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云人物采访记》看法拉奇的采访技巧
2022-02-18◎肖爽
◎肖 爽
(黑河日报社,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法拉奇总是“有备而来”。充足的准备不仅能拉近采访者与受访者间的距离,还能让采访者在各种突发状况下游刃有余。记者采访准备充足与否,受访者感知得非常清楚,没有受访者喜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记者。而受访者的态度,基本决定了这场采访的“精度”。可以说,最终刊发的新闻内容是平淡如水还是深入浅出往往取决于记者前期准备是否充足。那么如何打响采访“第一枪”,法拉奇用与30 多位“大人物”的采访经历向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邀约采访对象
向受访者邀约是准备的第一项,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这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电话、几句恭维或领导安排。但不是所有的受访者都会和颜悦色地接受记者的邀约,受访者接受采访大多有自己的目的,提高知名度、向大众展示一个令人满意的形象、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一旦你的来意与他们的目的相背离,或者受访者认为并无必要,邀约多半难以成功。所以在进行邀约的阶段,一定要向对方证明接受你的采访是有益的。如果你的采访对于受访者来说无益甚至会带来麻烦,不妨试试另辟蹊径。
《风云人物采访记》2008年版前言中提到:必要时,她知道如何激发被采访人的仇恨、妒忌、怨恨和个人报复,形象地把他们置身于相互对抗之中。她与越南战争中互为对手的亨利·基辛格和武元甲将军平行进行的对话,或者对果尔达·梅厄和阿拉法特、英迪拉·甘地和布托的采访都是记者“玩弄”三角传递控告的典范,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强大对手间的远距离较量。
法拉奇告诉我们,如果找不到邀约的切入点,不如去研究他的对手。有时,对抗也能给人以意外之喜。
(二)了解人物背景
无论是“开门见山”的采访方式还是“迂回婉转”的聊天风格,即便“刚猛”如法拉奇,也不会一开始就像炮仗一样直接质问受访者。接近对方、平等对话、掌控气氛,这些手段都要通过大量的背景资料去支撑。没有人喜欢让一个对自己一无所知的记者“代言”,采访中可以剑拔弩张,但绝不能无话可说。
法拉奇在介绍去北京采访邓小平的经历时提到,8月22日是邓小平的生日,因此,法拉奇在21日采访邓小平时向他提前祝贺了生日,他们由此打开话题,把相处气氛拉近到父辈与子辈的距离。在后来的采访中,两人共同经历了法拉奇与其他受访者之间少有的诙谐时刻;在采访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前,法拉奇研究过许多关于他的著作。他的仰慕者写了《基辛格和弄权》,他的爱慕者写了《亲爱的亨利》,但法拉奇认为基辛格的自传“可供研究”。她对基辛格的了解详细到他的父亲在邮局当差、母亲开了糖果店、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斯宾格勒、汤因比和康德》;在采访以色列建国元老、第四任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前,她托人向梅厄夫人送上一束玫瑰花,而这束玫瑰花就插在她们进行采访的房间里;尽管法拉奇是个嗜烟如命的“老烟枪”,但在采访朱利奥·安德烈奥蒂的五个小时里,仅在最后时刻抽了一支烟,只因为这位政治家讨厌烟味……
(三)准备采访提纲
从法拉奇的采访提问中可以看出,尽管辛辣,但她的采访逻辑非常缜密,并非随心所欲。在她的所有采访中,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其他问题都是依据这个核心问题而发问的衍生问题。在采访英迪拉·甘地(甘地夫人)时,法拉奇的提问始终围绕着甘地夫人执政以来的种种手段及实施效果进行采访。她的问题有政治性的,也有个人性的,但不难看出,她的个人经历和她的政治手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甘地夫人的个人经历影响到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她政治手段的一种解释。
(四)严谨对待采访
作为一个外国人,法拉奇几乎采访过十几个不同语种的国家政要人物。为了能与受访者直接沟通,法拉奇作为一个意大利人常常用受访者精通的英语或法语与其进行交流。面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语种时,对翻译也十分严苛。我国著名翻译家施燕华曾在一档纪录片中交代过法拉奇访问邓小平前的翻译准备。为了能将自己的提问准确地传递给邓小平,施燕华作为双方翻译,在被委以任务后受到了法拉奇的“面试”,施燕华在纪录片中提到,仿佛是老师在考核学生一般,法拉奇对她进行了各种提问,一直到确定施燕华能“字字达意”,将翻译权交给施燕华。在已发表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中,法拉奇提到了施燕华的名字——“燕子飞翔在鲜花之上”,称赞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由此可以看出,法拉奇对于采访的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不容一丝瑕疵。
