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灵性护理研究热点分析
2022-02-18陈芳琳谷晓玲肖抒情刘金利
陈芳琳,谷晓玲,胡 玲,肖抒情,刘金利
CHEN Fanglin,GU Xiaoling,HU Ling,XIAO Shuqing,LIU Jinl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1617 China )
灵性属于一种主观内在的感受,不同经历、背景的人对灵性的理解不大相同。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灵性健康”列为人类健康的组成部分,并提及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4个层面均需要得到照顾[1]。北美护理诊断协会将灵性照顾(spiritual care)定义为缓解病人灵性困扰的照顾,即灵性护理的对象是所有具有灵性困扰和具有灵性健康问题的人[2]。目前普遍将“灵性护理”定义为护士通过评估病人身体与心理情况并结合其灵性需求,为病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陪伴、倾听等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寻找生命意义、自我价值和信仰支撑,同时缓解治疗过程中的不安全感,帮助病人内心恢复宁静,提高生存质量[3-7]。研究表明灵性照顾可以有效缓解化疗期间的疲乏情况,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抑郁风险与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8- 9]。为了解国内灵性护理的研究现状,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灵性护理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灵性护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规律及趋势,为进一步优化国内灵性护理提供借鉴,促进灵性护理科学发展,为今后更深入地探索与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以“灵性照顾OR灵性护理OR灵性照护OR灵性关怀”为主题词、题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分别在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底国内所有公开发表的与灵性护理相关的文献。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文献内容与灵性护理相关的研究性文献,包括临床应用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类、研究型文献。排除标准:仅有题目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与报道、内容明显不符的文献、重复文献及有争议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首先阅读文献题目与摘要,剔除研究内容明显无关的文献;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做深入筛选工作,最终确定纳入本研究的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若在筛选过程中出现意见分歧,则由第三方或小组成员讨论决定。根据本研究的设计,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数据提取,内容包括发表年份、题目、作者等信息。
1.4 数据分析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文献的具体信息进行统计,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再利用SPSS 23.0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以挖掘该领域研究热点。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通过检索数据库共获取1 334篇文献,其中万方数据库965篇,中国知网数据库239篇,维普数据库130篇。通过NoteExpress 3.2剔除重复文献,再阅读文题和摘要部分,剔除706篇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经过精读原文,最终本研究共纳入169篇文献。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2.2 年份分布与地区分布 灵性护理相关文献年平均15.36篇。文献年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2020年共发表了158篇,占文献总量的93.49%。见图2。对第一作者所在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作者分布于29个地区,其中包括21个省、4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湖南省(n=20,11.83%)发文最多。对作者单位机构进行统计,65.68%的作者来自临床单位;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n=7)。
图2 我国灵性护理相关文献发表年份情况
2.3 基金分布 纳入研究的169篇文献中,共有55篇文献获得不同基金的支持,基金覆盖率为32.54%。在70个基金项目中包括1个国际级项目,8个国家级项目,29个省或直辖市级项目,9个市级项目,7个院校级项目和16个其他类型的基金支持。2010年—2014年灵性护理相关文献的基金支持率为32.54%;2015年—2020年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但基金支持率仅为31.65%。在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中,以社区医院和宁养院作为研究地点的文献仅占10.91%。
2.4 期刊分布与研究类型 169篇文献分布于国内69种期刊上,平均载文2.45篇,《护理学杂志》有13篇(占7.69%),是刊载相关文献最多的杂志。灵性护理核心期刊群为《护理学杂志》《中国护理管理》《医学与哲学》《护理学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护理研究》。其中核心作者发表论文33篇(15.92%)。共涉及作者人数519人,文献合作度3.07,文献合著率为79.88%。按照研究方法分类将169篇文献分为4类,量性研究88篇(52.07%),其中包括试验研究33篇,类试验性研究文献5篇,非试验性研究50篇;质性研究12篇(7.10%);综述类文献58篇(34.32%);其余类型文献11篇(6.51%)。在试验研究中仅有54.55%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仅1篇文献涉及分配隐藏和盲法。
2.5 文献高频关键词统计情况 对关键词进行整理,对相近的关键词做合并处理(如晚期癌症病人、晚期肿瘤患者、晚期肿瘤、晚期癌症、癌症晚期、终末期肿瘤合并为晚期癌症病人)。最终纳入关键词293个。依据Donohue高频词公式:(T为高频词阈值,I为词频为1的关键词数量),得出本研究关键词的高、低频词分界值为20。频次≥20次的高频关键词有8个,包括灵性照护(95次)、灵性(37次)、灵性需求(34次)、肿瘤患者(31次)、综述文献(26次)、晚期癌症患者(25次)、影响因素(20次)、生活质量(20次),高频词的总频次占所有关键词频次的39.61%。将高频词导入SPSS 2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谱系图可得出3条有效聚类群:①肿瘤患者-灵性需求-灵性;②灵性照护-综述文献;③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见图3。
图3 聚类分析谱系图
3 讨论
