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核心机理和关键特征

2022-02-18叶伟巍

创新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要素理论科技

陈 劲,叶伟巍

(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2.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0)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打通“科技强、企业强、装备强、工程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人民富”的发展通道,创造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大好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根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负责任大国的重大贡献。以下3个现象是本文研究的起点。

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三期叠加,国内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复杂变化;疫情反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技术变革,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创新竞争空前激烈;化危为机,成为应对环境复杂变化的必然选择。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的速度持续加快,生产力正在大幅度提高,生产率面临大飞跃。

二是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谱新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将达到世界经济总量的18%,实现量的积累。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单位GDP能耗从2012年以来累计降低24.4%,外贸依存度下降到32%,内需贡献率有7个年头超过1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实现质的飞跃。结构协调、有质有量、绿色环保、安全高效、共同富裕,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显成效。坚持科技向善、自立自强的守正创新导向,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意识本质、行为规律等基础研究领域,科学研究迈向前沿;“天眼”探空、神舟飞天、蛟龙探海、嫦娥探月、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人造太阳,大国重器举世瞩目;桥梁、公路、地铁、港口、建筑、机场、电站、电网、5G,工程奇迹震惊世界;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移动支付、共享服务,新基建催生新场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数字赋能产业升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那么,是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实践,才创造了如此佳绩?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核心机理和关键特征是什么?为此,本文将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寻根溯源,梳理理论渊源;二是结合规律,诠释核心机理;三是对标成效,提炼关键特征。

1 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思想渊源

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创新经济学基本理论本土化的实践结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系统理论的突破性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经济学基本理论本土化”这两个方面,梳理中国创新型国家理论深厚的学术渊源。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质疑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为假定的古典经济学研究基础,以《资本论》为标志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诞生之日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市场能否发挥作用,一直是中西方学术界的争论焦点之一,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从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场化,但是采用哪一种模式推动市场化曾经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难题。许多前社会主义国家简单地选择了资本主义市场化的道路,造成难以为继的后果。我国勇敢面对这一挑战,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中国改革道路。市场有效,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有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更好地发挥政府调节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基础。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在于:一是市场在创新要素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快土地要素、人力要素、财力要素、物力要素、技术要素、数据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创新要素在不同创新活动主体、过程、领域、时间和空间等的分配,从而实现最节约、最高效、最优化的配置目标;二是为创新产品提供“开放统一和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有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2 创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本土化

熊彼特(1912)在《经济发展的原理》一书中,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认为创新是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随后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性增长理论、新熊彼特主义以及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相继出现,推动了创新经济学理论从封闭式创新系统理论到开放式创新系统理论,再到生态化创新系统理论的持续演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成为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导向。

封闭式创新系统理论,鼎盛于20世纪70年代。在这之前,企业家普遍认为封闭环境有助于创新成果的保密和独享,有利于企业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创新资源日渐丰富以及发达国家去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跨国公司开始将创新任务进行分解,并在全球实施分布式创新计划。这些企业研究机构均或多或少拥有独立运作权,与跨国公司的新型组织结构非常契合,封闭式创新理论演变出分布式创新理论。

开放式创新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单一企业的内部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发展,很难满足技术创新日益增长的成本及复杂性要求。企业开始注意到外部资源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跨组织边界获取并利用外部资源和商业化途径,有利于创新要素跨组织、跨产业、跨学科,甚至跨国家的融通协同。

生态化创新系统理论,源于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以Freeman(1987)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概念以后,开放式创新系统理论增加了国家干预的制度变量,随后还演变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触发点是互补性资产和互补性技术,协同创新机制依旧是实现创新的关键。梅亮和陈劲等(2014)通过科学计量的文献综述方法,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起源、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

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创新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凝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通过“市场机制—创新机制—政策机制”的三维传动,把创新动能贯彻经济发展的全程全网,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通过“双轮驱动和三维传动”的耦合联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发展理论。

2 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核心机理

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经历“顶层设计理论框架”和“全面深化理论内涵”两个阶段的演进发展,逐步形成新型举国体制下“双轮驱动、三维传动、耦合联动”的核心机理,构建了中国式创新国家理论的系统框架(见图1)。

图1 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核心机理

2.1 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双轮驱动是创新型国家的动力引擎,是耦合社会各方力量的枢纽。

制度创新,是代表国家意志的驱动力。制度创新,面向要素“生产—流通—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创新生态,旨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弥补市场失灵、抑制市场垄断。①要素生产环节。人才、资金、知识、技术、数据等重要经济要素的特征不同,形成机制差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市场失灵或市场垄断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进行制度性干预。②要素流通环节。资源要素在国际间、区域间、产业间、个体间分布结构失衡或流通不畅,也需要宏观政策精准施策、调控干预。③要素利用环节。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主体,其经济要素的探索性利用和挖掘性利用能力存在差异,更需要政策引导和激励。党领导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相关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

