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美学视域下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研究
2022-02-18张译心
张译心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电视剧领域涌现了一大批响应时代号召,以展现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电视剧。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国的电视剧承担着宣传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与时代同频共振,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涌现出《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等数部扶贫题材的电视剧精品,传递了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将人物个体命运与家国叙事连接,缝合主流意识形态,蕴含民族情结和群体身份认同的扶贫题材电视剧,成为共同体美学在电视剧创作领域的延伸。将电影共同体美学理论挪用到电视剧领域的创作上,同样可以指导电视剧领域的创作与实践,为电视剧领域创作提供方法论的指引。
一、作为方法论的共同体美学的理论基础
学者安德森和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是早期国内影视领域研究的理论来源。安德森提出了“民族归属”的概念,在安德森看来,族群认同是人的主观建构,民族是存在于想象中的共同体,因此只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人造物”①。而滕尼斯在其《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础概念》一书中指出,“共同体是指由本质意志推动的,以统一和团结为特征的社会联系和组织方式,它以血缘、地缘和精神共同体为基本形式。”②两者共同构成了共同体理论的基础。中国电影、电视剧学界普遍认同了这一理论中承载的民族共同体与身份认同的内涵。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延续着以血缘、地缘和信仰相同的民族特性,然而在文明与工业社会进程中出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分野。这些以地缘、血缘所维系的传统乡土社会都面临着现代城市的规章制度、建立于新型社交网络的人际关系的瓦解,也延伸出之后以虚拟网络为媒介,以兴趣爱好聚集、共同分享文化的“脱域共同体”。面对乡村文化的渐趋式微、乡村与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响应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号召,扶贫题材电视剧创作成为共同体美学艺术创作的典范,以现实主义笔触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关键一环,其中涌现了无数基层村干部和村民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鲜活事迹。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用艺术手法将现实典范进行了艺术化创作,为历史留下了珍贵影像。这是一代人在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上的接力,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是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影像。因此,蕴含着集体记忆和个人体验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凝聚着民族情感。而剧中传达的乡村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旨回应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共同精神,也是共同体美学所涉及的“关于生生不息、和谐共存以及对个体的自由和共同体的集体观念等多维度的探讨”③。乡土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人自古就有对乡土的眷恋,扶贫题材电视剧的视听语言呈现真实质感的乡村景象,夹杂着各地的方言,将这种乡土情结写实化、具象化,激活着每一个国人的情感记忆。
二、“共同体叙事”:与观众共情,与时代共振
学者饶曙光将共同体理论上升到了共同体美学的高度,并不断丰富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其在文章《共同体美学的方法论溯源》中提到,共同体理论受到学者巴赞和钟惦棐的美学思想的启发,两者都强调电影与观众的关系,电影并不是单向的传播媒介,应与观众产生互动交流。这也构成了共同体美学的理论的核心:创作者、作品、观众三者构成共同体,建构起有效的对话渠道、对话方式、对话空间,达到共情、共鸣、共振,形成良性的互动,最终建立起共同体美学④。电视剧的创作也需秉持这一原则。在扶贫题材的电视剧中,大多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原则,摆脱固化的乡村题材叙事模式,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去展现农村中关于环境、生存、精神等多层面的现实问题,在叙事上与观众共情,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叙事空间: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
与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所区隔,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乡村风貌是扶贫题材电视剧故事的发生场所。民风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带有社会、文化、民族等多重丰富的指涉,既代表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典型地域特征,也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唤起对乡土的情感和民族认同的情绪。《山海情》的故事场景深处西北大漠中,黄沙漫天、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在《江山如此多娇》中,群山环绕,风光秀丽的碗米溪村,在扶贫叙事中融入了苗族、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在《一个都不能少》中,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展现着独特的地域风貌。《索玛花开》融入独特的彝族文化元素,生动呈现了彝族服饰、火把节、婚丧、选美、漆器等彝族传统民族文化。扶贫电视剧的创作深入中国的大江南北,始终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尊重艺术的创作规律。《山海情》剧组为了追求真实,在服化道、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带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具有年代感的场景搭建,当地村民皮肤黝黑,脸上沾满黄土的细节凸显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剧中每一位个体的命运都与恶劣环境共存,凭借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亲手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团队与当地干部、村民深入交流,为编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人对故土的守望、对家园的眷恋之情是共通的,创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情感,与观众产生对话,观众与之共鸣,积极回应着共同体美学的理念。
(二)叙事主体:参与扶贫事业的典型人物形象
共同体叙事强调共情,思考任何问题都要立足“我者思维”基础上的“他者思维”。在脱贫攻坚剧的创作中,创作者从他者视角去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剧中人物应是对现实脱贫攻坚路上的人物群像的真实反映。现实里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既有当地的村干部、村民的努力,也有作为外来者的年轻村官、回乡创业的青年的努力。他们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回乡村,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文明的纽带。因此,扶贫题材、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应该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群像,才能激发观众最大的共情与共鸣。
