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里沃野奏响履职强音
——住青岛市省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掠影

2022-02-18于家傲男

山东人大工作 2022年1期

□本刊记者/于家傲男

乡村振兴看山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发挥代表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后,住青岛市省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这片沃土上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当好人大代表是荣誉更是责任”

“丁书记,俺有个事要跟你说说。”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西南庄村的人大代表工作站,村民吕女士正在向省人大代表、西南庄村党支部书记丁连国反映,有住户在门前乱堆木柴多日不清理,不仅影响交通还存在火灾隐患。

村民有啥问题和困难,都会到村里的人大代表工作站找丁连国唠一唠,这在西南庄村已是常态。谈及人大代表工作,丁连国说:“人大代表不只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身上肩负着人民的信任,就不能辜负人民的重托。”丁连国以朴实的话语描述着对百姓深厚的情感。

为了让村民反映真实心声,丁连国特意把工作站设计得温馨、舒适,暖色调的座椅和墙角绿植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泡上一壶热茶,在袅袅茶香中,村民们能踏踏实实地坐下跟他说些心里话。丁连国说:“我就是要让村民能真正把人大代表工作站当成信得过的‘家’。”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建立,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使政情下达得更通畅,使民情上传得更真实。

不仅如此,丁连国还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谈谈你的看法,我们想想办法”活动,收集的49条群众诉求及建议全部提交区、镇相关部门办理;积极推进信访畅通渠道,建立了群众信访接待、交办、督办制度,完善了纠纷调解机制,使各类基层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丁连国不忘肩上的使命,始终把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几十年来,丁连国推动建设西南庄田园综合体,向着集约化、现代化的新时代特色村庄方向转型,采用“企业+村庄”“企业+农户”模式,促进农民致富集体增收,实现企业、村庄、农户在产业发展上协同共享;发展“花果茶”产业,成立“龙马”茶叶合作社,创新种植模式,把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共享菜园”打造成为民宿游客观光采摘园……通过对多种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丁连国带领西南庄村从一个集体负债39万元、村集体资金仅500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为社会总产值达2000余万元、村年均集体收入26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6200元的富裕村、示范村,走出了一条党建领航、产业领跑、文化领军、服务领先的乡村振兴之路。

住青岛市省人大代表到河头村调研

“我要做农民的‘代言人’”

走进胶州市里岔镇良乡村,“亚洲路”“欧洲路”“澳洲路”……村里的路名最吸引人眼球。“我就是要改变村民的观念,让传统的‘小农意识’转变为‘大农思想’。”省人大代表、胶州市里岔镇良乡村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赵波说。

2010年,一直在外创业的赵波接到当地政府“能人治村”的邀请,回到了阔别30年的家乡——良乡村,他深知,要在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下功夫,才能走出一条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赵波投资超千万元建立了青岛里岔黑猪繁育基地,2021年8月,他又牵头成立了胶州汉文里岔长黑猪研究院,搭建起中国长黑猪新品种研究平台,力争3至5年内研发出一个新的本土猪种,全力振兴生猪产业。“我提出了关于设立农业创新专项计划的建议,建议对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卡脖子关键环节技术攻关、科研成果推广转化等出台专项创新计划。”赵波说。目前,该建议得到了省科技厅和农业农村厅的全力支持,并被作为农业农村类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实施。

为了实现“老有益养、小有良教、宜居宜业,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的目标,赵波自筹资金在村里建设一栋9层老年公寓,65岁以上的村民免费入住;每年都组织村里的孩子到济南、青岛、寿光等城市参观旅游,对考上学的孩子给予一定补助,培养农村孩子的自信心;他还出资为村庄硬化道路,整修了农业生产用供水排水系统并购置变电设施,解决了村庄长期存在的灌溉难问题。目前全村70%以上的农户年收入超10万元。

在日常调研中,赵波发现,“撤点并校”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和学生生源向城市集中,进一步加剧农村学校空心化的问题,对此,他提出的关于加强撤点并校科学论证及后续管理的建议得到了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省教育厅进行了专项调研,专题启动实施了乡村学校布局优化工程。

从胶州市人大代表到青岛市人大代表,再到省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20年来,赵波坚持为农民代言,践行履职初心。多年来,他提出涉及“三农”方面的代表建议18件。

良乡村产业越来越兴旺,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而赵波已从青丝变成白发,多年来的自费投入他从不计较。“我生在农村、干着农业、当着农民,就是要做好农民的‘代言人’。”赵波笑着说。

“村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在绚烂的礼花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莱西市日庄镇河头村的村民们兴高采烈地把红围巾戴在住青岛市省人大代表二组代表们的脖子上,村民和代表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感谢住青岛市省人大代表二组,真没想到人大代表的作用这么大,把多年困扰俺们生活的问题解决啦。”提起省人大代表们,河头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河头村调研中,住青岛市省人大代表二组得知,河头村是青岛市经济薄弱村、库区整体搬迁村,半数耕地位于丘陵区内,常年缺水,加上现有排水灌溉设施年久失修,田间道路大都没有硬化,无法开展农业机械作业,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了解情况后,代表们立刻行动起来,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先后多次到村庄实地调研,开展座谈交流,积极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在代表的协调努力下,2021年5月28日,由青岛市发改委、青岛银行援建总投资600多万元的省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工程正式启动。“以前村民一亩地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浇完,现在有了电动水泵,1000亩地20多天就可以浇完了。”人大代表孙永建指着田间一个个黄色的小房子说,“瞧,这就是水泵,有了它,以前需要一家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就能干了。”目前该提升工程已基本完工,极大改善了村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村庄发展草莓和中草药种植、养老康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提供了极大便利,助力村庄实现乡村振兴。

在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道路上,住青岛市省人大代表兢兢业业,履职尽责,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和履职为民的情怀,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奋进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