科技创新,是源于社会意愿的驱动力。经济要素通过“生产—流通—利用”的商业循环实现经济价值的增加,是社会意愿驱动下市场经济的核心动力。渐进性创新,获得连续性增长;颠覆性创新,获得跨越式发展;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经济要素的创造性重组,获得创新租金,推动经济内涵式增长,是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双轮驱动,是凝聚多元力量的发动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畅通“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的升级通道,打通“科技强、装备强、工程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人民富”的发展通道,是切实发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核心机理。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则是强化双轮驱动的制度安排,旨在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凝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赢得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2.2 三维传动,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

“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和创新机制”的三维传动机制,是创新型国家的齿轮箱。三维传动机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发挥政策机制的传动能力,推动创新要素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变革;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传动能力,推动创新要素配置结构和配置效率变革;三是发挥创新机制的传动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创造性重组和利用效率变革。

政策机制传动,提升创新要素生产效率。政策机制传动,提高人才、资金、知识、技术、数据等重要经济要素的供给能力,是要素生产效率变革的关键。其中,培育基础研究和研究发展能力,是提高科技供给效率的主要途径;构建金融体系、资本市场、投资基金等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提高股权直接融资比率,是提升资金供给效率的主要路径;优化职前教育和职后继续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供给能力的要津;加大数字基建投入和发展物联网技术,是提升大数据供给能力的措施。创新要素生产供给效率,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础,直接影响经济要素的流通效率。

市场机制传动,提升创新要素流通效率。市场机制传动,提高人才、资金、知识、技术、数据等重要经济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力,是要素流通和效率变革的关键。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在要素配置中的主导性作用,发挥政府在要素配置中的调控性作用,从而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扩大创新要素配置规模、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结构并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推动资源要素流通转移方面的效率变革。

创新机制传动,提升创新要素利用效率。创新机制传动,提升全要素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是经济发展质量变革的关键。创新作为要素创造性重组和内生性发展的解决方案,衍生出基于干中学和基于科技的两种创新模式,高度倚重资源要素的挖掘性利用和探索性利用能力,最终推动资源要素整合转化利用的效率变革。要素利用效率,直接决定了产品服务质量;全要素配置效率,则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

2.3 耦合联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双轮驱动和三维传动”的耦合联动机制,是创新型国家的动力总成,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变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2.3.1 耦合联动,推动要素质量变革。人才、资金、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的供给质量,直接影响着要素配置结构和配置效率,从而影响最终产品服务质量。技术“卡脖子”,主要受制于核心技术和互补性技术的供给质量;实体经济资金荒,主要受制于科技金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服务质量;人工智能或软件人才缺口巨大,主要受制于创新型人才配置结构及质量;大数据数量庞大但是质量良莠不齐,直接影响信息挖掘效率。创新要素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绩效,从而影响产品服务质量变革。把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力耦合到要素质量环节,提高人才、资金、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的供给质量,是消除阶段性瓶颈的有效途径。

2.3.2 耦合联动,推动产品质量变革。产品质量是产品性能和价格成本的综合反映,表征了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质量标准和实现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的价值在于,通过创意构思、设计组合、工艺制造和商业运行,一方面提高产品服务性能,另一方面内涵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弥补市场需求空挡或者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发展主动权。

2.3.3 耦合联动,推动产业质量变革。产业质量是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和竞争力的综合反映。产业经济范式和技术方式的主导能力,是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内含自主创新理论的基本逻辑。不同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组合结构,决定了经济整体发展质量。所以,通过耦合联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避免同质竞争和恶性竞争,推动新兴产业开拓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和争取发展主动权,推动未来产业领先布局、创造应用场景和争取先发优势,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的核心目标。

2.3.4 耦合联动,推动经济质量变革。经济基础是国家发展的物质保障和财力源泉。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消除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问题,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守正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文化理念,更是责任承诺,旨在增加全人类福祉和推动地球可持续绿色发展方面,做出负责任大国的重要贡献。

3 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六个坚持”,打通“科技强、装备强、工程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人民富”的发展通道,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和全面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六个坚持”的探索实践,从党的领导、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创新有道、企业主导、数字赋能等6个方面,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基本特征(见图2)。

图2 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基本特征

3.1 党的领导,坚持创新强国方向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因此,本文主要从“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3个方面,梳理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在党的领导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是抓重大,把握科技自立自强方向。抓重大具体包括如下3个方面:首先,研判重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和核心要求,扎实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其次,制定重大战略。准确判断所处历史阶段和深入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制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并持之以恒全力推进。最后,争取伟大成就。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归根结底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

二是抓尖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抓尖端具体包括如下3个方面:首先,抓领军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党管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创新领军人才。其次,抓尖端科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最后,抓尖端项目。消除“卡脖子”问题,打造“杀手锏”技术,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抓基础,凝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抓基础具体包括如下3个方面:首先,抓意识形态。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抓意识形态,营造守正创新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广泛凝聚社会共识,铸造科技向善的创新理念,是建设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的思想保证。其次,抓创新生态。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策源功能,全面布局国家实验室建设,重塑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通过“三给三强”盘活国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存量,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和结构;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最后,抓市场业态。引导市场体制改革,构建统一开放、治理有序、自由流动的市场业态,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

