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背景下制造企业成功转产的决定因素研究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视角
2022-02-18蔡树堂白广琦
蔡树堂,白广琦,高 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突发事件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见表1)。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等,尤其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成为我国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辐射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这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面临的应急管理问题十分严峻。早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就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随着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内学界也出现了研究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热潮。而现有文献多是从宏观层面对应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刘霞等(2011)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应急管理进行定义:广义的应急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特点进行应对的全方位动态管理活动;狭义的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阶段,配备相应的人财物进行应对的动态管理活动。范超等(2019)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3种类型。刘德林等(2020)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将应急管理的周期划分为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恢复等4个环节。朱秀梅等(2020)认为,应急管理是政府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通过协调、运用各方面资源,并结合突发公共事件每个阶段的特征,降低或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的一种动态管理活动。也有学者研究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认为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协助进行应急资源数据的实时监测、统计分析、采集报送等相关工作,应尽可能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做到事前控制;还有学者从突发事件的事后处理角度进行研究,指出民众和社会企业在应急事件的管理工作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支持、配合社会企业,同时引导民众有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从微观企业主体视角,研究如何增强应急管理能力的文献不多。而从微观企业层面增强应急管理能力,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应急背景下企业如何快速实现应急物资生产转产。当前学界关于企业转产的研究多从企业日常经营和盈利的需要出发。例如,林玉妹等(2013)认为,产业转型升级包括两个层面的转型升级。从企业层面看,产业升级的实质是要素和能力提升。因此,企业转产本质上是资源要素的提升,不同企业根据各自具备的自有资源,会制定出不同的转产计划和转产方向。阳立高等(2015)认为,企业产品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转变上,同时也体现在价值链的升级上。除此之外,学者们还从不同维度研究企业成功转产的影响因素。原毅军等(2019)运用2000—2015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严格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随着环境规制的改变,企业的产品也会随之改变。严复海和穆宁馨(2019)指出,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企业组织、业务、产品的转变均有正向影响。而基于应急背景下企业进行转产的研究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应对突发事件时,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可小觑,其成功转产提供应急物资,以保障民众的正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比亚迪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迅速跨界援产口罩,仅用半个月就实现日产口罩500万只;宇通集团连夜赶产负压救护车,并紧急运往疫情严重的武汉,为抗击新冠疫情争夺了宝贵的时间。
表1 我国突发事件一览表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从企业能力的视角,基于价值链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探究应急背景下企业成功转产的决定因素。具体来说,即在应急背景下企业为了生产应急物资,从原有行业转到应急物资生产行业的过程中,是哪些能力要素促进了企业成功转产。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找出企业成功转产的决定因素,这对于应急背景下企业成功转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价值链理论与企业转产
“企业价值链”一词最早由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是指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过程中所从事的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集合。企业可通过对组织内部价值链中一系列活动的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并为顾客及企业创造超额价值。后来一些学者又把企业价值链扩展到产业价值链,后者是以某个产业核心技术为基础,把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连接起来,协同满足产业最终用户需求的一系列相互连接的企业集合。
