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党报文字记者转型路径分析

2022-02-18◎顾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党报心态受众

◎顾 莹

(江阴市融媒体中心,江苏 江阴 214400)

现阶段,我国的传媒行业格局和过去比较已出现了新变化,新媒体已经逐步影响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在融媒体时代,共产党机关报为实现发展,必须主动尝试转变,而共产党机关报的转变对共产党机关报文字记者提出了更高级的转变需求。所以,探讨融合传媒时期共产党机关报文字记者转变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

融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共同传播特性,其优点也是单一媒介所无法相比的。其共同传播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强,如采用直播等方法使用户直接与现场观众进行信息联系与交流;第二,信息数量内容的丰富化,拥有文本、图像、声音、视讯等媒介形式以及多种平台的信息发布载体;第三,传播互动性强,融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是资讯的接收者与发布者;第四,服务产品的多面性,可以为使用者定制个性化服务,并不断满足其差异化、个性化的资讯需要[1]。

二、向融媒体时代党报文字记者转变的意义

党报对党和国家来说非常关键,是最主要的舆论阵地。党报与其他媒介相比,更具有权威性。不过在融媒体时代下,新媒数量日益增多,如果党报仍然沿用以往的发展道路,很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丢失优势地位。从现实状况而言,已经有部分地区党报存在着发展问题,体现为发行量减少、受众总量下降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党报的舆论领导力持续减弱,党报的发展也因此遭到了影响。怎样冲破当前发展困局,探寻一种崭新的发展途径,成为党报急需解决的问题[2]。

三、融媒体时代党报文字记者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融合的顶层设计

在融媒体时代,党报文字记者必然会面临各种困境和各种挑战。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十分必要,能推动后续各项工作的顺畅发展。就当前形势而言,二者融合并没有深入广泛,这就导致了效果未达到预期,从而影响了最终融合过程和结果。当然,党报文字记者也在进一步改变发展观念,积极探索,做出了自己的一番努力和研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仍普遍存在问题,就是缺乏大局观,不能真正意识到网络占据的关键作用,又或者只是将其作为工具。这很明显是不正确的,因为现今网络发展已经与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与经济社会也密不可分。这些思想也与文字记者缺乏大局观有关[3]。

(二)新媒体和党报媒体在内容上存在冲突

新型媒体对传统党媒的内容加工加以拷贝是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一个阶段,但是如果一直停留在拷贝、翻版的阶段将会导致新型媒体与传统党媒在内容方面的融合发展上出现偏差,因为新型媒体对传统党媒在采编资源和内容加工上的优点的汲取与运用还不是很充分,同时新型媒体对内容加工的关注程度也仍不充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无法与传统党媒相比。

(三)新媒体占据更多的传播渠道

在宣传途径方面,新媒体则掌握了优势。反观传统党媒,在对新的传播技术的运用以及传媒技术的提升等层面,仍然处在落后态势,与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的宣传途径的结合,更多的时候依然是停留在最表层。传统党媒对最新的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与探索还不够全面,对最新信息技术的无从了解也直接限制着传统党媒与新型传媒在科技层面与宣传途径上的融合发展。

(四)行业体制之间存在冲突

当前,传统党媒和新型传媒之间相互“融”而不“合”,这主要是因为根本的矛盾还不能恰当调和与消解,而表面上的相互融通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现如今,随着融媒的发展以往媒体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因此,必须主动地创新发展、锐意改革。一般情形下,传统党媒集团内的增量部门和存量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得非常紧密,同时双方彼此在利益冲突方面的矛盾也相当突出。如果政府在新融媒发展中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势必会产生多个组织之间各自为战的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会限制传统党媒与新型媒体之间的融通和发展。

四、党报文字记者转型路径

(一)严守真实底线

党报的网络编辑工作是借助互联网进行的,但更要适应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环境。因为互联网讯息的资料来源相当繁杂,新闻编辑在进行“来料加工”时,就必须对信息的资料内容加以重新整理与开发,同时也要仔细核实报道的真实性。

首先,为增加网络新闻的原创性,党报文字记者必须针对互联网资讯的内容进行更广泛的访谈和跟踪报道,使新闻内容更为丰富,给受众提供更有价值的资讯信息。因为报道内容对公众舆论以及受众的思维与行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只有提高报道消息的真实性才能起到传播新闻信息的正面效果,从而引领社会舆论,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其次,在研究发展网络新闻的工作流程中,编写工作人员还应该在报道中更多加入发展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考,这样不但可以提升网络新闻报道内涵的品质,同时还可以使报道内容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网络新闻报道的发展。

(二)推动高品质内容创作

进行调查研究,选择有价值、更深度的社会文化生活素材,从而打通互动渠道,增强社会文化报道的影响力。想要把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兴媒介的功能和优势,促进社会文化报道行业取得蓬勃发展,就必须选择更有价值、有深度的社会文化生活素材,并以此来与其他社会文化报道内容拉近距离,从而扩大新闻影响力,增加对受众的黏性。社会文化新闻记者必须要深入社会基层,深入群众生活,以更贴合现实情况的人文素材抓住社会大众的注意力。

例如,党报文字记者在采集文化素材时,也要注重对相关事物的真实性加以考查,从而增强人文报道的社会公信力,这也是新闻增加影响力的必要条件。此外,政府还要开辟与民众直接交流的新途径,积极选择有影响力的新兴媒介平台如抖音、微博、微信等,用大众最喜爱的方法开展互动沟通,以增强党报的魅力。

