深刻理解中央和自治区开设《教程》课的目的,通过《教程》课的教学,使新疆各民族大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思想,增强“五个认同”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从自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一言一行中真正做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吃透教材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必须做到“通读、精读、熟读”教材。以教材为教学目标,以教材为基础建立教学体系,不能脱离教材的框架、脉络和实际内容。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对新疆历史、民族、宗教的认知程度,了解学生文化认同差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教师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党的治疆方略的研究学习,领会和把握其中的精髓,并用来指导《教程》课的教学实践;加强关于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学习与研究,应该把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认识作为自己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来建设和完善。[10]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所说:“加强新疆重大问题研究,加强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在挖错误思潮的根子上下功夫”。[1]这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功底、知识结构、分析能力和责任感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教师要刻苦钻研,不断更新知识,加强科研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胜任《教程》课教学。

最后,转变教学观念,处理好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在讲授《教程》课的时候,不能就历史讲历史,而是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历史以及新疆地区历史,深刻理解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区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③和“三个离不开”④思想,增强“五个认同”意识,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坚持课程考试改革

《教程》课教学目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同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思想行为的养成。从教学目的出发,改进考试方法。从考试形式看,要摒弃单一的考试形式,实行多形式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学生成绩评定实行平时与期末、理论与实践、卷面与日常表现三结合方式,要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的占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从考试题目上看,知识性试题和能发挥学生情感因素和思维能力的主观性题目相结合,适当加大主观性题目的占比,提升《教程》课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五、结束语

《教程》作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性思政课程,对于增强新疆各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意识和抵制“三股势力”的影响和渗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任课教师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站好三尺讲台,不断提高《教程》课的教学质量,方能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② 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③ 马克思主义“五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

④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教程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融合计算思维的国外项目式创客教程分析——以微软micro:bit CS教程为例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挽碧制作教程
写好“服”这个字——新疆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星级服务
来华留学生汉字分解加工能力实证研究:以新疆地区留学生为例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的临床研究
多元文化护理在新疆地区的发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