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海诚电影中空寂细腻的物哀美学
2022-02-18陈跃华
陈跃华 谢 莹
时至今日,作为日本的传统美学之一,物哀已经被引申发展为物哀审美。物哀这一文学理念是由江户时代复国学的集大成者本居宣长提出的。物哀中的“物”与“哀”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由于深受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的影响,日本人民普遍相信万物有灵。在他们的观念中,一朵花、一棵树、一座山、一片水洼,都可以被当作神明供奉,所以,物哀中的“物”就会具体到某一个事物。艺术家们常用花朵、落叶、星辰、月亮代表自己,抒发种种细腻的思绪。但与古时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大多并不是以科进士、承载政治、说理育人为目的,而是作者追求内心中对于美的享受。而“哀”在日语中并没有具体含义,只是作为感叹词而使用,可接于所有情感上。到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取而代之的是和谐沉静的美感,用以表达自己的感叹。与侘寂一样,由于日本土地贫瘠,天灾多且资源匮乏,不仅许多文化作品表现了人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时的无力脆弱,也让一种飘忽不定的不安全感和即将与万事万物告别的“物哀”感与生俱来地伴随着日本人。
一、主题中的物哀塑造
在日本传统文化体系和审美系统中,“物哀”始终是极其重要的思想和理念,并且这种理念不仅在日本文学艺术中受到重视,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民族观念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浓郁的宗教色彩。
在青春爱情故事的背后,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也蕴含着深刻的日本传统文化。他的作品围绕着神道教文化、宿命、时空等元素,以细腻的风景描绘了人物丰富的内心,将恋人之间的离愁别绪嵌入日本民族的“物哀”文化和情感结构中,使爱的追寻具有了审美意义。承认并欣赏生命的美丽和脆弱正是“物哀”观念的集中体现。
(一)孤悲与爱恋
在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中,爱恋是最常见的表现主题。《言叶之庭》是一部以日本诗歌名著《万叶集》为主题的作品。“爱之往昔,孤悲的物语”充分展现了影片孤悲与爱恋的主题。影片讲述了一个15岁高中生秋月孝雄在面临母亲离家出走、兄长即将独立搬离家中的情况下,为了生计与学业利用课余时间辛苦打工。面对当下的环境,孝雄对未来人生充满迷茫。在雨季的一天,他来到公园的一个凉亭设计鞋子,短暂地抒发内心的烦恼。偶然遇到了同样因工作压力而独酌的雪野百香里。之后,在每个雨天,二人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这个凉亭躲避烦恼。两颗孤独的内心因为一场场雨而越来越近,虽然梅雨季已过,但两人的故事仍在继续。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这是两人的默契,也是见证两人关系的重要象征。
《言叶之庭》最大的特点是将大和民族骨子里的“孤悲”与爱恋结合得淋漓尽致。《万叶集》中所表现的“恋”和“孤悲”都带有一种哀愁、忧郁的情绪特征。含蓄内敛的表达是日本恋爱的主要特征。对于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于美好时光逝去的感伤都充分体现了日式恋爱中的物哀心理。
(二)时空与真爱
2016年大火的《你的名字》是一部以时空交错为契机的两个跨时空恋人经过拯救因天灾而毁灭的小镇最终相遇的动画电影。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是新海诚制作这部电影的重要契机,他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少男少女们努力的重要性,努力后的未来拥有更加无限的可能性。
三叶头上的绳结是带有花纹的。花纹的中心是湖泊,上面有陨石,周边是如夕阳一般的红色。电影意在用这种传统工艺告诉人们过去也发生陨石坠落的事情,只不过是大家都忘记了。而在现实生活中,一千年前的日本也发生过类似2011年的大地震,但是人们都已遗忘。新海诚说:“人会忘记好多东西,但人要拒绝忘却,要去挣扎,只有这样才能坚强地活下去。”通过这个以灾难为大背景的爱情故事,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彗星到来时壮美绚烂的天空、与之相伴的大灾难,更能深刻感受到那一瞬间的哀美与内心的震撼。
(三)距离与初恋
《秒速5厘米》中的距离成为阻碍在恋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樱花飘落下来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那么我要以什么样的速度去生活,才能和你再次遇见?影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节《樱花抄》在中文里意为“樱花落下的故事”。绚烂盛开的樱花一如当初两小无猜的贵树和明里,美好的回忆如同粉色的梦境。但梦境终究会像樱花花瓣一样,度过不到一周的花期便会随风飘散。第二节《太空人》则是从暗恋贵树的花苗入手,细腻地展示了青春期少女的暗恋生活,也从侧面体现了写着没有收件人的短信的贵树对明里的执念以及花苗那没有道出的告白。最终一节《秒速5厘米》中的贵树和明里如同樱花一样,樱花飘进窗户,即使在人潮中相遇,也会曲终人散,黯然错过。这不仅是樱花的物哀,也是爱情的悲剧。
