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
2022-02-18邓丽雯
邓丽雯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数字技术在新闻摄影领域的普及,加快了图像从获取到传播的速度。新闻摄影的生态环境、拍摄和传播方式也都发生了改变。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媒介之间以相互融合的发展势态呈现,也促使摄影记者在面临转型的同时兼具了更多的挑战。本文将从影像环境、传播方式、摄影记者的工作三个方面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进行探究。
一、影像环境的发展变化
在技术日益更替的时代,照片的传播速度飞快,传播门槛也已经降到了最低。普通民众也成了新闻摄影的传播者和拍摄者。手机拍摄的照片刊登成头版头条新闻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当中,现场的目击者可以借助手机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现场的照片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将新闻信息发布出去,促使很多突发新闻的报道,几乎可以实时传播。图片不仅从拍摄到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大众对于新闻事件介入的方式和态度也越来越多元化。例如,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中,民众将网络上流传的钟南山院士发言的一段视频,通过后期剪辑处理配上“估计全球疫情发展延续的时间……”等相关文字,将视频发布在抖音平台上,视频随即迅速传播开来。2015年12月4日印度金奈遭受特大洪灾,许多灾民被困屋顶无法与外界联系。印度总理莫迪乘坐飞机视察金奈的灾情。喜欢使用社交网络的莫迪将自己的工作照发布在了推特上。这组照片随后被印度新闻信息局转发。原本正常的工作宣传照,然而几小时后被网友利用photoshop修图软件将莫迪视察照片与洪灾现场图拼接在一起,再次发布在推特上。随后又在网友的“调侃”下,照片的画风一转变成了莫迪“视察”了太空还成功“偷瞄”比基尼美女。此类通过篡改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散布谣言或者对新闻信息进行造假的事件愈加频繁地出现。与其说是恶搞或者造假,倒不如说是普通民众评论和介入新闻事件发表自己观点和态度的另一种方式。通过以上事件案例表明相关媒介和传播平台已经成为大众表达自己观点和叙述事件的方式。网络对大众开放互动平台,使受众可以发表言论、传播信息、陈述个人的观点和意见,直接形成舆论,从而影响了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即使面临的是同一新闻事件也会有来自不同人群、不同渠道、不同媒体的信息,这些多元化的信息使新闻事件的表现深度得到极大的拓展,新闻摄影的表现内容也随着传播途径的多向互动变得更为丰富。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为大众提供了更多获取和发布新闻图片的平台,他们不仅可以接收到来自不同渠道、不通群体的信息,也可以相互表达、交流不同的观点。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环境的改变使新闻摄影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同时也拓宽了新闻摄影的发展空间。
二、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
1.传播载体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新闻摄影的传播载体逐渐由印刷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型。过去以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介为主的传播载体逐渐转向到手机、电脑、电视等数字媒介。数字媒介除了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之外,还可以将多种媒介融合在一起,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方式。以手机为例,手机相对于以往的纸质媒介而言,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还可以将图片、视频、音频、flash、动画、插画等多种媒介相互交叉传递新闻信息,使新闻信息的传递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相对于报刊、电视、电脑等其他的媒介,大众通过手机获取新闻信息更加简便、灵活,不需要订阅或者坐着长时间的等待就可以轻易获取信息。由于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及时获取新闻信息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手机广泛普及的时代,大众获取影像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人都可以拍照,并将拍摄的照片及时分享到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随着网络、无线通信、手机成像等数字技术的提升,利用手机进行新闻拍摄并传播的事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的被新闻媒体利用。例如,2005年8月26日北京地铁发生大火,当时在场人员用手机拍摄下的现场照片,第二天就被《京华时报》刊登在了头版头条,这是国内运用手机摄影报道新闻事件最早的案例。2008年5月8日中国登山队携奥林匹亚圣火首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随后登山队员使用改装后的诺基亚N82手机拍下了当时的画面,照片随即就被发送了出去。通过相关案例,我们发现手机摄影越来越受大众的青睐并被运用到新闻摄影的报道当中,使之成为重要的传播载体。
除了手机以外,新闻网站、专业新闻APP、微信微博等新闻媒体公众号也是当下重要的传播载体。相对传统的纸质媒介而言,专业网站、专业app、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媒介的时效性强是第一个特点,新闻网站等数字媒介解决了因制作、排版和印刷而导致的新闻报道时效性的延误,特别是在突发新闻事件当中。以往局限在某一地区和国家的新闻报道,可以经由网络实现跨区域、跨国界的传播,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第二个特点是存储量大,因纸质媒介的版面有限很难将大量的信息刊载在一起,而新闻网站可以容纳海量的信息,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新闻信息集于同一网站。此外,它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读者可以迅速地查找到不同类型的新闻信息,选择性更多。例如,打开腾讯新闻网站的首页,在横菜单栏我们会看到有科技、军事、体育、娱乐、财经等各种新闻频道,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和阅读。第三个特点是互动性强,打开网站和APP我们会发现新闻下方有一块网友评论的区域,阅读者可以对相关新闻进行评论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通过页面下方的转发功能及时将阅读过的新闻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也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和交流的平台。第四个特点是网站、微信公众号和专业APP可以实现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的融合,使传播方式变的立体化和多元化。新闻摄影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因此也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使新闻摄影的生产、发布和传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为新闻摄影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提供了更多、更丰富、更灵活的组合报道形式。
2.传播主体