(三)改进党报的语言风格

新媒体时代,党报应转变以往刻板的文风,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和力。这就需要党报工作人员在新闻语言上下功夫,多用通俗、充满人情味和接地气的群众话语,缩短记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以此提高党报的可读性。而且,在新兴媒介的时代资讯无处不在,人民已经习惯于“信息快餐”式消费行为,大多数情景下的读书已沦为“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党报的报道内容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精练、通俗,并提高内容的可读性,以适应快节奏都市生活中人民的读书需要。

(四)端正采访态度

新闻采访必须遵守相应的程序,在确定媒体专访时,应当及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要端正媒体专访心态。

例如,为了保证事件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记者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在事件报道访谈过程中拥有主动性,与被采访者紧紧地围绕访谈主体进行深度访谈,不但要确保访谈内容的广泛性,同时还要保证访谈内容的深度。因为访谈主体决定了访谈效果,确保访谈主体切中正题,为访谈过程营造良好的氛围,掌握事情的真实性,并保证事件报道内容的客观性。

(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新闻传播尽管效率较高,出错率低,可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缺乏人文关怀和人们的情感,所以在进行新闻报道创作时,还是需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时期,新闻传播能够实现批量的创作,因此,党报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新闻评论意见上。例如,党报文字记者也应该认识到他们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及其优越性,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增加新闻报道的新意。

(六)掌握和了解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

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党报经营边缘化将影响党报主流作用的发挥。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党报经营与主流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新时代受众们选择并阅览报刊有三类心态及四类精神心理态势。一是独立性心态。受众们的自我判断能力广泛提高,各地党报不再是以往“你说我听,你登我看”。二是参与性心态。这一心态尤其是新时代青少年读者群体的共同心态,他们的表达欲、表现欲比什么时代都强,并渴望参加新闻媒体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三是服务性心态。这些讲求实际、实惠、有效的心态现已形成广泛的受众群体心态,而“实用性”又尤为明显[4]。因此,专家学者着重指出“对媒体的好恶、买与不买、看与不看现象的背后都有此种心理影响在左右或在负面影响”。四种心理态度则是趋于功利性的心态,是与自身欲望紧密联系在一块的心态,关注式的心态和力图掌握媒介事实和消息关系的心态。了解受众的心态。这需要各地党报的采编工作人员从崭新的角度了解受众,并知道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近年来,凡是在全国好报道和各省市好报道评选中获奖的各种媒体的好作品,大都了解并适应了广大听众的心理需要,进而做到了有效资讯的高效传递,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不断涌现的新闻精品不论是在电子媒体或者印刷媒体上又都取得了巨大的宣传效益和市场份额。党报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地域性,主要受众具有地域性,决定了区域党报应具备地域特点。地方之间总是有共同点,也有个性,但地方特点都是客观存在的,地方党报也唯有将这一特点凸显出来,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表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否则,千报一面,形不成固定的地方读者群。

(七)凸显中国各地党报的区域特点

应将中央政府精髓与当地实践紧密联系一起,并做好了“融合”这篇文章。中央政府精髓是统一思维、指引工作方向的强力武器,传达中央精神是各级党机关报最首要的责任。向各地党刊传达中央精神,不仅要原原本本,还要要上下结合。把中央精神的共同点和各地现实的特殊个性紧密结合,就要求各个地区的宣传工作都具有独特性,而各地党机关报应也可以体现出这些特点[5]。

例如,凸显党报地域特点,就应当加强对地域资源优势的新闻力量。经济社会生存取决于经济社会意识,经济活动依据决策上盖物业。当地报道作为新闻主体对客观的一种及时正确的表达,就必须展示当地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新潮流与走向。这首先就要突出地域定位。是旅游名城,就应当增加旅游方面的新闻比重;是港口城市,就应当增加海港方面的新闻比重。除突出地域定位之外,还应当着重宣传具有明显区域工作资源优势的经济领域。例如,农业产品化已经在全省范围叫响了,那就对这方面的新闻量予以适当倾斜;创了双拥模范城,那就不妨开辟一个相对稳定的新闻栏目。读书人看到了这种“优势”新闻,不但会形成亲近感,而且会增强重振故乡的信心。当然,对当地没落的事物也要予以一定的曝光。如铜陵日报举办的“醒来吧,铜陵”大探讨,虽然是自嘲,但其实是为了进步,也是为了突出当地鲜明的地域特色。

(八)报纸民生新闻应该围绕民生重点

党和国家始终关注民生问题,要重抓民生,必须从民众的实际状况、切身利益入手,围绕着民众最关注、最实际以及最直接的社会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治。新媒介时代下,以报刊为首的传统媒体作为民众的“发声”,肩负着表达群众心声、传达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方向和路径的重大任务。而报刊中的民生报道就属于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报纸民生新闻选择的过程中应结合有着很大影响力、涉及层面广泛且对社会意义很大的民生报道展开,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报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例如,将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年度规划所安排的重大社会发展民生实事的具体项目,根据地方政府发展社会民生要事作为地方报纸媒体的重点社会发展民生报道项目,作为非常关键的新闻选题进行专门的跟踪报道。

五、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下,党报文字记者转型脚步需与党媒转型脚步保持一致。基于时代特点,树立融媒体发展观念,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突出全方位的互动服务,以此促进自身的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党报心态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做谦逊的人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