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格言》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研究*
2022-02-18缪瑛杰顾宸颖翟凯铃
缪瑛杰 顾宸颖 臧 越 翟凯铃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一、引言
《萨迦格言》是元代第一位西藏班智达萨迦班智达的倾尽心血之作,是藏族第一部哲理格言诗集。《萨迦格言》语言凝练精辟、寓意深远、富有特色,带有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与宗教色彩。该诗集着重强调智慧和品性的重要性,几乎全面地涵盖了为人处世以及治世理政的真理,是当之无愧的藏区佛学文化的传播范本。
关于《萨迦格言》的传播和研究,《萨迦格言》有英、法、日、捷、匈等多种外文译本,但国外对于《萨迦格言》还处于翻译和传播阶段,暂无对于翻译的研究。国内有关翻译的研究主要以李正栓教授的研究团队为代表,其团队从译本形式、内容、注释三个层面研究了达文波特英译本的特点,同时也着眼于佛俗问题,就佛俗方面研究了《萨迦格言》三个英译本产生的不同译本印象。后来,黄信副教授和颜晓英副教授以文化负载词为切入点,从传播学的视角对《萨迦格言》英译本进行补充性研究。
本文选取李正栓英译本和达文波特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负载词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格言诗中富有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对李正栓英译本和达文波特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研究
在探索《萨迦格言》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本文抓住了《萨迦格言》最显著的特征,即它是一本与佛教有着密切联系的书。由此,本文将部分典型词语归类为“宗教文化负载词”。除此以外,《萨迦格言》中仍有词语具有鲜明的藏族文化特色,从而又分出了“生态文化负载词”和“社会文化负载词”两类文化负载词。
本文首先找取了其本身就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然后再对比该案例在两个译本中对应的翻译,并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1.解释词语本身的含义;2.对比分析两位译者如何进行翻译;3.讨论两个翻译产生的效果及对读者的理解造成的影响。
(一)宗教文化负载词
例1:
明明身在恒河畔,
却要去挖苦水井。
李正栓版
When you live by the Ganges,
Do not dig a well for bitter water.
达文波特版
Is like digging a brackish well near a river,
Of water with the eight good qualities.
恒河发源于中印西藏边界印度一侧喜马拉雅山脉南部,它的上游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冈底斯山的东南坡有一个大而幽静的淡水湖,叫玛法木错湖,印度教徒尊它为“圣湖”。由于恒河水是从“圣湖”而来,所以整个恒河都是“圣水”。在印度教徒的眼里,恒河是净化女神恒迦的化身,而恒河里的水就是地球上最为圣洁的水,只要经过它的洗浴,人的灵魂就能重生。
李正栓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将恒河翻译为“Ganges”。而达文波特使用了形象转换的翻译策略,将恒河理解为佛教中的八功德水(water with the eight good qualities)。八功德水是佛教用语,在佛教文化中,八功德水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沐浴清香、用之不伤体等八种特质,与恒河在印度教文化中的作用相似。
李正栓虽使用直译的方法保留源文本中的“恒河”,但他却没有很好地挖掘出“恒河”在源文本中蕴含的宗教文化。相比之下,达文波特的翻译保留了“恒河”在源文本中所传达的与宗教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于宗教徒而言恒河的特殊意义。
例2:
当河水混浊不清的时候,
只有澄水宝才能使它澄清。
李正栓版
When a river is muddy,
Only theKetakaJem can make it clean.
达文波特版
The river's turbulence muddies the water,
But the sparkling water-jewel purifies it.
“澄”在字典中的意思有使清明,使清楚。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源文本中的“澄水宝”即一种能使水变为澄清的宝物。
对于“ 澄水宝”一词,李正栓版翻译成了“ketakajem”,但是在多方查证后并没有找到“jem”的英文释义,然而,却找到了“gem”的释义。“gem”在Tibetan Buddhist Encyclopedia中被解释为“bright,colourful or transparent minerals found in the Earth”。“Ketaka”在Tibetan Buddhist Encyclopedia中被解释为“a gemstone that is said to be able to purify water”。“Ketaka”属于佛教专有名词,在普通的英语词典中很难找到正确的释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但是这种翻译符合澄水宝的意思,还体现了源文本的佛教内涵,有助于传达源文本的深意。在Tibetan Buddhist Encyclopedia中,“Ketaka Gem”是一篇由米凡仁波切撰写的评论,这篇评论为香提提婆菩萨教导的智慧章节提供了一个全面清晰的解释。菩萨的智慧章节一般是非常难以理解的,而这篇评论的意图是澄清智慧章节的文字和含义,使之容易理解,对应了澄水宝使浑浊的河水变清澈。而达文波特将其翻译为“闪闪发光的水中的珠宝”,并没有深入理解澄水宝的内涵,也没有翻译出澄水宝背后隐含的佛教文化。
对于“澄水宝”的翻译,李正栓版处理得较好之处在于翻译出了“澄水宝”与佛教文化的关联,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播。达文波特的译本中采用了名词为中心语的翻译方法,符合英语语境中的用法习惯,有利于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理解,但他却忽略了其中的宗教文化内涵。
(二)社会文化负载词
例1:
姜黄和硼砂配合好,
会变成更美的颜色。
李正栓版
When curcuma and borax are mixed well,
They can produce a gorgeous color.
