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聊斋文化的影视呈现与资源转化研究*

2022-02-18

大众文艺 2022年2期

王 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99)

聊斋文化以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为精神内核,以蒲松龄生平为时间主线,以蒲松龄相关的故里、故居及仙迹游踪为空间主线,涵盖原著文本以及衍生出的电影、电视剧、绘画、戏曲、纪念品、食品、服装等文化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想象空间和奇幻色彩的代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从艺术学的角度重点关注近几年新上映的《神探蒲松龄》《机械画皮》《姽婳狐》等电影,对聊斋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有助于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一、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神探蒲松龄》的CG特效

CG是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图像)的英文缩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所绘制的一切图形的总称,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电影中逐渐广泛使用CG技术,不断提高影视呈现水准,为观众带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CG技术也逐渐成为现代电影制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指环王》《阿凡达》《变形金刚》等超高票房的外国影片,都大量使用了CG技术来塑造人物形象和构建叙事场景。

新时代背景下,国产电影紧追国际潮流,广泛使用CG技术并大获成功,《捉妖记》《哪吒》《流浪地球》等成为业内标杆。尤其是《捉妖记》成系列推出,小妖王胡巴、情侣妖竹高和胖莹、阿嘎嘎、笨笨、骰子妖一众CG特效人物形象,外表可爱,扮萌装酷,深受观众喜爱。文化创意企业则抓住机遇,将其转化为新的IP资源,衍生出一系列的文创产品。《聊斋志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经典短篇小说《聂小倩》以其勇于冲破束缚追求自由、拥有善良之心向往爱情的思想主旨,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被改编成影视剧、戏剧、舞台剧等百余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效力和广泛的艺术传播效果,但这些视觉呈现的改编没有使用先进的CG技术,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一局面近几年得到改观,以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神探蒲松龄》为例,该片是由严嘉执导,成龙、阮经天、钟楚曦等领衔主演的古装奇幻喜剧电影。电影一方面力图突破以往关于宁采臣与聂小倩之人鬼爱恋故事的影视剧创作模式,给予聂小倩“人—妖—人”、宁采臣“妖—人—妖”的全新角色诠释,将“人鬼爱恋”演绎为“人妖相恋”;另一方面大规模吸纳并植入动漫人物形象、沙画场景、动画制作、CG电影技术、令人目眩神迷的自然景象等近几年中国电影创作的成功要素。影片开创性地将小说作者纳入故事之中,塑造了“蒲松龄”这一心怀包容、待人有爱且诙谐幽默的形象,通过为徒弟“开天眼”、猪妖、燕赤霞缝补衣服,面对之前所捉妖怪全部逃跑的结局大度释然等情节,向观者呈现出其亲和、宽容的角色设置。《神探蒲松龄》借鉴了《捉妖记》的制作思路,塑造了猪狮虎、屁屁、忘忧、千手等各类角色,造型设计令人脑洞大开,奇能禀赋超乎人们想象,它们与成龙扮演的蒲松龄嬉戏打闹,上演精彩的“对手戏”,令观众捧腹不已,烘托了贺岁片的轻松愉悦的节日气氛。

此外,《神探蒲松龄》的场景设计也大量使用了CG特效,用以展现绮丽诡异、浪漫抒情的聊斋文化魅力。众所周知,聊斋影视作品善于利用特效营造阴森恐怖的氛围,带给观众先入为主的固化印象,而《神探蒲松龄》却凭借先进的CG技术,既描绘了石峰林立、鸟语花香、世外桃源般的唯美画面,又设置了惊涛骇浪、孤舟翻覆、摄人心魄的东海擒妖场景,更营造出色调阴森、决战末日、星际航行般的阴间世界,可谓充分调动了色彩、灯光、节奏等各种影视艺术元素,打造了一场起伏跌宕、虚实结合的视觉盛宴。作为一部奇幻影视作品,《神探蒲松龄》的幕后制作团队聘请当时亚洲顶级特效团队,历时一年之久,在剧组精心搭建的两万多平方米的室内影棚中拍摄。这其中不乏同时期世界首次泡沫打印技术置景的运用,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电影机械装置的架设等,希冀为观者带来亦幻亦真的视觉盛宴。不仅有同时期中国电影史所呈现的最大CG特效“黑蛟鱼”绚丽腾转的画面、2000帧特效长镜头联合CG技术打造的独特镜妖角色,还有上述借鉴《捉妖记》而塑造的可爱多姿的小妖形象。猪妖形象类似于猪八戒的角色设置,虽不乏憨厚鲁莽之态却秉承蒲松龄捉妖判案的法则,严谨理性;忘忧则兼具小魔仙与中国年画娃娃的多重特征,活泼好动的同时可借助特殊技能直指案件本质;千手的树桩外形虽颇为笨拙却仍不失可爱;屁屁的绿色外形加之其通过臭气打退妖怪的技能承担了多次人妖大战的笑料担当。《神探蒲松龄》利用CG技术,将青少年喜爱的各类形象毫无违和地糅杂在影片之中,为影片情节推动、欢快元素增色不少。

