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2022-02-18郑能文李宽王星蒋敏华
郑能文 李宽 王星 蒋敏华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植物保护和耕肥管理站,金华 321000)
水稻纹枯病是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水稻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不仅会引起水稻鞘枯和叶枯,还会造成水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该病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水稻抽穗,形成死孕穗,造成水稻减产,发生特别严重时,会导致水稻绝收。但是,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故并不为当地农户所重视[1]。近年来,随着金华市水稻品种结构和栽培方式的调整,水稻播种量加大,田间郁闭度高,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逐年加重,这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此背景下,为探明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笔者于2019年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以期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里阳村的机插连晚稻田进行,试验田块地势平坦,土种为黄筋泥田,土壤肥力中等。试验面积为1 665 m2。供试水稻品种为“甬优8050”,各处理区水稻的栽培及水肥管理等措施均一致。供试药剂为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处理(每667 m2用药量):(1)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50 mL,(2)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60 mL,(3)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70 mL,(4)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80 mL,(5)空白对照(CK)。各处理不设重复,每处理区面积为333 m2。
于水稻分蘖末期,采用3WBD-16B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台州市椒江丰硕农用机械厂生产)均匀喷雾1次,每667 m2兑水量为30 kg。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于施药后10 d、30 d,调查各处理区的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根据水稻受害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处理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15个点,每点调查0.11 m2,记录调查的水稻总株数、病株数、病级数。
病情分级标准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张叶片);3级,第3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3]。
药效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值)÷(调查总株数×9)]×100;防效=[(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和分析
2.1 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施药后10 d,4个施药处理间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处理(4)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最好,达90.32%;其次为处理(3),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89.03%;处理(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略差,为70.32%;处理(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最差,仅有61.29%。
表1 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不同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0 d)
由表2可知,施药后30 d,4个施药处理间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3)、处理(4)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均超过90%,分别为93.88%、95.83%;处理(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一般,为84.84%;处理(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差,仅有70.10%。
表2 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不同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0 d)
2.2 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
据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的水稻生长无明显异常,说明供试药剂在本试验剂量下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均较好。
3 小 结
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防治效果好、控病期长、对稻苗安全等特点,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较理想的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每667 m2用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80 mL,即可较好地控制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