当外界环境发生急变时,企业往往需要从一个产业转到另一个产业从事生产活动。一个具有强大基础活动能力的企业,能够依靠自身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技术或强大的研发能力,转变企业的生产活动,从而进入新的生产领域。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任何一项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应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部分组成。企业若想实现转产就要对原有的价值链进行调整、扩展甚至重构,最终建立新的产品价值链,从而进入新的生产领域。
2.1.1 跨界转产中企业价值链重构。在跨界转产中,企业在保留原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基础设施、资源与能力去整合外部其他资源与能力,构建新产品生产运营的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形成新产品的价值链。从企业新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到新产品的生产加工,再到新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这一系列的价值活动都与原产业完全不同;除此之外,由于跨界转产的产业与原产业跨度太大,企业原有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能力等都不能适应新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企业需要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培养新的人才队伍以及进行新的技术开发等,这使得企业的辅助活动环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1.2 相关转产中企业价值链扩展。在相关转产中,对于原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企业只是进行微小的调整,保留核心活动环节,从原产业价值链延伸出相似的价值链。这条新的价值链与原产业价值链相关性很高,双方共用从原料采购到生产以及销售等的各个活动环节。其中,在基本活动环节,包括内部后勤、外部后勤、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都可以继续使用原产业的资源,几乎不需要大的调整和改变;在辅助活动环节,由于新产品与原产业产品相似度很高,原有的基础设施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原产业的知识只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更新即可,也不需要改变企业的人才队伍等。
2.2 动态能力理论与企业转产
Teece和 Pisano(1994)首创了动态能力概念,并对动态能力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解释,即吸收、整合和配置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Eisenhardt和Martin(2000)认为,动态能力的作用在于优化企业的各种资源,从而拓展了动态能力的应用范围。Zahra等(2006)认为,企业不能简单地通过动态能力直接获得竞争优势,而必须利用动态能力调整企业的资源或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来间接地形成竞争优势。Hock等(2016)将动态能力划分为新兴技术机会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武梦超和李随成(2019)指出,动态能力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并将其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周文辉和孙杰(2020)结合数字化对动态能力进行研究,认为动态能力应包括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基于对动态能力内涵的不同理解,现有研究对动态能力的维度也有不同的划分。Teece等(1997)认为,资源重构是动态能力的本质和目的,而要实现资源重构必须经历学习与整合的过程。蔡树堂(2012)基于动态能力对企业可持续成长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将该能力划分为环境识别能力、学习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重构能力等4个维度。罗仲伟等(2014)在分析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动态能力对其创新战略行为的作用机理时,将动态能力划分为知识吸收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整合重构能力等3个维度。杜俊义和崔海龙(2019)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将其划分为学习吸收能力、知识开发能力、资源重组能力等3个维度。周文辉(2020)从机会—资源—团队适配的视角,剖析了创业孵化平台数字化动态能力的培养路径,从感知机会、创新学习、资源组合等3个维度对动态能力进行了划分。
企业转产是一个非线性、动态的过程,涉及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学习新知识、整合新资源、重构新的产业价值链等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应急背景下的转产,企业在感知应急事件发生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产品需求之后,还要根据现有业务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能力状况,确定转产的方向,是跨界转产还是相关转产?如果是跨界转产,企业在知识上、资源上、能力上存在什么缺口?这些缺口如何解决?如果是相关转产,企业哪些原有的知识、资源、能力可以应用或转移到转产产业中去?除此之外,为了实现相关转产,还有哪些新知识需要学习?哪些新资源需要获取?哪些新能力需要培养?总之,在应急背景下,企业为了实现成功转产,需要快速感知外部事件变化和社会应急需求,学习应急转产行业或业务的知识,整合应急转产行业所需的资源,构建或重组应急转产行业所需的生产能力等。基于上述分析,并借鉴以往学者对动态能力维度的划分,本文将应急背景下企业转产所需的动态能力界定为3个维度,即应急环境变化的感知或洞察能力、应急转产行业所需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应急转产行业所需的资源整合及重构能力,具体见表2。
表2 应急背景下企业转产所需动态能力的维度
3 理论分析与命题提出
3.1 企业跨界转产
3.1.1 洞察能力与企业跨界转产。企业的洞察能力和机会识别密切相关,洞察能力是机会识别的前提,机会识别是洞察能力的目的。只有识别到转产机会后,企业才能将资源进行整合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创造价值。在动态变化的外界环境背景下,企业进行跨界转产时,不仅需要从海量信息中洞察出转产机会,还要根据转产行业的特点,重新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没有识别出转产的机会,那么企业的转产活动也就无法开展。综上,借助洞察能力,企业能够及时感知环境的变化,并识别出蕴藏的转产机会,从而为企业的跨界转产奠定基础。基于此,提出研究命题1。