达文波特版
By mixing turmeric with borax,
Another color is produced.
源文本中“姜黄和硼砂混合会变成更美的颜色”的实质是色素提取与颜色混合。姜黄中所含的姜黄素可作为化学试剂和硼砂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蓝色。硼砂和姜黄的源产地都有西藏,两者都是中国特有的植物,不被西方国家熟知。姜黄素是一种天然色素,主要来源于传统中药姜黄,是将姜黄、郁金、莪术等植物的地下根茎特殊处理后得到的。
在李正栓的译本中,译者将“姜黄”翻译为“curcuma”,根据柯斯林大辞典,“curcuma”译为“一种产于南亚的姜黄属植物”。在医药科学专业领域的《姜黄素对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的化学防护作用研究》黄素。一文中,curcuma就是姜而在达文波特的译本中,译者将“姜黄”翻译为“turmeric”,即姜黄粉,姜黄根(用作烹饪调料,尤用于做咖喱)。
李正栓的译本更好地保留了原文中的意思,达文波特版误将姜黄素翻译成姜黄根粉,未能准确传达原意。
例2:
使自己的百姓得到幸福,
难道不是首领的荣耀?
李正栓版
The chief made his people happy.
Isn't this his honor?
达文波特版
When prosperity comes to their subjects,
That is the sign of the greatness of kings.
“首领”在藏族文化中代表着藏族人民推崇的最高统领,是藏地所有人民的核心人物。
李正栓采用直译方法,将其译为“the chief”,这不仅直接点明了该职位的重要性,还与语境中的首领含义完美吻合。达文波特将其意译为“kings”,忽略了该词背后的独特社会文化意味,但是此举使得西方读者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在理解“首领”一词时能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中找到相似词与其概念相对应,因而更易理解“首领”的含义。
对比两者的翻译,李正栓深谙藏族社会文化,采用贴合文化语境的方法进行直译,而达文波特则从读者的文化背景出发,在基本含义偏差不甚太远的前提条件下,采用意译方法。
(三)生态文化负载词
例1:
狗看见生人就汪汪乱叫,
水獭捉鱼总是静静等候。
李正栓版
Dogs will bark when seeing strangers;
Otters always quietly wait to catch fishes.
达文波特版
A mean dog barks at the enemy;
Cats and herons silently ambush their prey.
水獭,别名鱼猫,是藏地常见的捕鱼动物,其善于捕鱼的特征与西方常见的“猫”和“苍鹫”极为相似。在源文本中,作者主要是通过“水獭”来说明捕猎者在捕捉猎物时安静不声张。
李正栓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将“水獭”直译为“otters”。达文波特则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将原文中的“水獭”翻译成“猫”和“苍鹫”。
虽然李正栓保留了源文本的意思,但是对于不熟悉藏地动物“水獭”的外国读者来说,他们可能不易理解“水獭”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相比之下,达文波特的翻译不仅保留了原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而且更加贴合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异邦文化特色,译者选取这种翻译策略无疑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例2:
仅仅献上了一颗酸楂,
就获得太子般的赏赐。
李正栓版
You may present just a berry,
But you will get a rich award.
达文波特版
One who gave a single sour fruit to the king
Was regarded as equal to the king's son.
酸楂,即山楂,别名野山楂,在《萨迦格言》源文本中也曾以“红果”出现,外表红色,味酸、甘,是西藏常用中草药,可用于消食积、化滞瘀。
英文中没有“酸楂”这一词,因此两个译本都对酸楂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式。李正栓版将酸楂翻译成“berry”,即浆果,根据牛津大辞典,berry 指的是 a small fruit that grows in bush。而在Ordinary Wisdom中,达文波特则将酸楂翻译成“a single sour fruit”,一颗酸涩的果实,“single”表示仅一个,起强调作用,“sour”形容果子酸涩。
源文本意图突出的是酸楂的小和普通,因而相比于李正栓版中为贴合外国读者而翻译的“berry”,达文波特版突出的果实小而酸涩更能表现出源文本想要表达的意思。由此可见,对于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作者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见解,但在对译本的处理过程中,译者更应该抓住源文本意图表现出的东西,如这首诗想要表现酸楂的小、普通和酸涩,作者就应该理解源文本,抓住酸楂的小、普通和酸涩的特点进行翻译。
结语
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的传播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追求更高的标准,寻找更优的方法。《萨迦格言》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更有力的传播。
本文通过李正栓英译本和达文波特英译文的对比分析发现,李正栓更倾向于遵循源文本,以一一对照的直译法进行翻译,因此没有特别大的缺陷,但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使读者感到陌生和不解;而达文波特更倾向于意译,因此难以完全遵照源文本或者完全复刻源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但他在使外国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尽量挖掘其中文化,不拘泥于源文本,对源文本有自己的思考,值得借鉴。
因此,译者在翻译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时,一方面要尊重源文本,深入探讨和挖掘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做到不失本真;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译本的受众,灵活采用多种翻译策略使作品更加贴合读者的生活和文化背景;同时,译者也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在遵循源文本和照顾读者的同时力求还原作品语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