二、新语境的大胆改编——《机械画皮》的现代演绎

《聊斋志异》以其传奇志怪的叙事风格闻名于世,其中《画皮》一篇故事情节由“王生艳遇—道士除妖—妻子求仙”三部分组成,因一波三折、出人意料而脍炙人口。这为电影改编和视觉呈现提供了艺术加工的可能性,因此编剧往往结合当下语境对原著进行重新解构编排,完成二次艺术加工创作,“画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次被搬上银屏,成为聊斋影视视觉呈现的经典作品。

新时代背景下,披上人皮这一经典桥段,即使再选用惊悚恐怖的特效镜头也无法满足观众的猎奇欲望了。在现代语境中,观众的心理更加倾向于贴近现实生活的高科技操作模式。于是,2020年上映的《机械画皮》大胆地改编了《画皮》的故事情节,以机器人置换妖怪,以现代环境代替古代生活,受到广泛关注,体现了国产科幻电影在科幻、伦理、悬疑、传统IP植入方面的一次尝试。另一方面,影片虽以恐怖、悬疑的刑事案件开篇,镜头选用灰暗的深蓝色布景,废弃的工厂、幽暗的夜间小路、河边停尸现场等室外场景拍摄也多采用仰拍角度、取全景镜头,却没有采用悬疑剧作一步步引领观者置身其中的限知视角谋篇,而将案件侦破、人机对峙、恋人相处等多条叙事线索同时铺排。影片剧情设计及人物角色设置独特,以刑警李洞宾推理“异化者”杀人寻找凶手为切入点,并举三条叙事线索,将观者的关注重心从悬疑推理中脱离出来,以全知视角将观者领入“一身两角”的人机对峙现场,辅助观者在俯视剧中人物角色前后变化的过程中,体味当下青年一代的职场奋进历程、思索爱情的真谛、反思人类面对物欲及情欲时该做出何种选择。

与其他悬疑、科幻电影扑朔迷离的情节预设不同,《机械画皮》开篇便铺排了机器人挣脱束缚、杀人、换脸的整个过程,并借用机器人电脑智能化的瞳孔完成镜头的拉伸与转换。随后,影片的情感主线围绕智能机器人寻找爱情铺设。机器人升级皮肤自主生成系统,不惜杀人、换脸,只为取悦其主人,即假想恋爱对象,并不断询问“你爱我吗”。当机器人在听到主人发出“你需要爱吗”的质疑后,它便调动机械大脑的搜索程序,同时走上街头通过观察路人寻求“什么是爱情”的答案。在路边,机器人将处于职场底层的青年王生视为恋爱对象。在目睹了王生与女友苏辛因为生活琐事的争吵后,机器人渴望在王生身上实践其程序中对“爱情”的理解。于是它绑架了苏辛,盗取了人类的肢体外形,以偷梁换柱的方式与王生生活。殊不知人类的感情并非一味地顺从,不能单一的将职场话语简单粗暴的带入家庭生活,同时在人类的情感世界中往往也会通过戏谑的调侃完成对爱情的表达……所有这一切并非一具人类的身躯、一个美丽的皮囊便可取代的。最终人类的情感战胜了机器编程,王生与苏辛“你爱我吗”“我爱你”“我们结婚吧”“我愿意”……的甜美结局与镜头转接之后机器人掉落在冰冷的河水里最终消亡形成对比。