二、做剧本的书写者
法拉奇将她的每一场采访都比喻成“战斗”,每一次提问都设定成“剧本”。她对于记者这份工作的想法是:记者并不局限于发现事实,记者需要创造事实,至少诱发出事实。
不管采访时间是几十分钟还是几天,是一次还是多次,法拉奇总能准备充分。在法拉奇观念里,她才是采访的主导者,她的采访内容取决于她想问什么不取决于受访者想说什么,精英或政要的身份不会给她以压迫,反而让触怒“大人物”成为她的一种采访策略。
(一)开门见山
法拉奇说:“采访是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大量的准备工作为她铸造了坚硬的盔甲,在她开口的那一刻,战斗拉开帷幕。
(二)点燃情绪
采访基辛格时,针对越南战争法拉奇的问题是:“……您失望了吗?……和平没有实现。”基辛格在任期间令越南战争止戈是他最值得夸耀的外交功绩,但是法拉奇只用了两个问题就摧毁了他的傲慢,否定了他的荣耀,让他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为了别人的一句质疑去争论。然后属于法拉奇的主场开始了……
在采访越战另一位头领时,面对武元甲,她提问:“今天,也就是1969年的头几个月,您以为能断言美国人已经在越南战争中战败了,在军事上被打败了吗?”问题有多尖锐,采访就有多清晰。当武元甲通过多种举证向法拉奇论证美国人在军事上已经失败的事实时,法拉奇只在其间反驳了一句“将军,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军事上战败了。”就点燃了武元甲的情绪,武元甲对此回答道“请您耐心些,别打断我的话”,而在法拉奇下一个问题提出时,武元甲的情绪出现了明显的不稳定。他的回答是“得了!我可以说……”
法拉奇采访阿拉法特时,曾在对方的强硬回绝下不断提出各种阿拉法特拒绝回答的个人问题,直接激怒了对方,而在阿拉法特的愤怒达到临界时,转而向他服软:“如果您连自己的年龄都不肯说……为什么允许世界把您看成巴勒斯坦反抗运动的领袖呢……”这个提问的时机恰到好处,阿拉法特用了开场以来最长的文字量详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法拉奇在这一问一答之间不仅降低了阿拉法特的怒气,同时获得了珍贵的采访资料。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激烈的争吵和兴奋的环境容易造成“过失”,这种过失的最常见表现为口误。过失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心理活动的,本质上是一种内心潜意识的流露。单一的意图不可能产生过失,必须有两种意图共同作用。两种意图相互矛盾且达到力量相当之时,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过失行为。即是说,法拉奇的激烈言辞和诱导与受访者原本的意图发生抗衡和摩擦,当两者的语言交锋达到一定程度时,受访者就会按照内心的潜意识活动说出“过失话语”,提供更为真实的采访材料。
(三)诱导提问
作为一位政治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回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是在法拉奇的采访内容之中的。为了能使自己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法拉奇经常会在言辞间对被访者进行不经意的引诱,使被访者不自觉地掉入她所设的陷阱中,对某一事件或任务大肆谈论。法拉奇在采访基辛格的时候,正值美越关系紧张之时,基辛格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绝不主动谈起他的对手。而法拉奇为了采访到基辛格对阮文绍的看法,从武元甲谈起,假装不经意间提到阮文绍,并在阮文绍一事上与基辛格持相反意见,这使得基辛格为了反驳法拉奇开始集中进行对阮文绍的谈论,为法拉奇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资料。同样,在她采访埃尔德·卡马拉的时候,她通过“灵活”这个字眼提到了基辛格,从而得到了卡马拉就入侵塞浦路斯一事对美国的看法。
(四)追根究底
法拉奇的采访对象都是政界精英,他们一般善于与记者周旋,对于法拉奇提出的问题往往虚与委蛇、闪烁其辞、加以敷衍。但法拉奇决不接受模棱两可的回答,也不会让对方回避成功。