3.2 政府有为,激发创新活力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2021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科技管理的定位由“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调整为“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体现出规划和政策要服务战略、服务改革、服务实践的总体思路。

一是需求导向“抓战略”。“抓战略”就是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抓战略”,发挥党“抓重大”的政治领导优势,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技术工程,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影响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

二是问题导向“抓改革”。在2014年至2021年的历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均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论述和专门部署。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抓改革”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在科技体制上“抓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科技创新体制和新型举国体制二元支撑结构;在创新机制上“抓改革”,优化“市场—创新—政策”三维传动模型。

三是目标导向“抓规划”。“抓规划”就是根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总目标,按照经济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制定总目标的实现步骤与重大措施,将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明确了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任务;部署了4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四是创新导向“抓服务”。“抓服务”就是要扭转管钱、管物、管项目的惯性思维,强化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的意识,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发展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清障搭台。例如,浙江省针对产业集群建立了200多个创新综合服务体,提供全方位的系统性服务。

3.3 市场有效,重构循环格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是坚持统一开放,发挥大市场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防止地方本位主义,不搞自我小循环,引导各地区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旨在发挥内需市场潜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扩大创新产品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空间,激发科技创新的投资研发动力,推动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竞争有序,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竞争有序,关键是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竞争定价机制。创新产品市场和创新要素配置市场,是决定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竞争机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些对于创新产品市场化公平竞争和创新要素市场化自由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是坚持自主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人才、资金、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是实现创新的必要资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知识、管理等七大生产要素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市场化改革举措。

3.4 企业主导,强化创新生态

科技成果转化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通过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归根结底离不开商业化的阶段。所以,切实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直接决定了创新系统的生态共生质量。

一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科技研究成果,如果没有企业参与、没有企业家不屈不挠创业精神的坚持,往往很难跨越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业化的“达尔文之海”。但是,目前在位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本导向、组织架构、薪酬制度,都无法满足创新要素配置和创新能力发挥的现实需要。于是,公司创业、形成二元结构、进行探索性和挖掘性二元学习、形成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二元能力,成为重要的实践经验。

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产学研合作,一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枢纽,面向产业链提供创新综合服务是其主要模式,最主要的经验是实现知识生产、知识流通、知识利用的三角循环。其中,技术转移转化、创新服务综合体、科技特派员等制度,围绕产业集群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服务,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三是坚持国际化道路,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基础设施、联合研究、国际组织和人才培养是科技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制标准的软联通等国际间互联互通,催生了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场景。联合研究有助于破解技术瓶颈。科技开放合作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性问题提供新途径,在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脱贫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不同层次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中欧、中阿、中非、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科技创新合作,不仅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而且在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5 创新有道,提升创新能力

一方面,坚持守正固本、稳中有进、科技向善、革故鼎新,处理好稳定安全和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尊重科技创新客观规律,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兼顾好科技向善与自主创新的关系。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守正创新,是中国式创新型国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经验法宝。

二是坚持自主创新,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坚持自主创新,目的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发展主动权;自主创新道路是全面开放、博采众长的学习道路。创新是要素的重组过程,创新要素集成的广度、深度和耦合度,是决定创新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扩大创新要素的配置规模、优化创新要素的配置结构和提高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

三是坚持融通创新,协同好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关系。渐进性创新是基于连续技术,提升产品、工艺、服务质量的主要模式;颠覆性创新是基于不连续技术,创造技术范式和市场范式变革的主要模式。融通创新,实现跨文化、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跨组织的互联互通,核心作用就是通过互联互通实现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协同推进,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

3.6 数字赋能,培育创新潜力

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未来创新的最大变量。我国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场景智慧化,着力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培育持续创新潜力。

一是数字产业化,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实体经济,是数字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大力培育芯片、关键元器件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大力培育复杂信息系统的领军企业,大力扶持信息软件企业,大力扶持数据要素配置服务企业,打造数字经济形态下的实体经济,推动经济体系结构优化升级。可见,软件现代化、硬件现代化、服务现代化是数字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二是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这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厘清了思路、明确了路径。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互联互通和融通创新,通过智能化、协同化的新生产方式对实体经济进行改造升级,全面提高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可见,设计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信息化是数字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三是场景智慧化,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5G网络已经占全球70%的份额,推动了城市大脑、智慧交通、远程医疗、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应用场景的涌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可见,数字基建、智能场景和数字治理是场景智能化的基本特征。

4 研究结论

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经济学理论本土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双轮驱动、三维传导、耦合联动”为核心机理,旨在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提高创新要素供给质量和配置效率,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新时代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①党的领导。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坚持科技自立自强。②政府有为。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激发自主创新活力。③市场有效。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重构创新要素双循环新格局。④企业主导。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坚持国际化道路,促使创新生态活力增强。⑤创新有道。以中国式创新型国家理论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自主创新、融通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提升。⑥数字赋能。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场景智慧化,培育可持续创新潜力。

猜你喜欢

要素理论科技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科技助我来看云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