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电影中的支教老师形象研究

2022-02-18

视听 2022年2期
关键词:支教老师教育

阎 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教育在质量和水平等方面逐步提升。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伴随着乡村教育发展的步伐,为有效解决乡村教育在师资配置上的难题,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激活乡村教育活力,我国因时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补充和壮大乡村教师队伍的政策。如200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帷幕。支教老师成为乡村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随着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创作者深入日常生活,给予了乡村教师群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电影以自身优势,搭建了连接艺术与现实的桥梁,为观众生动立体地还原和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乡村教师形象,也为教育研究者深入开展对乡村教师群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随着支教政策的推行与实施,支教老师也成为教育电影塑造乡村教师形象的重要主体来源。如《冯志远》《志愿者》《天那边》《村学的冬天》《走路上学》《遥远的诺邓》《支教老师》《新来的李老师》《蓝学校》《麦积山的呼唤》《骡子的一万米》《留驻桃花塬》《飞扬的青春》《树上有个好地方》等影片都对支教老师的教育生活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教师形象”作为一个融合外表仪态、道德品质、学识能力、社会评价等多重维度的综合概念,代表了教师在教育教学等工作场域中呈现出的形象,在此基础上被社会公众所感知的形象及社会公众对其形成的评价。教育电影中的支教老师,在具有乡村教师群体的共性形象特征的同时,从多方面展现出了其在乡村教育中的个性特质。

一、外表着装

一个人的着装往往是其个性、审美、品位等方面的外在体现,能够反映个体的精神状态和礼仪修养。个体对着装的选择,会受其职业、年龄、性格、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个人的价值取向。教师的着装是评价教师形象的重要指标,社会对教师的着装也有着一些建议和规定,如要整洁大方、合乎时宜等。

一般而言,支教老师群体多由大学毕业生组成。该群体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受到城市文明和现代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对时尚和现代元素有着更深的领悟力和较强的接受力,在教师的着装和举止上自然有着更具现代意义的理解。故而,与土生土长的乡村教师相比,担任乡村支教老师的大学生在衣着装束上更能体现城市和现代气息。

电影《美丽的大脚》中,来自北京的支教老师夏雨,与久居黄土地的乡村教师张美丽在衣着打扮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张美丽老师经常穿着宽松破旧的衣服,顶着具有地域特征的头巾。而夏雨老师开场则以一身时尚的装扮亮相,黑色针织帽、黑丝围巾、墨镜等时尚单品无不体现着夏雨老师的城市气息。在乡村支教的日子里,夏雨老师还因衣物不能水洗的事情和张美丽老师产生了误会。电影中夏雨老师的时髦打扮和张美丽老师的破旧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予观众强烈的心理冲击。影片通过两位老师因自身成长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冲突向观众展现了城市文明的现代元素和乡村社会的碰撞与调和的过程。

影片《天那边》讲述了两位80后大学毕业生江可可和许晓萌在水咕噜村小学支教的故事。影片中,男支教老师江可可的日常穿着由球鞋、运动服、牛仔裤、马甲、墨镜等组成,女支教老师许晓萌则以背带裙、红色连衣裙、牛仔裤、T恤等衣物为主。两位支教老师的装扮与总是戴着草帽、穿着深色衬衫和雨鞋或布鞋的乡村教师罗老师形成了着装上的明显差异。他们一方代表着传统观念中充满“乡村”气息的乡村教师群体,一方代表着来自城市的新鲜血液,为观众呈现出支教老师的外在形象特点。

教师的着装等外在形象是学生对教师形成整体认知的重要途径。透过着装等要素,教师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等得以鲜明地体现。教师的着装等外在形象会对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学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影响着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以及对美的理解,也影响着美育的开展。支教老师以充满城市和现代元素的衣着面向乡村学生,丰富了乡村学生对美与时尚的认知。

二、学识能力

具有扎实的学识和教育教学技能是成为教师的基本条件。“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①教师的学识是教师成为“教师”的可能性条件,是教师能够从普通的个体中脱离出来,成为其他个体“师者”的根基所在。知识的力量在教育事业上表现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功效。只有具备拥有扎实的学识,才能夯实教师的生存发展之基。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其岗位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现实性条件,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综合体现。

随着对乡村教育关注度的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能力逐渐成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从乡村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来看,民办代课教师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了乡村教师队伍的绝大多数,且乡村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老龄化,学科结构不均衡,部分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代对于乡村教育发展的要求。扶贫必扶智,乡村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已成为通过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先决性条件。

由大学生志愿者、毕业生等组成的支教老师队伍,大多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拥有较为完备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有着从事教育事业所需要的多学科宽口径知识储备,在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评价与测量、学生心理健康、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与传统乡村教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展现出独特优势。因此,无论是从年龄上还是知识技能上,支教老师的加入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弥补了乡村教师队伍的原有不足,有效激活了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活力。

电影《骡子的10000米》中的主人公之一是大学毕业后选择直接到农村支教的乡村女教师马菊兰。在乡村支教的时光里,马菊兰遇到了一位外号叫“骡子”的少年。在与“骡子”接触的过程中,马菊兰老师发现,虽然“骡子”的智力水平一般,但在长跑上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马菊兰老师发现了“骡子”的天赋,并不断鼓励支持“骡子”在长跑方面的发展,最终“骡子”以体育生的身份顺利考上了大学。