同样是在采访阿拉法特时,法拉奇向对方提问:“巴勒斯坦的地理边界究竟在哪里?”阿拉法特力求回避:“现在我们不要谈论边界的问题……我们所要的是重建这个国家。”于是法拉奇以“国家”为切入点继续提问,认为人们谈到国家时,不可避免地要说到这个将要形成的国家的边界在哪,将问题绕回最初,迫使阿拉法特给出了一个他的答案。对此,直接指出了阿拉法特回答中的矛盾点——他所说的边界包括外约旦,在阿拉法特的构想里,已经成立的现实国家外约旦属于巴勒斯坦,法拉奇用一段反复追问向世界证实,在阿拉法特的野心下,阿拉伯国家战争将永不停歇。
三、呈现最真实的采访
从《风云人物采访记》中可以看出,法拉奇的稿件结构分为三部分:粗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人物简介、以法拉奇第一人称对采访的主观描写、通过录音机记录下来的两人的对话记录。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新闻的真实性,同时又能通过法拉奇的描述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这种文风接近于新新闻主义,是一种20 世纪重要的新闻学流派。
(一)新闻真实从不妥协
法拉奇从不认为新闻是客观的,用她的比喻来说,“如果我是一名画家,我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描绘你”。因为她的立场,有些政要甚至是她所痛恨的,她会想尽办法给他们找不痛快,逼迫他们、质问他们,但事实上,法拉奇对于新闻非常严肃,她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方亲口所言,每一句话都经过谨慎推敲,她的新闻是真实的,这是她的作品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1972年,当法拉奇结束基辛格的采访并将其整理成文发表于《欧洲人》后,引发了基辛格和尼克松的矛盾,基辛格在其他访谈中斥责法拉奇通篇谎言、篡改事实,法拉奇对基辛格说,“我可以请所有人听听我们的采访录音,来辨别谁说的才是真的”。为此,直到1981年,法拉奇还在受到迫害。基辛格也成为了最让法拉奇厌烦的人。
在北越采访英雄将军武元甲的采访问世之前,武元甲收回了在采访中的某些观点,并交给法拉奇一份官方文件,坚决要求她照此发表。但法拉奇坚持将她撰写的稿件交给了主编,直接发表。文章发表后激怒了北越人,侮辱和指控接踵而来,诬指她为中央情报局工作。
法拉奇的一生曾面对过数不清的枪林弹雨,遭受无数次的无故指控,但她不受威胁,不改初心,是无数新闻人的楷模。
(二)人物形象塑造丰满
正如法拉奇在准备工作中事无巨细,采访中她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对方的机会,这种观察不只是察言观色,还有对采访环境、人物穿着、采访对象的举手投足的观察。通过详细的叙述,法拉奇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极具个人感情的政界精英,在她的笔下,高不可攀的大人物有了鲜明的轮廓,这无疑提高了一篇报道的可读性。
采访基辛格时,她对采访环境进行了描绘:杂乱的书籍纸张、尼克松的照片、凌乱的办公室;之后对基辛格的形象进行了描写——矮个子、大脑袋、两撇小胡子,表现不礼貌,最后总结了他的性格:色厉内荏。法拉奇就这样将她的采访者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在采访南越总统阮文绍时,法拉奇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这样的人物形象——油光光的圆脸笑容可掬、声音和目光透露出热忱,浅色衬衫、灰色便服给人以笨拙的感觉,为了让来访者感受到他是一个注重礼仪的人,他做了种种努力。在详尽的描述中,阮文绍短小身材、圆脸泛光、仿佛有讨好型人格的形象树立了起来。
法拉奇第一次见到阿拉法特时,为他写下这样的描述:“我对自己说,不是他,不可能是他。这个人显得过于年轻、过于善良……”法拉奇用自己的难以置信为读者描述了一个精彩的开场。接着,法拉奇细描人物轮廓: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的胡子还有肩上的冲锋枪。他大概只有1.6 米,手脚很小、大腿粗壮、臀部宽大、腹部多脂,一个不怎么好看的中年人形象跃然纸上。但如果你在几千人中认出了这张面孔,一定是因为他脸上带着一副墨镜,而且他几乎没有颧骨、没有下巴、嘴大厚唇且红,是一幅古怪的面孔。但这样的面孔会让人联想到一只猛禽或是狂怒的藏羚羊,在接受采访时,他像狼一样露出锋利、洁白的牙齿……这样的表述将阿拉法特的攻击性表露无遗。
奥里亚娜·法拉奇是一个传奇。她将自己一生的故事用新闻和文学的形式遗留下来供人们解读与研究,她的新闻作品值得所有新闻人品读研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人都能成为新闻的一手发现者,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新闻人。法拉奇用她的毕生经历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好新闻采访,我们不一定要拥有法拉奇的辛辣采访风格,但她身上有我们需要持续去学习和研究的品质,哪怕只学到一点也能让人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