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积率1.0左右的传统院落空间与现代住区设计应用研究
——以上海安亭新镇莱茵半岛项目为例

2022-02-18袁源

建筑与装饰 2022年3期
关键词:组团规划空间

袁源

万科上海区域万晟产品能力中心 上海 201103

引言

在此项目之前,市场上1.0左右容积率住宅属性用地一般采用六层叠墅作为主力产品,这样的住区虽然打着“低密度”、“墅区”的概念,但实际上由于容积率比较高(楼层较高),规划形态上往往会出现住宅楼栋坐北朝南“排排坐”铺满场地的情况,导致小区规划形态拥挤、呆板,场地内少量的公共空间也往往被配电房、垃圾房等功能性用房“塞满”,真正可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凤毛麟角;小区内的道路两侧均为六层高的山墙,行人行走其间感受较为压抑,基本没有“低密度”“墅区”感。

本次在上海地区研发并多项目应用的两层为主局部三层的L合院“手拉手”五层叠墅的规划方式正是针对以上弊端,从人的行为尺度出发,以打造“混合多元的社区、融洽互助的邻里关系、多元包容的产品、交流融洽的一家人”为目标,对此类土地提供新的产品解决方案[1]。

1 上海安亭新镇莱茵半岛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新镇东侧,京沪高速以东,吴淞江以西。项目占地79266.7m2,容积率1.1,地上计容建筑面积87193.37m2,总建筑面积为141186.29m2。其主要产品为“5层叠墅+L合院的”原创1.0容积率低密度产品。

图1 上海安亭新镇莱茵半岛项目鸟瞰图

2 混合多元的社区——创新组团规划:“手拉手组团”

在规划布局上,我们的产品主张是“通过混合社区设置打破传统极限高低配模式,形成起伏城市天际线,营造良好城市形象;把社区内好的资源向业主开发,让更多业主共享。”在这样的产品主张指引下,通过一个个适应地形的规划“有机分子”(由规划“原子”构成),组合形成应地置宜的规划“有机体”。

2.1 规划“原子”—竖向规划构件:东西向链接的L合院;横向规划构件:五层魔方结构的叠墅产品

2.1.1 竖向规划构件——L合院产品。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好的住宅建筑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坐北朝南”“南北通风”,这也是造成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基本以兵营式为主,建筑排排坐,总图规划形态单调的主要原因。然而传统住宅建筑因为“院”的存在,既有南北向的“厅堂”,也有东西向的“厢房”,居住体验与规划形态俱佳,L合院产品效仿传统住宅建筑,以“院”为始,给规划和建筑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L合院产品区别于传统的“I”字形联排别墅,LTU合院产品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LTU合院由于东西向可以连接,不需要控制南北向建筑间距,占用的土地面积更小)。同时,由于建筑展开面的增加,室内空间与院子的互动关系得到提升,此类产品往往可以创造两个以上的院落空间,除了有效改善室内空间通风采光条件,也可以用作观赏院、功能院之分。在本次项目研发中,采用的是L形制的合院模型[2]。

表1 ILTU合院类型图谱

2.1.2 横向规划构件——五层魔方结构的叠墅产品:通过结构转换等措施,在中间层出现了四面宽平层产品。5层的叠墅产品相较于4层叠墅产品更大的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相较于6层叠墅产品,取消了中叠产品改为大面宽平层产品,在居住体验上进行了提升。该大面宽平层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2.1.2.1 特点一:结构升级。多轮不同结构形式对户内空间的影响,最终选择采用隐蔽式结构体系,实现了南向四面宽空间内无柱无剪力墙、顶板整板无外露粱的室内空间效果[3]。

图2 不同结构体系对空间影响模拟图

2.1.2.2 特点二:空间合理。根据家庭结构自由组合空间模块。①一二孩之家—两面宽6.9m“方厅”:LDK+双面宽阳台,家庭核心区围绕中岛展开,增强家人交流空间;②二三四口之家—三面宽10.7m“巨厅”:超别墅尺度空间感,LDK+X空间(家庭活动室、娱乐室、儿童游乐区等,根据客户需求自由组装)。

图3 平层户型示意

2.2 规划“有机分子”

通过横向与竖向这两个规划“原子”的有机围合形成住区小组团,即规划的“有机分子”。该组团有以下特点:

2.2.1 特点一:因地制宜,边界形式机动自由。组团可有效根据地形情况灵活调整组团大小及边界形式,针对不规则的土地碧边界适应性高,可有效提升对土地的利用效率。

2.2.2 特点二:院墅式的街巷空间。将原来六层叠拼山墙面降为两层高的L合院墙面,这样使得街道高宽比控制在1左右,是一个对行人比较友好的舒适尺度[4]。

图4 传统叠拼组团

图5 叠拼+合院组团

图6 传统叠拼街道剖面及人视点角度

图7 叠拼+合院组团街道剖面及人视点角度

相邻建筑和街道的高度比例在步行街道感觉时很重要,符合人体尺度的街道空间和建筑体量的最佳状态为1∶1的小街道尺寸,这个尺寸给行人以安全感。尺寸如果高于1∶3,那么行人的感觉就比较压迫了,需要借助行道树或建筑构筑物(雨棚、廊架)等弱化这种压迫感。

2.2.3 特点三:组团内公共活动空间。每个组团内部享有一个主题式的绿化活动空间,在丰富社区活动的同时,成为该组团特有的场地标识。

图8 组团内部公共活动示例:阅读花园

图9 组团内部公共活动示例:休闲游憩园

2.2.4 特点四:工业化装配式应用。由于上海地区有预制混凝土板装配率要求,该研发产品统一了L合院与叠墅的拼接方式,此举可有效减少PC模板数量,降低无效成本;在地下空间利用效率上,两排叠墅之间间距除满足日照间距之外,还考虑到了地库停车效率(一双车道+双向停车),有效提升地下空间利用效率[5]。

2.3 规划“有机体”

2.3.1 因地制宜的规划有机体。通过各个适应地形的规划“有机分子”,组合形成因地制宜的规划“有机体”。在规划布局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采用“坊巷式”规划格局,借鉴了传统中式园林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精髓,打造符合现代人居住性能及心理需求的现代坊巷住区。

2.3.2 “坊巷式”的规划格局。社区以小组团围合的形式排布,形成宽窄变化的组团间道路与大大小小的公共节点,规划形式有机灵动,形成社区入口大门—组团门头—街巷门头—入户门头的礼序门头体系,打造仪式性的归家感受,赋予社区多层次的领域感,完成从外到内、从闹到静的过渡,增加社区人文性和丰富性[6]。

图10 规划街巷空间示意

图11 门头体系示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勒·柯布西耶曾说过,“现代不是一种时尚,它是一种状态,它需要你通晓历史,对于了解历史的人而言,他要了解如何去发现其中所包含的连续性——它体现在其过去,现在,未来之中”。“手拉手”低密度组团从传统建筑空间中汲取养分,古为今用,“坊巷”规划、“院落”空间借鉴了传统中式园林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精髓,打造属于上海的现代坊巷住区;同时,从客户居住体验出发,化不利空间为有利空间,在创造宜居居住体验的同时,优美了室外公共空间的人行体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未来让我们期待更多的富含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住宅产品创新,并形成民族的、领先的、系统的住宅建筑文化。

猜你喜欢

组团规划空间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社会力量如何“组团”——蓝田推行“六融六共”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兵器组团“打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