H:企业跨界转产需要有很强的洞察能力。
3.1.2 学习能力与企业跨界转产。学习吸收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来源。企业意识到环境变化并经历必要的学习过程后,能够有效地整合已有资源。跨界学习能力与一般的学习吸收能力并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跨界转产是完全进入一个新的产业,企业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发挥作用,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新产业的知识。
从组织层面来看,企业在跨界转产过程中会形成新的组织管理惯例,利用新的技术、业务、流程,引进新的设备和新的生产线。从个人层面来看,从企业做出跨界转产的决策开始,管理者要主动学习新行业的知识和经验;技术员工则需要学习掌握新的生产技能,以便快速进入新的生产线,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此外,企业利用最新的技术,并持续研发前沿技术,积极参与新的产业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以顺利跨界转产进入新的产业。基于此,提出研究命题2。
H:企业跨界转产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3.1.3 资源组合能力与企业跨界转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必须注重对资源的有效获取和合理利用。与相关转产不同的是,跨界转产整合的资源更多是重新获得的外部资源,包括技术设备、生产原材料以及新产业的生产经验和知识等。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时刻掌握外部资源的情况,同时结合预测的市场发展趋势,采取适配的资源识别和资源配用战略举措,以有效贴合企业转产速度并匹配进入新产业的发展潜力。基于此,提出研究命题3。
H:资源组合能力有助于企业的跨界转产。
基于以上命题,本研究给出了应急背景下促使企业成功跨界转产的动态能力作用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跨界转产动态能力作用路径
3.2 企业相关转产
3.2.1 洞察能力与企业相关转产。在突变的外界环境中,企业尽管具有相关性优势,但是依然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识别和分析环境变化中蕴藏的风险和机遇。与跨界转产所需具备的洞察能力不同,相关转产具备的洞察能力是从组织原产业与转产产业的相似点出发,主要从资源和知识两方面来发掘转产机会。从资源方面来看,相似度高的资源基础为相关转产提供了机会。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通过资源流动创造产品或服务价值。企业若具有较高柔性的资源,可以较为方便地进行其他产品的生产;当资源可广泛地应用于各部门或各生产环节时,其较容易在不同用途间进行转换。从知识方面来看,因为相关转产企业所具备的知识与经验与转产产业需要的知识和经验通用度高,所以企业进入新产业的壁垒和难度就比较低,这也是相关转产相比跨界转产所具有的机会优势。综上所述,洞察能力主要是在企业相关转产所具有之前的决策环节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企业通过识别和分析原产业的资源柔性和知识优势,判断转产机遇,从而做出相关转产的决策。基于此,提出研究命题4。
H:企业相关转产需要有很强的洞察能力。
3.2.2 学习能力与企业相关转产。学习能力是指企业能够对外部信息进行评估和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在进入新的产业之后,企业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企业相关转产所需要的学习能力与跨界转产不同:后者学习的知识和经验是全新的,企业在原产业中储备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发挥作用;而相关转产的情况下,由于转产产业与原产业关联度高,企业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依旧可以发挥作用。企业通过对知识和经验的获取、消化吸收,整合、开发新产业的组织惯例和流程,从而提升企业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基于此,提出研究命题5。
H:企业相关转产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3.2.3 资源重构能力与企业相关转产。跨界转产中的资源组合是将从新产业中获取的资源进行配置组合的过程,而相关转产的资源重构是将企业原有资源重新整合构建的过程,二者对象不一样,对资源的整合利用过程也不一样。相关转产企业的管理层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能够及时发现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重构,抓住机会及时进行转产。资源重构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从而降低企业转产成本。而对人力资源的重构可以在相关转产企业的内部形成一种高效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的内部活力,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相关转产顺利进行。基于此,提出研究命题6。
H:资源重构能力有助于企业的相关转产。
基于以上命题,本研究给出了应急背景下促使企业成功相关转产的动态能力作用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相关转产动态能力作用路径
4 研究设计
4.1 案例选择
罗伯特·K·殷(2004)认为,研究“如何”(how)“为什么”(why)之类的问题时,适合运用案例研究方法。Eisenhardt(1989)在《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一书中指出,在案例研究中,研究样本的选择不需要遵循抽样法则,案例样本只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即可;并进一步指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多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建构理论,其比单案例研究有更好的效度。Sanders(1982)认为,进行多案例研究时,最佳案例数量为3~6个。基于上述学者的观点与建议,本研究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其中,进行跨界转产的企业有3个,分别为格力、比亚迪和中石化,样本企业跨界转产具体描述如表3所示;进行相关转产的企业有3个,分别为爹地宝贝、三枪集团和宇通集团,样本企业相关转产具体描述如表4所示。
表3 样本企业跨界转产描述
表4 样本企业相关转产描述
