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的内容转型探究

2022-02-18◎张

传播力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音乐节目听众广播

◎张 韬

(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 南宁 530022)

一般来说,新媒体指的是依托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向用户提供相关媒体服务的一种形式。具有服务个性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对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相当大的挤压。从业者应深入研究媒体特点,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研判,使广播音乐节目内容实现及时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

一、广播音乐节目的概述和特点

广播音乐节目指的是以音乐作为主要途径和手段,为听众提供休闲、娱乐以及相关资讯的节目类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内容风格较为多元。与其他广播节目类型不同,广播音乐节目的主体就是各种类型的音乐,从流行到复古、从摇滚到古典,各式各样的音乐类型与音乐风格都能够在广播音乐节目当中得到体现,使听众的差异化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1]。其次是亲和力较强。相较于新闻类广播节目、交通类广播节目来说,广播音乐节目的节奏更加缓和,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一般以音乐风格或音乐资讯为主,亲和力更强。最后是艺术性较强,广播音乐节目要求节目组与主持人对当前音乐领域的艺术风格、艺术类型和音乐发展史都具备较高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这样才能够在节目播出的过程当中为听众进行艺术熏陶,有效提升听众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保障广播音乐节目的受众更加稳固。

二、现阶段广播音乐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播音乐节目受众不断缩减

节目受众的规模是影响节目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源泉,也是使节目得以存续的重要保障。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更加普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传统广播音乐节目的收听局限性制约和接受能力不断下降,节目受众不断缩减。

(二)品牌效应逐渐下滑

在传统广播音乐节目类型当中,节目主持人的特色风格与人格魅力是提升节目张力,促进节目品牌效应不断拓展的重要保障[2]。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很多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和工作人员开始投身进入新媒体行业,同样也使广播音乐节目的品牌效应不断下滑,对听众的吸引力不断降低,使节目发展陷入困境。

此外,一些广播音乐节目的制作团队与相关领导的思想观念仍较为陈旧,对互联网、新媒体的认知水平仍较为有限,对相关节目的品牌宣传存在一定的漏洞,没有制定出较为可行与合理的品牌宣传路径,对提升节目的品牌知名度,拓展节目听众规模具有不良影响,也不利于节目的高质量发展。

(三)新媒体形成了强烈冲击

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对传统广播音乐节目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大量信息流给用户和公众带来了更加广泛的选择权利,差异化与个性化的服务使广播音乐节目的收听率不断降低,市场份额不断减小。此外,在新媒体平台当中,公众和媒体用户能够直接与平台建设者和节目发起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传递给他们,节目组与平台建设者能够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进行采纳和吸收,使节目更加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和需求。而在传统广播音乐节目当中,只能基于微信、短信等形式进行听众互动,一些节目甚至没有设置听众反馈环节,与听众的交流和沟通渠道被切断,广播音乐节目的正常发展受到阻滞,受众忠诚度进一步降低。

(四)节目播出模式受到限制

与新媒体形式相比,传统广播音乐节目的播出时间与音乐播出类型都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听众很难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调整广播节目的播出模式,对促进听众规模的进步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另外,单一定时的收听模式与现代大多数上班族的生活规律并不匹配,很难分出精力和时间对特定节目进行收听,更减少了扩大听众规模的可能性,影响了广播音乐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五)广播音乐节目质量降低

很多高质量的主持团队和节目制作团队选择离开广播媒体领域,导致节目制作水平下降,给听众的吸引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一些相关管理人员为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往往在节目当中插入各种类型的广告,产品信息与音乐节目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对听众的收听体验也同样产生了影响,不利于对听众的进一步吸引,也降低了广播音乐节目的市场份额,影响了节目的健康发展。

三、实现广播音乐节目内容转型的策略

(一)实现节目的专业化、观点化

要实现广播音乐节目的内容转型,降低新媒体对广播节目的影响和冲击,首先就要实现节目的专业化与观点化。在传统广播音乐节目当中,大多数主持人往往只会对音乐流派和音乐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缺乏对音乐本身的评价和阐述。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公众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音乐质量的要求也逐渐上升,很多听众并不满足于对音乐本身的收听和感受,而更需要节目主持人对其进行引导并对音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音乐节目当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要素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广播音乐节目专业化、观点化的发展。在节目制作与主持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是独特性原则。主持人不能单纯地重复相关音乐信息和资料当中对某一音乐流派和音乐家的评述,而应当具备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路,能够使听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有效促进广播音乐节目质量的不断提升。其次是互动性原则,主持人不应在节目当中“自说自话”,而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与当前节目听众进行互动,并与听众提出的看法和意见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广播音乐节目的业务流程更加亲民,也使听众对节目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3]。最后是新颖性原则。由于受各类新媒体类型的冲击,很多听众对广播音乐节目的题材阈值不断上升,只有较为新颖的视角和题材才能够促进对听众的吸引力,提升节目的活力与生命力。例如,在进行节目制作的过程当中,对当前的热点事件和社会新闻加以引入,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当中还能够实现对新闻的收听,实现了广播音乐节目的创意整合,促进了节目收听效果,也使听众的忠诚度得以进一步巩固,保障广播音乐节目能够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提高节目组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在对节目内容进行改进和转型的过程当中,节目制作组与主持团队的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对保障节目的可听性,拓展节目受众具有重要意义。在广播音乐节目当中,主要考验工作人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首先是音乐鉴赏能力。优秀的节目制作人与节目主持人并不是拿着相关资料和稿件进行朗读的播音员,而应当是在音乐播出完成后,针对其创作特点与音乐性与听众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评论员。这就对广播音乐节目制作者与主持人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节目组的音乐鉴赏能力较差,对节目稿件把控能力欠缺,导致节目制作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同时也降低了节目的专业性与敏感度,不利于节目发展和听众规模的拓展。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定期对音乐节目制作组进行专业培训,对节目编播人员的音乐素养进行系统提升,使其能够进一步满足听众和节目发展的相应需求,提高节目的表现效果。其次是生活洞察力,由于广播音乐节目属于陪伴类节目,因此,音乐题材选择、音乐观点表达以及节目中途的衔接环节都应当与生活息息相关,主持人与节目制作者应当进一步强化生活洞察力,能够将音乐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针对生活当中发生的各项故事对音乐进行筛选和配套,使节目制作更加完整生动,与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更加匹配,促进节目的健康发展。最后是共情能力,与新闻节目相比,音乐节目对情感生活的触碰更加深入,对主持人的共情能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要求。在传统广播音乐节目当中,一些主持人的共情能力较差,对不同音乐类型所表达出的差异化情感难以做到感同身受,节目进程“四平八稳”,情感波动和起伏较不明显,不利于节目对听众的吸引[4]。因此,在进行音乐节目的制作之前,应当对主持人的能力进行筛查,确保其各项能力与节目需要相匹配,能够有效提升对节目受众的吸引能力,促进广播音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音乐节目表达方式

