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实践的根本遵循

2022-02-18程思尧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性原则舆论导向舆论

◎程思尧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总指引,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动指南。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先后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创新、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传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厚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无产阶级情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诞生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基点之上,是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其阐述的新闻观点都是以实践为基础,是对资本主义新闻理念的否定与挑战,是全新新闻理念的最好呈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包括对新闻领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无产阶级党报工作思想观点两部分。一方面,它强调新闻工作要根据事实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写事实,强调报纸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将最新消息及时传递给人们,指出报纸要表达老百姓的心声,要勇敢地揭示事实真相,指出报纸要成为老百姓表达诉求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它强调党报党刊的重要性,指出其是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战场,是党得以长足发展的助推器;指出党报党刊要凸显党的指示精神,根据党的要求开展活动,党报党刊必须把党内批评最为工作的主要方向,勇于进行新闻批评,提升党的生命力;指出党报党刊的工作宗旨就是要最大程度地保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老百姓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诞生起,就始终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该新闻观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新闻实践为基点,对新闻观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深入解读。随着时间的流逝,列宁带领下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毛主席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该新闻观,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进一步优化、其理论构架更加科学合理。

1905年,列宁在其撰写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著作中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不需要缺乏党性的作者!无产阶级革命不需要虚伪的作者!新闻工作隶属于无产阶级事业的核心内容,是带领工人阶级勇往无前的有力武器,是‘无产阶级事业取得成功的助推器’。”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动摇的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列宁观点,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均把新闻工作当作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新闻媒体当作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习主席非常关注党的新闻事业,视党性原则为新闻工作的生命和灵魂,围绕新闻事业的定位进行了详细阐述。2012年年初,习主席在国家重要会议上强调“党的新闻工作非常重要,新闻媒体要代表党和人民发声,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要发挥正能量,要强化正面报道,要引领社会舆论导向,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2016年年初,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时指出:“我军新闻工作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定不移地服从命令,坚定不移地遵循党性原则,要发挥正能量,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要突出重点、服务大局,要加大宣传力度,助力政府、军委方针政策的落地践行,第一时间报道军队的建设工作,大力宣传军队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国防、部队的长足发展提供贴心服务。”2018年6月,习主席在对《人民日报》工作视察时强调:“始终要遵循党的基本原则,要发挥正能量,引领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方针,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奠基石。”这些论述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工作定位,还进一步完善了新闻事业的目标、性质、功能之内涵,对新闻事业同国家命运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界定,同时站在革命与发展层面,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解读。这些科学理论的阐释,给广大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地增强党性锻炼,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新闻工作者只有厚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无产阶级情怀,才能真正俯下身子倾听人民声音,才能真正为民说话、为党办事,才能真正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二、坚持党性原则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要务是坚决树立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原则和规律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直接反映和最好体现。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是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方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新闻实践的最高准则,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思想上,新闻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方针,宣传好党的理论与思想体系;组织上,新闻工作者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政治上,新闻工作者要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原则上,新闻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主张,对于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理解的群众,耐心细致的解释、循循善诱的疏导十分必要。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性原则为核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是新闻工作者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党的新闻媒体的属性、定位、工作宗旨,确保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深化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

牢牢坚守党性原则,始终把新闻舆论工作同党和人民的事业、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事业的鲜明特色和时代要求,是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发展壮大的基本守则和根本保证,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本遵循。

三、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务必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实践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根本体现,是党的新闻思想之源头活水,是新闻工作者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压舱石、定盘星。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做新时期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本政治任务。

新闻传播的第一要义是以事实为主、用事实说话。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对所有事实的传播必须以事实为主,把尊重事实放在第一位,使新闻报道具有不可辩驳的公信力、影响力和透明度。在如今瞬息万变、自媒体炙热的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拿出手机、拿起话筒成为媒体人,媒体市场的繁杂导致新闻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对此新闻工作者要警觉起来,三省吾身,高度自觉,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使所做新闻报道有别于网络上非专业自媒体的随性。

新闻舆论导向问题是新闻事业是否坚持党性原则的关键所在。以1989年为分界线,之前,无论是在新闻学术教科书里,还是诸多的新闻专著里,都看不到“新闻舆论导向”一词,而是与这个词相近的词“新闻指导性”。新闻指导性是指新闻工作者围绕焦点事件进行如实报道、阐述观点,其观点要充满正能量,要能够对受众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5年后,江泽民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舆论导向非常重要,充满正能量的导向,必然会引领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充分负能量的舆论导向,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1996年,他在先后视察《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时又进一步强调:“充满正能量的舆论导向,是国家长足发展的助推器;充满负能量的舆论导向,会让国家陷入到无边的黑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新闻舆论都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西方媒体鼓吹抽象的绝对的新闻自由,事实上它们大多受大资本的操控,有着非常清晰的利益取向和阶级立场。西方媒体绝不是其标榜的客观公正的社会公器,而是其维护意识形态的工具,具有双重标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新闻媒体只有秉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的影响,使自身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能够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始终保持初心。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有一段话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引领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懈努力。新闻工作必须要服从党的领导,要提升引领舆论导向的能力,要抓住舆论的主导权,加大正面报道,要求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能够提升政治敏锐度,能够以大局为重,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始终要遵循党的基本原则,要发挥正能量,引领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充满正能量的导向,必然会引领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将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每个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要强化学习,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工作者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思想坚定、作风硬朗、能力超强的新闻工作者。

四、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务求新闻工作者“三深入”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遵循的指路明灯,需要人们不断地在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和完善。真实生动的新闻素材永远取之于人民,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三深入),才能采撷出更加优秀、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下,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时,既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只有树立正确严谨的新闻思想,将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从大局观和政治角度去看清所处环境,才能敏锐地抓住问题的核心,坚持从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舆论引导。新闻工作者一定要秉持严谨正确的政治思想,比如,许多突发社会事件起源于群众对社会现状的一时不满,有政治素养的新闻工作者绝对不会因为个人利益去火上浇油,而是客观地对社会现实做出理性的、正确合理的分析,起到缓解人民和政府之间矛盾的作用。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定要在权衡利弊之后做理性客观的报道,不人云亦云,不偏听偏信,不跟风不造谣,还原事实真相,紧紧牵牢新闻事件背后的根本性运作逻辑,规避对新闻事件当事人造成的附加困扰,特别是要避免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些青年新闻工作者大多学历较高、专业水平精湛,但缺乏“三深入”、接地气的耐心和勇气,往往热衷于从互联网上搜寻相关信息,而那些真正能够打动群众、深入群众内心、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之花,只有通过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够浇灌出来。

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全力营造出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的舆论氛围,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着、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因此,要植根于人民,培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思想,了解民众疾苦、倾听民众声音,真正做到把百姓想说、想听、想看的内容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新闻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新闻充满乡土气息,只有这样,新闻工作者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写出质量上乘的好作品。

猜你喜欢

党性原则舆论导向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列宁报刊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正面报道工作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思政课教师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把握舆论导向,讲好行业故事——2016年度《北京工程咨询》编委会会议综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性别文化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