纸媒时代专业摄影记者、通讯员、签约摄影师是新闻传播的主体,随着手机成像技术和无线网络通信设备的不断发展,普通民众也逐渐参与到新闻摄影的生产和传播当中。他们获取、分享和发布图像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尤其是在突发新闻事件当中,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的目击者可以通过手机获取现场照片,随即将新闻信息通过网站和社交平台发布出去,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不仅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还原新闻现场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例如,2005年7月7日在伦敦发生的爆炸案中,乘客查德维克随即用手机拍下了现场的照片并将这些照片第一时间发布出去,随后被世界各大新闻报纸转载刊登,成为首次在事故现场普通民众用手机参与新闻摄影的案例。专业新闻摄影师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疆界被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的普通民众开始参与到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当中。手机以它强大的拍照功能、上网功能、普及性等优势,使广大的民众成为新闻摄影的生产者早已成现实。2010年9月28日由杭州都市快报旗下成立的摄影生活网站—快拍快拍网正式上线,面向所有热爱摄影的普通民众征集作品,并为用户提供私人图片库和相册。用户可以随时上传并发布图片,网站为普通民众服务和推广。随之,与之类似的众多影像客户端也为大众开放了传播和展现作品的平台。与专业新闻摄影师相比,普通大众的涉及面广,受众群体多,能够更好地提升影像获取的信息量。手机的普及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普通民众改变和颠覆了新闻摄影的拍摄方式和传播方式,使专业摄影记者面临诸多挑战。
3.传播形式
融媒体时代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改变了纸媒时代单一、平面的呈现样态。纸媒时代主要以文字、静态照片、图表、漫画等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媒介融合的形态为新闻信息实现最佳传播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它将视频、音乐、幻灯片、图表、动画、静态照片、文字、漫画、复合图示等多种媒介相结合进行信息传播。媒介的相互交叉融合使新闻摄影的传播形式以更多元化的样态呈现,也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的观看习惯。在媒介交融的过程中新闻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了“动静结合、声画并茂”相结合的形式,同时也发展出了多向、互动的传播特征。视频、手机、卫星图片、复合图示等媒介的出现与融合使新闻摄影的界定范围发生了改变,传播途径和形式也得到了拓宽。对于同一新闻事件可以利用视频、声音、文字、动画等不同媒介的融合使新闻信息得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媒介的融合不仅改变了新闻摄影的传播形式,同时也改变了受众的观看习惯。
三、摄影记者工作的变化
1.报道内容的深度与个性化
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新闻摄影从图片的获取渠道到信息的传播渠道以及编辑制作过程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摄影记者是新闻图片的主要采集者和生产者,在新的媒体时代受到大众传播和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摄影记者的职业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拥有一台专业相机已不再是这个行业唯一的通行证。摄影记者需要在拍摄、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革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要走向深度化,在创作语言上要彰显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影像大众化的时代单张视角独特的照片已不再新奇,有情感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入报道的事实反而是受众期待的。这种变化让摄影记者在报道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新闻照片不只是提供给观者一个结论,而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给出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一种语境下要求摄影记者在报道的语言上要有所创新。
2.报道工具的革新
为了适应受众和媒介融合的传播需求,摄影记者在技术上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革新。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创新,从相机到手机再到无人机航拍和VR制作,新的拍摄工具促使影像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摄影记者除了报道内容的创新之外,还要在报道的工具和技术上不断革新,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和受众的观看需求。在具备静态图像拍摄的技能之外,还需熟悉视频、音频等媒介的拍摄和制作,具备跨媒体的专业能力。单一的图片已不能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动静结合、声画并茂的形式更受大众的喜爱。视频可以将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介融合在同一事件的报道中,更利于报道内容的深度化与个性化发展,而且当下短视频也是最受大众和年轻人喜欢的一种传播方式。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拥有众多的用户,也为摄影记者的报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声音的介入能使照片和视频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所承载的信息量,能让照片的信息传达置于更强烈的语境中,让观者身临其境,对信息事件产生全新的理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报道内容的质量与传播效果,摄影记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具备运用多种新闻报道工具的能力。
3.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使新闻摄影可以通过更多元化的渠道传播信息。现今新闻摄影的作品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能以纸质媒介的样态呈现,它们可以通过电脑、APP、手机等多种平台进行传播。新时代的新闻摄影人不仅要在报道的内容和传播的方式上有所创新,还应开展更多卓有成效的分享和推广平台,真正让传播本身具有新闻价值。许多摄影师把他们的作品以个人app的形式上传到互联网站上,读者可以通过下载摄影师个人的APP或者点击个人网页浏览,直接购买摄影师的作品并展开交流与合作。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大家更愿意介入、沟通和互动,而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和粉丝,同时也提供给受众留言、互动、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空间,让受众直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当中,使新闻摄影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传播信息。这种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也是当下新闻摄影从业者所喜爱的,他们利用微信开展个人公众号传播自己的作品、拍摄理念和对摄影知识的见解。此外,以短视频发展起来的抖音也是摄影记者常用的一种传播方式,摄影师除了可以在上面传播个人作品和拍摄技术之外,还可以直播拍摄过程和网络讲座。
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媒介的融合促使影像环境的改变并对整个新闻摄影的发展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摄影的传播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提供给受众更多互动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摄影记者也拥有更多的传播渠道去展现自己的作品。同时,对摄影记者自身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