3.1 文献地区分布存在差异性 文献作者来自全国29个地区,其中湖南省、河南省、北京市、浙江省、辽宁省、上海市和天津市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均≥10篇,以上7个地区共计发文96篇(56.80%),可能与这些地区都处于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有关。中西部地区发文量总体少于沿海地区,可能与各地政策不同有关[10]。各地区可主动加强交流,通过研讨会与分享会等形式对灵性护理领域的最新研究内容进行交流与分享,进一步将灵性护理向全国推广。
3.2 基金来源呈多元化,但基金支持率并无明显提升 169篇文献中仅8篇获得国家级基金项目支持,可能与国家级基金数量有限、申请难度较大以及申请的课题创新性不足等有关[11]。因此,在申报国家级基金时要考虑课题的创新性、导向性与实用性。对比2015年前后的基金支持率,可以明显看出基金支持率并无明显提升,说明灵性护理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与我国护理人员对灵性及灵性照护的理解不足有关,或与相关文献总量较少和基金申报意识较弱有关。在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中,以社区医院和宁养院作为研究地点的文献仅占10.91%,这可能与社区医院和宁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集中在老年群体,而灵性护理在老年群体中研究不充分有关,所以在接下去的研究中可加强灵性护理在老年护理方面的研究。高校机构所获得的基金资助显著高于其他机构,这可能与高校单位中研究人员的学历平均水平相对较高、科研能力相对较强、基金的申请意识较高有关[12]。无论是临床单位还是高校机构,基金不仅能够帮助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文献发表率,还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吸引更多研究人员从事相关研究[13]。同时护理科研人员也应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以及基金的申请意识,以保证灵性护理相关研究的顺利开展[14]。
3.3 文献研究类型多样,但缺乏严谨性 本研究所纳入的33篇试验性研究质量普遍较低,试验方法及描述都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化的分配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可比性强、可信度高、推广应用价值大。在试验中采用盲法,可消除研究对象为迎合意向而有意作答,也可消除研究者的期望效应及资料分析者对结果操纵的可能性,进而提高研究可信度[15]。试验方法的描述如存在不清楚、不充分等情况,则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可信度;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需采取更加严谨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为护理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循证依据。
3.4 核心期刊群已初步形成,但是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16],灵性护理核心期刊群为《护理学杂志》《中国护理管理》《医学与哲学》《护理学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护理研究》。核心期刊群可为学者投稿指明方向,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更为初学者提供了优质的文献来源[17]。169篇文献共涉及作者519人,文献合作度为3.07,文献合著率为79.88%,合作度和文献合著率均低于我国护理核心期刊的作者合作度(4.54)和合著率(98.50%),表明我国灵性护理领域研究者之间的协作性有待提高[11]。目前在灵性护理研究领域中,89.86%的研究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仅发文1篇,该数据显著高于洛特卡定律[18],说明目前阶段的灵性护理研究缺乏连续性与深入性。根据普赖斯定律[19]进行计算,可知发文量≥2篇者为灵性护理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作者发表论文共33篇(19.52%),未达到该定律所要求的核心作者发表文献数应占总文献50%的目标,说明目前灵性护理研究领域作者群较为分散,缺少相关研究的活跃学者,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建议研究者通力合作,努力构建核心作者群[20]。
3.5 研究热点分析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灵性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肿瘤病人对于灵性护理的需求;灵性护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或研究进展;灵性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癌症病人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对自尊、宗教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需求,而灵性护理能帮助病人正确面对恐惧,积极寻求生命的意义[21]。李梦奇等[22]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癌症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灵性护理需求,特别是具有宗教信仰的癌症病人。相较于现有的护理模式,灵性护理更加注重帮助病人寻找精神寄托,重视病人的心灵感受;在治疗过程中能提高病人信心,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通过分析文献发表年份与研究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17年前灵性护理文献以综述类型为主,主要围绕灵性护理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研究进展为主。而2017年后量性研究约占文献总数的3/5,表明灵性护理研究更加深入,在临床上也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目前,灵性与灵性照护测评量表(SSCRS)、病人对护士提供灵性照护的需求量表(NSTS)与灵性照顾能力量表(SCCS)均被汉化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人群也不再局限于癌症病人,在百草枯中毒、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足、失能老年人、器官移植、脑卒中等人群中均有应用。目前,灵性护理的临床运用仍缺少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完整的、操作性强的灵性护理干预策略标准是今后灵性护理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4 小结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和聚类分析法对灵性护理文献进行分析,挖掘灵性护理研究热点,为后续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本次研究可知,灵性护理研究目前仍然存在发文量较少、研究范围相对局限、文献质量不高等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研究人员应可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进一步挖掘灵性护理的优势,完善其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度;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灵性照护方法并推动其创新发展,从而为病人构建更加具体可行的灵性护理方案,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高大众对灵性照护的认知与接纳度,不断完善我国灵性照护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