当下的扶贫剧选取了大学生村官、乡镇扶贫干部的视角作为剧集的重要视角,他们以他者身份进入乡村,帮助当地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他们以第三视角见证了乡村的发展,在完成扶贫使命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也将自我命运纳入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扶贫剧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复杂性,人物塑造更加饱满。例如,在电视剧《花繁叶茂》中,第一书记王隆学起初抱着下乡扶贫能快速升迁的动机,在经历一系列变故和思想的挣扎之后,转变心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扎根基层,成为一名负责任的扶贫干部。《最美的乡村》里,电视台主持人辛兰被派到乡村担任书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当地脱贫,从而寻找到展示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也有返乡创业的青年,投身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书写别样的乡村青春奋斗史。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女主角杜笑语对家乡制琉璃的老手艺有着深厚的情感,辞去高薪工作返乡开琉璃工坊;男主角许晗关闭了在北京创办的艺考培训机构,回乡创办精品民宿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最美的乡村》里,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石全友毕业后心系家乡,回乡创业,将现代的管理学理论运用到创办的农庄中。扶贫剧还展现了扶贫的主要对象——当地农民,其中既有带头扶贫的先进农民形象,如《最美的乡村》里的那文斌,也有普通的农民形象,如《遍地书香》里的李木林。在扶贫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有关利益、自身观念的矛盾、冲突,也反映了现实扶贫工作中所遭遇的矛盾和冲突。这些人物都是时代的见证者,其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共同构成了命运共同体。
三、“共同利益观”:维持乡村文明可持续发展
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处于较长的低谷期。为了让中国电影尽快恢复生机,学者饶曙光提出,要在共同体美学理论下建立共同利益观。而对于响应时代号召的扶贫剧来说,应体现凝聚民心,反映当下扶贫成果,为乡村脱贫致富提供方法指引,为国家完成脱贫攻坚使命后描绘乡村振兴的理想蓝图。同时,扶贫剧要将目光转移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上来,为观众呈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这就是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共同利益观。
(一)扶贫剧创作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是产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升级,将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扶贫剧响应国家的号召,聚焦生态经济、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文旅融合模式,不仅是打造各个地方旅游景观的需求,也是带动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文化传播、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重要路径。扶贫剧创作反哺现实,带动取景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共同的利益观。扶贫剧《绿水青山带笑颜》中打造精美的琉璃工艺制品,发展民宿经济。该剧播出后,拍摄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带动了当地琉璃制品的销售。扶贫剧《花繁叶茂》拍摄地在贵州遵义花茂村,剧中突出红色地域文化特色,发展起了“红色旅游”。该剧播出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体验红色文化之旅。扶贫剧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同时,突出了当地特色,为当地旅游业创造了现实价值和利益。在物质富裕的同时,扶贫同样关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中,借助科技扶贫改变当地村民生活,建设生态新农村。《遍地书香》中,书记刘世成到村里建立读书会、带领农民读书,让椿树沟成为有名的文化村。从扶贫到扶智、扶志,尝试走出文化致富的新路,呼应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发展内容。共同利益观下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创作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二)乡村题材电视剧可持续创作的思考
2020年是扶贫题材剧的井喷时期,占据各大卫视电视剧的播出时段。扶贫剧数量繁多,而像《山海情》这样让观众耳目一新、引发共鸣的精品却有限。这一时期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内容趋向同质化,难以把握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业界应正视这些不足,为之后的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其一,大多采用轻喜剧风格化解沉重的主题。大多作品将重点放在乡村的物质扶贫上,缺乏对农民精神需求和文化生活的关照。另外,在农民脱贫之后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方面体现较少,像《遍地书香》这样对准农民精神世界和文化扶贫的作品不多,思想深度还不够。其二,叙事主体性凸显不足。扶贫的主体是农民,重塑贫困农民的主体性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大多扶贫剧将镜头对准外来村干部或者返乡创业青年对农村脱贫的帮扶上,缺乏对贫困农民在脱贫过程中的情感、文化需求及心理转变的关照,未凸显出贫困给农民带来的磨难,以及作为贫困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其三,当下扶贫剧的宣传营销方式较为单一,集中在传统电视新闻的宣传报道上,未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扶贫剧宣传的影响力不大。在台网融合的趋势下,可以联合网络视频平台同步播出,扩大扶贫剧的受众群体,更高效、便捷地传递时代精神。
四、结语
脱贫攻坚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共同书写的奋斗史,扶贫题材电视剧发挥了大众文艺宣传的作用,聚焦新时代的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展现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民新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未来,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可将共同体美学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使创作者坚持与观众对话,真正了解观众的诉求。创作者还应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扎根基层,保持对现实的敏感度和对艺术创作的敬畏之心,拍出让观众共情、与时代共振的作品,讲好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改革故事,在国际上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精神、中国经验走向国际,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贡献中国智慧。
注释:
①③蒙丽静.电影理论中的共同体美学渊源[J].当代电影,2020(06):17-25.
②[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
④饶曙光.构建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N].甘肃日报,2019-10-2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