4.2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遵循罗伯特·K·殷(2004)有关案例研究的做法,同时为了保证本研究的信度与效度,首先成立3人案例研究小组,统一学习案例研究方法的常规流程,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在资料收集和整理中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4.2.1 资料来源多样性与证据三角链。案例研究中常见的证据来源有文献、档案记录、实物证据、直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为了保证研究的效度,鉴于样本企业的情况及资料获取的可能性,本研究选择的资料获取方式主要为: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查看文献档案、开展问卷调查等,从而确保研究中的证据三角链。
4.2.2 资料收集与整理中的研究人员三角形。由3人组成小组进行资料收集,为了保证过程可复制、可追溯,在征得被访谈人员的同意后使用了录音设备。访谈结束后立即安排人员整理,整理结果必须由3人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见,以确保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5 跨案例分析
5.1 企业跨界转产的跨案例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转产是由转产动因推动的,并根据转产时内外环境条件确定转产的方向,接着确定转产的路径、方法等。在应急环境下,企业进行跨界转产时,首先要洞察到外部急剧变化的环境,识别出企业跨界转产的外部机遇与挑战;然后结合目前市场状况和企业自身资源条件,明确企业跨界转产的方向,学习和吸收转产到新产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整合所需资源,从而成功实现跨界转产。
5.1.1 跨界转产中企业洞察能力的作用分析。近年来,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健康消费的升级以及老龄化趋势,都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更多机会。尤其是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医疗卫生相关行业措手不及,这给其他企业转产医疗卫生产品提供了契机。而国家也鼓励各行各业转产急需的医疗防护用品。格力、比亚迪和中石化等企业抓住了这个契机,进行跨界转产。其中,格力于2020年2月18日注资2 000万元成立珠海格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格健医疗”),并计划投入10亿元布局医疗设备领域;比亚迪第九事业部本身就具备生产医疗防护用品的资质;对中石化公司来说,疫情期间暴涨的口罩需求导致用来生产口罩的聚丙烯原料紧缺,而中石化是国内最大的医卫原料供应商,是口罩产业链上游原料的生产者,这一市场变化为中石化跨界转产口罩提供了契机。
综上,进行跨界转产的3个企业均是先洞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自身的影响,识别出转产的机会,再分析自身资源与机会的匹配程度,从而做出了跨界转产的决策。所以,企业进行跨界转产要有较强的洞察能力,具体资料见表5。
表5 跨界转产洞察能力资料举例及编码
5.1.2 跨界转产中企业学习能力的作用分析。在吸收利用能力方面,格力具有丰富的自动化生产经验,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也为其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基础。比亚迪生产汽车隔音棉的原料和技术与生产口罩的有许多相同之处。汽车隔音棉的原料由聚丙烯等材料构成,依靠喷熔丝技术把聚丙烯纤维缠绕在聚酯纤维上,这与口罩的生产工艺类似。比亚迪在借鉴隔音棉的生产经验之后,能够很快掌握口罩生产的知识和技术。中石化通过与其他企业协作生产口罩,在学习掌握口罩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之后,组织子企业进行口罩生产。
综上,进行跨界转产的3个企业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了新产业的知识和技术,尽管与原产业知识跨度较大,仍旧依靠强大的吸收利用能力将新获取的知识应用于新产业,促进企业顺利跨界进入新的产业。因此,企业进行跨界转产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体资料见表6。
表6 跨界转产学习能力资料举例及编码
5.1.3 跨界转产中企业资源组合能力的作用分析。资源的重新组合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使得企业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尤其是在跨界转产中,企业既有原产业的资源,又有从外界获取的新产业资源,如何将新旧资源重新组合,是企业成功跨界转产的关键。在资源获取以及转换利用两个方面,新冠疫情期间的格力、比亚迪和中石化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推动了自身跨界转产的顺利进行。格力具有大批量生产管理的能力,可借助在技术输出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打通设备制造和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比亚迪具有超强的代工能力,可以从全球范围内采购上游的口罩生产设备、原材料等;在内部资源方面,比亚迪拥有现成的高级无菌车间。中石化本身就是生产口罩原材料的企业,在原材料方面可以满足自身生产需求;同时和国机集团协作,16天即完成了燕山石化熔喷布建设项目;除此之外,还与合作伙伴对接建成了11条口罩生产线。在新冠疫情紧急的情况下,格力、比亚迪和中石化利用大批量生产管理能力和代工能力,从世界各地调配生产医疗防护用品所需的各种物资资源,实现了转产产品的正常生产和加工。
综上,资源优化组合涉及跨界转产的各个方面。在跨界转产中,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再到成品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这一系列基本活动均涉及资源的重新组合,具体资料见表7。
表7 跨界转产资源组合能力资料举例及编码
5.2 企业相关转产的跨案例分析
爹地宝贝、三枪集团、宇通集团3家企业现有的业务或产品与医疗卫生行业相关性很强。爹地宝贝主要生产纸尿裤,其所需的原材料、生产线与口罩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生产线基本相同;三枪集团主要生产服装,与生产防护服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线类似;宇通集团的客车生产线与负压救护车的生产线极为相似。这3家企业的转产属于相关转产。
5.2.1 相关转产中企业洞察能力的作用分析。爹地宝贝和三枪集团转产口罩,宇通集团转产负压救护车,其与原产业链的关联度均很高,原产业链所积累的生产、研发经验等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企业在洞察到这些产业相关性后,做出了相关转产的决策。