影片《新来的李老师》中,支教老师李青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运用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法,激发了乡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了孩子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打破了原本较为传统和僵硬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在平等、友爱的氛围中互动交流。

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技能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乡村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储备零散等成为制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乡村教师质量提升的瓶颈。支教老师与传统乡村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碰撞交流成为破解乡村教师发展的突破口,使乡村教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与教育的改革发展同频同轨。

三、道德品质

“师者,子弟之仪型。”教师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标杆与楷模,需具有高尚端正的品质与德行。“教育乃是一个抚养、培育和教养的过程。”②作为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主体,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个人形象的体现,更是影响学生人格养成与成长成才、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核心要素。时代的发展进步也对教师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品质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作为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切身实践者,作为以留守儿童为主组成的乡村学生群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乡村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修养等会对乡村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成为他们效仿与模仿的主要对象。

作为一支给乡村教育带来新希望的力量,支教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连接了城市与乡村、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搭建了乡村学生与外界的桥梁,为他们打开了洞察外界的窗口。支教老师在乡村学生和乡村教育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这要求支教老师将“经师”与“人师”的形象统一起来,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和帮助乡村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电影《美丽的山茶花》中,郝欣展现了支教老师的爱心、责任感等优良品质。影片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郝欣乡村支教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阴差阳错地成为乡村支教老师到主动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郝欣老师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当房屋倒塌之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救孩子,表现出了支教老师舍己为人的大爱精神。

影片《村学的冬天》中,支教老师杨涛挽救了一个因家庭因素而失学的大龄姑娘慧慧。杨涛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慧慧传达着“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他坚持不懈地鼓励和支持下,慧慧挣脱了传统观念的枷锁,如愿走进课堂,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反哺乡村教育。在慧慧的成长经历中,杨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现了支教老师优秀的道德品质。

电影《走路上学》讲述了支教老师聂老师的教育故事。影片中,聂老师第一次走进课堂,便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在寒冷的天气下赤脚穿着拖鞋在简陋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聂老师在仔细测量每个孩子的脚长后,为孩子们买了合适的新鞋子。另外,当她发现班上学生娜香的弟弟瓦娃在读书上学方面遇到困难后,克服自己溜索的困难,主动到家中给瓦娃授课,展现了乡村支教老师善良淳朴的形象。

教育本身是一项“仁而爱人”之业,无论是影片对支教老师道德的刻画,还是现实生活中支教老师品质的彰显,支教老师在乡村教育中都表现出共有的道德品质特征:在艰苦的条件下,不畏清贫,克服困难,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上,成为支撑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展现了充满大爱精神的崇高师德。

四、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体现了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处在某种相对的社会地位之中,并履行着社会赋予相应社会地位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通常用“社会地位”的概念来表示个体在整个社会中的威望和荣誉的高低。支教老师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其在乡村社会的认可度,是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支教老师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由于乡村师资的相对短缺和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重要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教师在乡村社会的认可度较高,乡村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普遍的尊重和认同。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③乡村教师与乡村生活已成为难以分割的整体。支教老师作为一支弥补乡村师资短缺的重要力量,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加之支教老师在乡村教育教学生活中表现出的扎实的学识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优良个人品质,支教老师在乡村社会中赢得了高度认可和普遍尊重,展现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影片《蓝学校》中,支教老师张盟在初次来到乌拉特后旗宝音图地区支教时,当地代表和学生用花束和鞭炮等为他举行了欢迎仪式,并献上了当地的哈达。相似的情节也出现在影片《美丽的山茶花》中,几乎全村的村民和孩子都在翘首企盼支教老师的到来。大学生郝欣因迷路来到山村,被村民误以为是上级派来的老师。影片为我们展现了淳朴的村民为欢迎支教老师准备的欢迎仪式。鲜花、鞭炮、条幅、宴席等体现了支教老师到来后村民内心的喜悦之情。在相关影片中,村民自愿为支教老师轮流做饭,帮助支教老师适应环境,甚至为支教老师的择偶献言献策,类似剧情不胜枚举。这一段段村民与支教老师互动的情节,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乡村对教育的强烈需求成为支教老师受到尊重和优待的外在因素之一,支教老师在乡村支教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个人魅力成为赢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内在动力。

支教老师是先进知识与文化的传递者,其影响力已超越乡村学校,辐射整个乡村社会。在教育电影的具体情节中,无不透露着乡村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支教教师的尊敬和珍惜,这也成为影响支教老师是否留任和其能否产生自我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五、结语

教师是成就乡村教育的主要人力资源,在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的背景下,一批批支教老师走进乡村,成为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助力乡村教育的伟大事业。支教老师的教育生活在不同维度展现了独特的形象特征。教育电影对支教老师群体的关注,反映了社会对该群体关注度的提升。他们受自身成长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外表着装上,表现出时尚和城市元素;在教育教学中,展示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技能;在工作生活中,彰显了无私奉献等道德品质,并以其知识、能力、修养等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教育电影对支教老师形象进行了多维塑造,展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立体的支教老师形象,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深入了解支教老师工作和生活的渠道,从而提升支教老师群体的社会影响力,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力资源。

注释:

①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8.

②[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2.

③徐莹晖,徐志辉.陶行知论乡村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47.

猜你喜欢

支教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老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