(四)传统与现代
新海诚的物哀还体现在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承袭中。他的作品受神道教的影响,具有许多日本本土传统思想的文化符号。在《你的名字》中,女主角宫水三叶一家所经营的宫水神社、代表三叶一半的口嚼酒、作为护身符的绳结、时空相交的黄昏之时以及盛大的祭祀庆典,《天气之子》中的鸟居、“晴女”的传说以及最终被淹的东京回到了江户时代围地造海的地方,这些颇具日本特色的事物在新海诚的作品中巧妙地出现,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为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层含蓄朦胧的美感。
现代都市社会也是新海诚动画电影的惯用故事背景。通过描写压抑乏味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人情冷暖,使二者之间形成对比,从而突显出青涩而真挚的感情。它甚至比缠绵悱恻的爱情珍贵,那是人间最为纯真的爱,不需要任何基础和依靠的爱,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恒的爱,因为它本身就是永远。这样真挚、纯粹的感情在他的作品《她和她的猫》《秒速5厘米》中均有体现,也恰恰是新海诚作品对物哀的最好诠释。
二、造型中的物哀塑造
当今的日本动画电影已经作为日本的一张重要名片走在世界的前沿,独具匠心的画面、深入人心的配乐、恰到好处的剪辑共同构成了一部部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视听元素在其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动画的视听脱胎于电影的视听,经过长期的发展,动画也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表现形式。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共同构成的视听语言使得新海诚更好地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内涵。
(一)视觉元素中物哀的体现
由色彩、光影、景别等构成的视觉元素是新海诚动画电影画面的一大特色,实景转描的画面风格更是新海诚特有的电影格调。色彩运用丰富多彩,给人以或细腻或大气之感,光影关系对比强烈,写实度极高,景别的精确变换更是能在关键时刻引发观众的思考。
1.色彩元素
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新海诚的作品大多以鲜艳明快的颜色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充斥着大量鲜明绿色的动画电影《言叶之庭》。作为新海诚最具古典诗意和文学性的作品,最初映入眼帘的就是淅淅沥沥的雨滴落在一片翠绿的湖面。在这部动画电影中,雨和短歌都是物哀元素。夏季大雨中,男女主角在周围遍布绿树的凉亭相遇,雨滴从房檐滴落,落到池塘里,打在秋月透明的雨伞上。新海诚使用低调光来表现闪闪发光的雨滴,使庭院的一片高饱和、高亮度画面同六月的梅雨一般苍翠欲滴。然而仰望天空,水墨晕染似的云层带有阴天独有的晦暗和潮湿,灰得仿佛失去饱和度的公路和交错的轨道上,车辆来往,川流不息,只有交通指示灯单调地闪烁着。在“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中,人们在雨天仍然井然有序,而这种有序带来的是一种无形的压抑。这两大鲜明的场景对比形成了人物的两大内心世界,初生萌芽的爱情正被困扰在世俗之中。
2.光影关系
在二维的动画电影中,光线是营造画面立体生动效果的重要一环。好的光线运用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真实的体验,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新海诚的作品中,对光影关系运用最为突出巧妙的是《天气之子》。在气候调节失控的时代,东京每日都被雨水覆盖,阴暗终日笼罩在这片土地上,而女主角阳菜具有让天空短暂放晴的异能力。每当她虔诚地向天空祈祷,降雨就会短暂停止,转而迎来局部地区短暂的晴空。强烈的光影对比使得阳菜不仅能够给天空带来一束耀眼的阳光,更是让这束阳光照射进每位观众的内心。
光晕的效果让阳菜整个人物更为生动形象,使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阳光的温度。阳菜不断地使用100%晴天的异能力,随之而来的就是要付出的代价。阳菜必须以晴女的方式向上天献祭自己,以换取世界的晴朗天空。阳菜选择了牺牲自己,但男主角帆高做出了和阳菜截然不同的选择。他救出了阳菜,将阳菜带回现实世界,换来的是东京的雨水泛滥。三年的雨水将大半个东京尽数淹没。但对观众和帆高来说,没有阳菜的世界,即使晴空万里也无异于大雨滂沱。那一束闪耀的光芒成了指引帆高的方向,为追寻心之所向,即使身处乌云,遍体鳞伤,也会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此处的光效照亮了大片的阴影空间,使这束光显得格外耀眼。看到这束光时,观众心中所产生的感慨、欣喜、对女孩命运的怜惜之情,恰恰是物哀所提倡的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系列情感。一花一木,故人相植。一思一念,今人成痴。《源氏物语》中的这一言,也是新海诚动画电影中物哀思想的刻画带给观众的难以言喻的奇妙情感。
