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脱序现象及措施分析

2022-02-18臧庆星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真实性现象

◎臧庆星

(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 昆明 65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科技也在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企业也需要互联网的支持。可以说,目前,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几乎都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有着传播快速、便捷等优势,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传递信息,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普遍使用,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也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这并不代表网络新闻没有缺点。在我们接触的互联网中,信息量非常巨大,而且信息内容参差不齐,网络上出现虚假新闻的传播时有发生,有时还掺杂着不良的内容以及网友的偏激言论。本文针对网络新闻脱序现象进行详细分析。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脱序现象的特点及表现

网络新闻传播的脱序现象是指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人们道德淡化等因素使得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规范传播。“脱序”就是指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失去秩序、混乱的现象。接下来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的脱序现象特点及表现。

(一)网络新闻传播脱序现象的特点

首先,网络新闻诞生于虚拟的网络环境,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在这种虚拟的空间中,人们不需要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因此在发布信息的时候,通常都是匿名发送,没人知道发布者的真实信息。正是因为这种形式,一些不法分子就会毫不忌讳地发布不良信息。因此,网络新闻脱序就是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造成的,要是脱离了虚拟环境,就不会有这一现象了。其次,由于互联网的波及范围特别广泛,其具有全球性,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相互了解和交流,由于网络是无国界的,所以一旦出现了网络脱序现象,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最后,就是其隐藏的一些危害,上文提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不需要使用自己的真是姓名、年龄等信息,完全可以使用一个全新的身份来到大家面前,所以一些生活中遭到不幸的人就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信,久而久之,一些人会逐渐地迷失自己,认为自己就是网络中的形象,一旦回到现实中来,就会产生相当大的落差,行成双重人格,所以这种危害是不易察觉的。

(二)网络新闻传播脱序现象的表现

所谓的网络新闻传播脱序现象包括:虚假新闻的出现,色情暴力内容,报道角度不真实,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同质化新闻竞争等。说到新闻,无论是网络新闻还是传统新闻,都必须保证其报道的真实性,但是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质,一些不法分子认为,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发布虚假信息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所以会有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非法活动,这些虚假的信息很可对某些人造成人身伤害,对于一些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秩序的虚假新闻,很可能会引起群众的恐慌和动荡,因此虚假网络新闻传播是具有危害性的。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有些人为了迅速在网络上走红,采用了一些极端手段吸引人们眼球。目前,很多直播平台的网红想要获得流量,利用一些肢体的动作及俗套的言语来获得很多人的关注。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由于网络平台的受众人数很多,文化层次不同,一些不良信息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

对于角度异化的问题,我们都看过一篇“城管打人”的新闻报道,自从这一新闻出现,全国就涌现出很多城管打人的案例,这种报道让群众认为城管是与人民群众作对的一方,就是一群不讲道理的人。然而,事实上城管是维护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队伍,一些不良媒体大肆渲染城管打人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就是网络新闻角度异化造成的问题。

二、网络新闻传播脱序现象的原因

从网络诞生一直到今天,网络新闻传播脱序甚至脱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也时刻影响着新闻的真实性,使新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对于其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下面将分析网络新闻传播产生脱序现象的原因。

(一)网络具有互交性

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网络媒体具有互交性,我们往往很难分辨网络的受众和传播者,并且他们的身份还会时常变化,在我们看来受众者的身份可能会进行隐藏,这会导致信息源的匿名。如今的网络媒体在传播过程是非常的迅捷,一旦发生新闻事件,哪个媒体最先到达现场,第一个进行新闻首发,是众多媒体能否得到关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网络媒体并没有在新闻价值和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地追求新闻的爆点,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另外,现在懂得如何使用和驾驭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人员并不多见,所以就会导致很大程度上无法进行网络安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技术手段虽然并非万能的方法,但其内在的局限性使得网络监控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网络流量的驱使

目前出现了很多商业网站,由于商业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成本,人工费用、设备维护、新闻的采访和报道,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才能完成,那么如何获取经济利益成为了人们首先考虑的因素。人们发现具有刺激性的新闻更能吸引网友的眼球,长久以来,为了使新闻具有刺激性,人们忽视了自己的品牌以及公信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同行的竞争激烈,使一些媒体为了抢新闻、争首发,不惜进行抄袭、编造。很多新闻都是无中生有,博取人们的关注,在巨大的网络流量与经济的驱使下,部分媒体人毫无社会责任感,这就是造成网络新闻传播脱序现象的其中一点原因。