爹地宝贝经过调研发现,儿童口罩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市场上的口罩大都是依据成年人的脸型特点进行设计的,仅有几家小厂商生产儿童口罩,且质量及工艺很差。这些口罩不能有效过滤细菌、粉尘等有害物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过滤标准,达不到保护儿童的效果。于是,爹地宝贝在建设4条普通口罩生产线的同时,又专门建设了2条儿童口罩生产线。此外,与其他跨界转产口罩或防护服的企业相比,爹地宝贝在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规模上都具有优势。三枪集团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社会责任的企业,且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口罩成了市民生活的必需品,市场需求量较大。三枪集团的主产业是生产内衣等服装,而口罩与内衣部分原料相同,所以三枪集团很快洞察到这个市场机会,成功转产口罩。负压救护车是医疗部门的特供车辆,市场上生产负压救护车的厂商本来就很少,新冠疫情的来袭让各个企业猝不及防,具有紧急转产负压救护车能力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而宇通集团在转产负压救护车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因此,宇通集团利用技术和研发优势,进入负压救护车生产领域。
综上,在突发疫情的应急背景下,3家进行相关转产的企业均依靠洞察能力感知到环境的变化,识别出转产的机会,从而做了转产的决策。因此,企业进行相关转产要有很强的洞察能力,具体资料见表8。
表8 相关转产洞察能力资料举例及编码
5.2.2 相关转产中企业学习能力的作用分析。爹地宝贝、三枪集团转产口罩或防护服,宇通集团转产负压救护车,其与转产行业相关性高,具体包括原材料、生产技术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均与转产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交叉性、渗透性。这对发挥企业的吸收利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企业进行相关转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爹地宝贝、三枪集团二者原有的生产线与口罩或防护服的生产线相似,厂里工人根据已有的知识与技术经验,经过简单培训后就能很快进入口罩或防护服的生产线。宇通集团在转产负压救护车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宇通集团的研发人员具有丰富的客车研发经验以及很强的学习能力,将研发技术应用于负压救护车的生产上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综上,无论是爹地宝贝和三枪集团转产口罩、防护服,还是宇通集团转产负压救护车,学习能力在相关转产过程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知识获取方面,3家企业均可以从上下游供应链获取转产行业的知识和经验;在吸收利用能力方面,由于产业关联度高,许多生产知识和技术是通用的,这些促使了企业相关转产能够顺利进行,具体资料见表9。
表9 相关转产学习能力资料举例及编码
5.2.3 相关转产中企业资源重构能力的作用分析。在爹地宝贝、三枪集团和宇通集团的相关转产中,资源重构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3家企业与转产行业联系密切,外部原材料供应商稳定,内部资源经过转换就可以成为转产行业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宇通集团的主业为客车生产,厂房、设备等基础设施完善,具备生产负压救护车的硬性条件,这些资源设施能够用来生产装配负压救护车;同时,生产负压救护车的关键在于将负压仓安装于车内,而宇通集团有生产房车的经验,房车生产原理与负压救护车生产原理类似。宇通集团重新调整房车生产链,在原有生产车间配置负压仓连接装置,顺利完成负压救护车的生产线更新,成功实现了相关转产,具体资料见表10。
表10 相关转产资源重构能力资料举例及编码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经过上述理论与案例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应急背景下,动态能力在企业的跨界或相关转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企业跨界转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首先是洞察能力。跨界转产时,企业先要感知、洞察应急事件发生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进而确定跨界转产的方向及要求。其次是学习能力。企业跨界转产时面对的是新产业,且缺乏新产业的技术、经验等,因而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企业成功转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是资源组合能力。根据跨界转产的要求,企业需要整合内外部各方面的资源,以具备新产品的生产运营能力。在获取资源时,企业要根据新进入产业的要求与企业资源的匹配程度,对企业已有资源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资源的获取方式。获取到跨界转产所需的资源后,企业还须根据跨界转产的生产技术要求组合资源,从而确保能够进行跨界生产。因此,资源组合能力是企业成功跨界转产的重要动态能力之一。
在相关转产中,与跨界转产一样,企业首先需要洞察应急事件的发生及其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并据此确定相关转产的方向。因此,洞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企业在相关转产中所要进入的新产业与现有产业具有关联性,可以利用原本主营业务所积累的知识和技术。所以,相关转产时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其难度和任务量相比跨界转产要小得多。最后,在企业相关转产过程中,资源的协调、利用和重构是成功转产的关键。由于所转产业与原产业所需的技术、设备等资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企业可以将原有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应用于新产业,从而形成新产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由此可见,相关转产中新旧资源和知识的重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企业完成相关转产的重要动态能力之一。
6.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本文虽然针对多个不同案例进行了跨案例分析,试图从中找出应急背景下企业转产的决定因素以及它们的共同点,以期给更多在应急背景下进行转产的企业以理论指导,但是6个案例所覆盖的行业远远不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案例数量及覆盖范围,也可以进行大样本调查及统计分析,以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