在传统的广播音乐节目当中,通常由节目制作组选定音乐类型,并明确节目基调,并由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结构进行把控,在播放音乐的中途进行衔接和协调。这种音乐广播方式较为传统和落后,不利于对节目受众兴趣的有效调动,也不利于促进节目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进行广播音乐节目创作之前,应当对音乐节目的表达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方面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状态,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对节目特色的进一步突出,促进广播音乐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进行节目创作与表达方式的协调与创新之前,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是整合原则,受新媒体形式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单一的音乐节目表达方式无法对听众提供更加全面的音乐资讯和音乐信息,表达方式较为粗放,满足不了当前具备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的听众群体。因此,在进行节目制作过程当中,编辑应当对各项音乐资讯和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整合,使传递给听众的信息更加高效优质,确保相关音乐资源的个性化表达。其次是品牌化原则,要进一步优化节目内容,打造精品优质的广播音乐节目,就应当推出具有较显著的典型性与特色的品牌,这样才能够使节目受众不断集聚,确保节目的市场化水平得到不断进步。在进行品牌推出之前,相关节目创作团队应当对当前媒体市场和音乐市场进行梳理和研究,对听众和媒体受众的需求进行调研,使节目品牌既能够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意义,还能够有效吸引听众,打造广播音乐节目所独有的听众基础。最后是榜单化原则,传统广播音乐节目大多以生活当中的各个主题作为节目题材选定,例如,恋情、节日、旅行等等,虽然与听众的生活关联性较强,也具有较高的“亲民性”,然而这类主题的话题度不高,很难进一步提升节目收听率。而相对于这些传统节目题材来说,音乐排行榜则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听众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将注意力放在每一首音乐的排行上,促进节目收听率的不断提升[5]。在制定相关排行榜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公平与公正相结合,提高音乐入围标准,使榜单的公信力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促进节目受众的进一步拓展。

(四)提供与听众的互动和交流平台

在传统广播音乐节目发展过程当中,节目制作组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渠道较为单一,形式较为落后,听众很难将自己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给节目制作方,对进一步保障听众的收听积极性,实现节目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由此,熟练运用基于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听众互动和交流平台,安排节目制作组成员对平台当中的相关意见进行回复并与听众进行沟通,对具有积极性和建设性的建议进行采纳和吸取,使听众的表达积极性得到有效鼓励,广播音乐节目制作和发展方向也更能够符合大多数听众的需求。

(五)吸收新媒体模式的优势

由上文我们能够看到,新媒体模式具有服务个性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这不单单是由于新媒体的载体特征而表现出来的,还取决于新媒体模式的特性,即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在广播音乐节目的创作过程当中,应当对新媒体模式进行研究和调查,并依托广播音乐节目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新媒体模式当中的优势进行吸收和利用,使广播音乐节目的短板得到有效弥补,进一步促进节目的发展和壮大。在研究和吸收过程当中,节目制作组还应当注意,不能对新媒体模式进行全盘接收。由于广播节目载体与智能终端载体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信息传播模式与媒体发展方向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强行“照搬照抄”只能导致广播音乐节目的质量不断下降,影响节目受众的正常扩展。节目制作人员应当依托广播这一媒体载体的实际情况,不断发扬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等特点,使节目当中的相关论述得以进一步传播。因此,在节目编排和创作时,还应当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思维,使广播音乐节目实现有效的创新发展。

(六)对受众群体进行细致分析

新媒体发扬光大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能够依托节目受众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服务,因此,广播音乐节目的创作团队也应当对本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客户端投票调查或网络问卷等形式对其音乐类型收听需求、收听时间、收听渠道等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这些信息数据制定出更加可行的节目发展方案,使节目的优化方向与大多数听众的实际需要相匹配,使节目听众对节目发展具备较强的认同感与参与感,提升节目收听效果和体验,确保广播音乐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在新媒体发展壮大的背景下,传统广播音乐节目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为提升广播音乐节目竞争力,进一步拓展节目受众,相关制作团队应采取相应措施对节目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节目组素质和能力、与听众的沟通、节目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使广播音乐节目市场竞争力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音乐节目听众广播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创新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策略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的内容转型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创新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路径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