(三)网络信息来源多元化

我们现在的网络信息来源主要是三方面:传统媒体、商业网站、网民个人发布的信息,对于网络新闻来说,真实性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因为来源的不确定,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也逐渐偏离轨道。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新闻的审核人员,对于信息是有严格的审核和监控的,即使是挂在网络上的信息,也是原来的翻版或者补充,其真实性、权威性是比较高的。但是商业网络在刊登一些信息的时候,主要是进行拷贝和转载,这样的新闻内容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往往或出现一些不真实的报道。更有媒体为了剥夺大众眼球,抢时效,争首发,在发布的时候还进行加工创作,使得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对于网民个人发布到网上的新闻信息,准确性与真实性更加无法考究,完全是凭借自觉性、道德素质和自身价值观的驱使。很多网民会将个人的主观意识带入到发布的信息中,甚至一些信息没有经过大脑,更何来真实性。

(四)网络匿名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而且在网上观看新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新闻的进步。然而,有一些网络信息并没有严格的实名制要求,而且在传播时匿名的方式也会给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提供了机会,进而制造了一些虚假新闻在网络上传播,例如,微博、微信以及各大网站等都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现在实行网络实名制已迫在眉睫,一些人恶意传播虚假新闻,对网络的空间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和破坏,致使网络新闻传播出现脱序的现象,而且在进行惩治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

三、网络新闻传播脱序管理措施分析

网络新闻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有二十余年,虽然网络新闻推动了媒体事业向前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脱序现象。为了促使网络新闻回到正轨,改正一些不良媒体行为,突出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让其传播更多正能量的内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管理措施。

(一)积极研发网络安全技术

无论是任何单位网络,我们都需要设置防火墙,来对网络传输的信息进行甄别,各个单位应该根据自己单位的安全需要,对外网和内部网络进行设置。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信息,态度坚决,一律不予以放行,同时,各个单位要对系统进行加密处理,通常使用的加密技术有两种,分别是单匙技术以及双匙技术。其中最后一种是设置真实的密码,并且各公司都需要将网络密码更改成指纹识别或者虹膜识别的方式,由于这种利用生物特征进行的识别更加可靠,不会发生虚假的现象。

(二)加速信息控制技术研究

信息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反不良信息技术,另一种是反病毒技术。为了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我们使用的是反不良信息技术,对此,我们可以设置专业的词库,在词库中的词语都是经过认定具有威胁性的词汇,一旦带有这些词汇的信息进入网络,就会被发现,并且自动进行剔除。还有应对国际网络出入口严格把关,防止毒害信息进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病毒也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反病毒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做好对抗网络病毒的工作,我们需要定期检查网络,在发现网络病毒之后及时采取杀毒措施。

(三)加强行政手段干预

对于网络新闻的传播运营,也需要相关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和管理,相关的监管部门需要按照法律要求来进行管理,如果发现有些人在发布网络新闻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应该及时举报并且交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面对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脱序现象,我们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对于一些案件也缺乏一定的审理依据,会使案件处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互联网是比较自由灵活的,所以在立法过程中应该将其这种特点考虑其中,不能过于苛刻,出现反面效果,限制互联网的发展。

(五)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素质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关键是新媒体人,目前看来这些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提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网络新闻的质量。对于网络新闻的从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有基本的新闻素养,而且还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有大局观,坚持保障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另外,网络从业人员还需要会使用计算机设备,懂得图片编辑,在发现新闻事件后,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和发布,使其成为一个鲜活的新闻。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更需要提高,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和流量趋势,发布一些博人眼球,违反新闻人基本准则,发布一些不良信息。

(六)丰富网络传播内容

对于群众来说,他们希望在网络上看到真实的信息,但是面对目前开放的传播局面来说,网络来源非常复杂,在网络新闻上也无法做到完全的把关。新闻的处理过程及其简化,这就使得信息传播时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从业人员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应该遵守严格的审核程序,坚持专业操守,不能单单为了浏览量凭空捏造。

(七)建立责任体系实现网络实名制

首先,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关部门要依据网络传播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再和实际生活当中的新闻发展趋势有机结合,建立建立健全责任体制。也就是说,目前所存在的新闻管理方式不能满足网络发展速度的需求,只有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才能促进网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网络空间的实名制。例如,人们在应用网络进行注册的过程当中,信息可以不出现在自己的主页面上,但如果一旦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那么就可以快速找到传播源头,继而进行责任追究。同时也要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给予高度的关注,实名制要求输入个人的真实信息,同时也要做好保护工作,因为一旦泄露出去,就很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等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新闻目前是我国新兴的一种媒体,势必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想要实现我国网络媒体的良好、有序的发展是我们每个媒体人的愿望,但不能一蹴而就。网络新闻的传播和发展要紧跟科学技术的脚步前行,因此,本文针对网络新闻传播发展及网络传播管理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但这些也只是建设性、阶段性的。对于网络媒体的发展来说,要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进而保障网络信息传播环境的良好的秩序。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真实性现象
加强网络新闻的监督与管理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新闻编辑能力提升途径的思考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研究——评《网络新闻传播学》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