3.景别设计
在动画电影中,最具新海诚个人特色的是远景和特写。大景别的运用是新海诚画面创作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种。每一帧唯美的动画都能将观众带入作品的世界中。它们的设计或是为了转换场景,或是为了抒发情感。在《你的名字》中,第一个镜头便让观众跟随着从天际坠落的流星的远景镜头来到了故事的发生地——糸守町。
小景别的运用最为出彩的莫过于《秒速5厘米》。在第一节《樱花抄》的故事中,电车运行时贵树的电子手表数字的变化与车站的时钟指针的行走都体现了贵树想要见到明里的迫切心情。而当晚点到达的贵树看到空旷的候车室中带着便当耐心等待的明里时,那黑暗中冒着热气的水杯成了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景别的恰当运用使动画电影具有充足的情感表现。在远景镜头中,丰富的画面内容使观众看到更多的信息,而特写镜头中细腻的画面更能凸显出影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气势磅礴的远景与细腻、富有质感的特写共同营造出物哀美学中的“触景生情,感物生情”的意境。
(二)听觉元素中物哀的体现
声音最初运用到银幕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力,但随着动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声音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辅助元素,而是一部动画电影中至关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随着动画声音的不断发展,动画原创音乐也逐渐在音乐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声音元素的综合运用在听觉上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感受。
1.人声元素
独白是新海诚电影中体现物哀的表现手法之一。大量的角色内心独白不仅能让观众直观地了解角色的所思所想,更能表现出内心独白背后更深层的潜台词,进而让观众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言叶之庭》的开场就采用了男主角孝雄的内心独白,充分表现了一个初入高中的独自成长的少年形象。当孝雄对还不知其姓名的女主角产生好感时,他的独白是“每晚临睡前,每天睁开眼的瞬间,不知不觉,我都在祈盼雨天,祈盼雨天,祈盼和那个人,再次相会”,寥寥数语,便将他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动画电影《她和她的猫》整部作品的台词运用了大量的独白设计,小猫说:“明亮的时间越来越短,世界被刺骨的寒冷所填满。受伤的他像大猫一样,一直在沉睡。”这些独白的使用带给观众内心“哀”的感受是显而易见的。
2.音响元素
《星之声》中,女主角美佳子与多鲁米斯星人作战时的枪炮声与日常下课后的蝉鸣声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示了一个少女为保卫地球所做出的牺牲,更是让观众为这对被距离分隔的恋人之间矢志不渝的恋情所动容。《言叶之庭》中出现了许多表现现场的音响元素,如雨滴打落在建筑物上的声音、百香里赤足追逐孝雄时的呼吸声与脚步声。前者通过大自然的声音传递流淌在二人之间的细腻情感,后者则是百香里下定决心做出改变的重要见证。
3.音乐元素
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的电影中用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节奏较慢的舒缓音乐。而在《你的名字》中,他首次邀请到日本知名摇滚乐队RADWIMPS为电影制作主题曲目。他希望借由摇滚乐的节奏感让长达107分钟的电影给观众带来快节奏、清爽的感觉,不让观众有无聊的时间。《言叶之庭》的片尾曲《Rain》也是作品的点睛之笔。该曲延伸了整个影片的主题,且与影片的背景吻合度极高。这种带有延伸意味的歌曲放到片尾处,给观众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三、物哀对新海诚电影的影响
如今,新海诚的作品已在世界上具有相当大的关注度,其动画电影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对实景与自然的生动描绘、对故事情节的细腻刻画和对人物心理的精准把握,都令他的作品充斥着物哀之美。他的动画注重对都市生活的描绘,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从而融入电影情节中。新海诚电影中的那一抹若有似无的哀伤令观众沉迷。作为独立动画制作人,新海诚为其动画作品植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的物哀思想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在深刻的感触中领悟更深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