更深层次的,《机械画皮》围绕机器人寻求真爱而不得的故事主线,生动展示了当下青年一代渴望丰裕的物质享受与经济匮乏的逆差,反映了他们的真实情感世界和现实生活境遇,引发了“90后”观众的广泛共鸣。对于相信科学、崇尚理性的现代观众而言,那些讲述神妖鬼怪、因果报应的聊斋故事自然失去了吸引力,所以《机械画皮》的编剧别出心裁,用科幻片的未来色彩渲染了离奇的换皮情节,设计出现代科技感语境下的电脑皮肤自主生成系统、眼球与机械瞳孔切换形态、食指转化为高科技手术刀模式,令观众耳目一新。然后,用现代生活语境演绎王生与女友苏辛之间的爱情,职场打拼、酒场应酬、积攒卖房首付、全职女主人……当下真实的生活压力纷至沓来,将机器人所渴望的“爱情”解构得支离破碎。当机器人被主人否定之后,它独自坐在实验室的地面上,系统升级后让它具备了模仿人类情感的动作、神态,影片多次给出机器人去掉人皮回复机器形态时反而更接近人类的失落、被情所困的神态及情绪。而这也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个人的心理诉求在影片中找到了寄托。现代语境的切换赋予了聊斋文化视觉呈现的新路径,让《聊斋志异》中关于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的主旨表达找到了新载体,为聊斋文化资源的转化方式提供了现代演绎的新方法。

三、新风格的艺术重构——《诡婳狐》的审美模仿

2021年上映的《诡婳狐》,改编自《聊斋志异》名篇《莲香》,由张芷溪、魏千翔领衔主演,定位为奇幻爱情电影,在网络平台播放。原著的故事发生地为山东的沂州,而影片《诡婳狐》却改为西域边陲要地麒麟镇,将场景设置于绵延起伏的群山之中,黄沙遍野、寸草不生、狂风骤起、漫天飞尘,尽显一派荒凉辽阔的边塞风情。电影以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景区为外景拍摄地点,因为《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神探狄仁杰》(2008年)、《三国之见龙卸甲》(2008年)《黄石的孩子》(2008年)、《三枪拍案惊奇》(2009年)、《紫霞》(2015年)、《长城》(2016年)等多部著名国产影片均选此地为背景,这里山石层理交错,岩壁陡峭险峻,色彩斑斓艳丽,呈现出充实饱满、变幻莫测的画面,大漠雪景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诡婳狐》又佐以人妖相恋、凶案侦探、特色建筑、人物服装的烘托,营造出苍凉豪迈、神秘奇幻的审美效果。而这种审美效果,是对《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画皮》等西域风格国产影片的视觉呈现手法的继承,也是利用观众对于西域风情的审美期待完成了魔幻色彩风格叙事的艺术场景重构。

边塞场景的设置和西域风情的描绘,完成了电影视觉呈现的表层架构,而深层体验仍需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风格。影片《诡婳狐》借鉴《画壁》中大量使用水墨、工笔等中国画的艺术风格的手法,巧妙融入了传统戏曲元素,可谓是聊斋影视作品在审美风格方面的新突破。影片一开场,昏暗幽深的场景中,女主人公身着戏服、披头散发,不停地奋力奔跑,而后便是一身戏曲扮相的小王爷满身鲜血地倒在戏台前,这种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立即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悬疑的色彩、戏剧的冲突感瞬间增强了影片的叙事张力,给观众带来观影的兴奋体验。影片中,女一号、女二号的身份均为名伶,而两个反面人物八王爷与小王爷都是酷爱戏曲的“票友”,在这种人物身份设定下,剧情自然围绕着戏曲展开场景的渲染和精彩的叙事,各色人物在戏台上扮相华美、妆容惊艳,闪转腾挪、长袖善舞,浅吟低唱、声声动人,形成别具一格的“中国风”,令观众沉浸于自己熟知的民族符号和艺术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审美的自洽和文化的自信。

无论是影片外景西域风格的选定,还是传统戏曲元素的植入,都为影片《诡婳狐》涂抹上了中国特色的美学色彩,打上了新时代国产电影的独特标签。这种借鉴以往成功的商业电影的审美风格、试图营造传统文化叙事氛围的做法显然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有些许生搬硬套、矫揉造作之感,但毕竟在高度商业化运作的电影产业模式下,审美模仿便是艺术重构的捷径,它可以使观众通过影片的宣传介绍快速地营造自己的审美期待,那些经典化的西域片的叙事风格、民族风的独一无二的舞美设计投射到聊斋文化的视觉呈现中,就会构建起新的国产影片的审美风格,在新时代传达出中国声音,彰显出文化自信。

总之,聊斋文化的丰富内蕴和突出价值,在国产影视改编逐渐寻求突破走向成熟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技术手段、剧本演绎和审美重构,致敬经典,关照当下,着眼未来,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和可持续发展,这无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全知视角:适用于题材宏大、故事脉络错综复杂的作品,观影者在这一视角下对事情的发展变化非常了解,可以清晰地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而以全景式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