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茶文化传播
2022-02-18季焕荣
季焕荣
(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逐渐上升,从而出现针对汉语言学习的“汉语热”现象。在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全面发展过程中,国内外教育机构开设的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取得显著成效,给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和学习带来很大意义。在汉语国际教育实施与发展期间,其教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越来越多人研究的热点和话题。汉语国际教育中包含很多具有民族精神、文化体验的重要载体内容。有利于使大众在学习汉语语言的同时了解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1 茶文化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价值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与发展中形成了汉语语言和相关文化,其语言包含鲜明的民族色彩,不断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反映出来。随着汉语语言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给茶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开展提供基础。茶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可以使大众在掌握汉语语言的基础上,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精神,更有助于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达到文化输出的有效目的。茶文化中包含茶历史、茶精神、茶理念等许多内容,其品茶、饮茶、赏茶中都有许多优秀文化和精神,毫无疑问,茶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引入,可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质量,丰富汉语国际教育内容,还能达到文化传播与推广的教育目标。所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之间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值得推广和关注的重要内容。另外,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包含丰富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成熟的体系。在对外传播茶文化中,我国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在茶文化背景下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可以将扩大茶文化本身所包含的知名度、影响力,更能调动学习者了解我国茶文化的主动性,强化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导入工作效果,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通过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到汉语国际教育中茶文化应用的突破口,使其学习者可以在掌握茶文化的基础上,更多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习汉语的成效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茶文化下的汉语国际教育问题
在优秀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背景下,其许多学校与茶文化的融合教育工作呈现出较好发展效果。然而基于茶文化的汉语国际教育在开展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虽然语言和文化发展之间突破区域性限制和局限性,但是依然存在学校汉语国际教育忽略茶文化应用的问题。未能构建开放发展的教育格局,加强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同时,汉语国际教育还是以传统的观念为主,并未了解茶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开展的重要影响,在教学期间注重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理论知识灌输,未能充分挖掘和探究其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茶文化包含民族特点和价值内涵,汉语国际教育应当充分展现茶文化的价值内涵,通过茶文化提升教育的文化魅力和价值,而且在教育期间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茶文化学习思维理念,达到推动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就目前汉语国际教育而言,仍然存在未能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推动茶文化学习和汉语国际教育之间融合等问题。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单一,通常以各自为政地引导学生学习茶文化或者汉语国际教育知识,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茶文化了解不足,缺少学习茶文化的意识和积极性,从而给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开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茶文化中包含许多茶道历史典故、精神理念、天人合一思想、修身养性观点等。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未能积极与茶文化中历史典故、天人合一思想、修身养性观点等结合开展教育,对茶文化的挖掘和应用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很难具有针对性地提升汉语国际教育开展水平,以及优秀茶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效果。另外,汉语国际教育在开展中存在茶文化理论教育和实践脱轨的情况。即使部分学校意识到汉语国际教育和茶文化结合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结合发展的形式提升教育开展水平。但是其教育在茶文化的应用和推广中,过于注重茶文化理论知识灌输,并未开展丰富多样的茶文化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是被动接受汉语国际教育期间的茶文化内容,缺乏参与茶文化实践活动的机会。而且教师也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形式感受品茶、喝茶中所突出的茶文化思想和精神,导致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内容方面,不利于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和素养。
3 茶文化下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原则
3.1 人本化原则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将茶文化融入到其中,应遵从人本化的原则,以此为基点,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实施,使汉语国际教育更具人文性,从而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本化思想是素质教育理念下提出的重要内容,主张教育的主体为学生,依据学生需求,结合教育素材,设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评价,整合这些教育环节,开展一体化的汉语国际教育模式。而将茶文化融入到其中,凸显汉语国际教育人文性,更要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模式,从而提升汉语国际教育实施的质量。
3.2 适度性原则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融入茶文化信息,可为汉语国际教育良好实施助力。但当前部分教师在文化传承视域下,未能够考量到教育进度及学生文化接受能力,一味的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信息,凸显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衔接不足的问题,使茶文化融入较为突兀,这不利于茶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良好实施。基于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茶文化的融入应遵从适度性原则,依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合理、科学的挖掘茶文化信息,将适合学生发展的茶文化信息融入到其中。例如:针对学生文化教育,挖掘茶文化信息,以茶文化为导向,引领学生认知文化,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文化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传承与弘扬茶文化,从而也提升学生促进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信息的掌握。
3.3 互动性原则
茶文化是多元茶活动视域下生成的文化体系,在茶活动中提倡合作、互动的思想,这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育的革新指明方向。针对以往的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采取的授课方法单一,影响到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信息的学习效果。而将茶文化融入到汉语国际教育中,应遵从互动性的原则,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融入互动思想与思维,设计互动的汉语国际教育活动,吸引学生融入到其中,使学生与教师一同互动,启迪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与茶文化的认知,从而以文化为导向更好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信息。
3.4 网络化原则
茶文化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的实施向网络化方向进程,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此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融入茶文化信息,应遵从网络化的实践原则,以网络化教育为导向,不断的提升汉语国际教育实施的成果。一方面,推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向网络化方向推进,以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构建网络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平台,整合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模式,开展“网络+课堂”的汉语国际教育模式,促进茶文化融入到其中,使茶文化在网络与课堂中融会贯通,进而凸显茶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实施价值;另一方面,重视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运用,以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融合为基点,构建茶文化的汉语国际教育平台,促进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有机融合,借助网络平台传达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信息。
4 茶文化下的汉语国际教育策略
4.1 提升茶文化教学力度
茶文化背景下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中,需教育工作者提升茶文化应用的意识,构建必要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为推动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协同发展提供保障。当前,虽然许多学者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研究教育和茶文化之间的关联,但是部分研究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茶文化和汉语国际教育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在提升茶文化教学力度中,需要进一步明确茶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结合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征,加大茶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宣传力度。从而使学生在教育中学习茶文化,并对中外文化差异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给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学习优秀文化提供基础与保障。换言之,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强茶文化发展历史、茶具文化、茶艺文化的应用,通过这些文化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充分以茶文化为突破口,达到文化和语言教学充分融合的目的。总之,汉语国际教学中应该结合茶文化为其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文化支撑,加快优秀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速度,以及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真正突出茶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力,弥补以往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不足,增加文化学习效果。
4.2 积极挖掘茶文化资源
在汉语国际教育与茶文化结合发展中,其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茶文化和汉语国际教育之间的依附性,挖掘语言教育中的茶文化资源和精神,还可以将具有教学性的茶文化精神理念、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并且在汉语国际教学中,许多学生来自于异文化群体,教师需要结合其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好茶文化资源挖掘、渗透等工作,使异文化群体学生能够合理融入汉语文化环境中,强化对文化的进一步认知。教师可以日常授课期间挖掘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优秀茶文化,与学生构建良好互动和交流关系,也可以选择学生喜欢和关注的文化资源,在尊重学生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推动茶文化教学工作的合理展开,充分发挥茶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作用。在挖掘茶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茶文化历史典故、文化精神引入课堂中,或者与学生共同分析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增强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认识,使其学生可以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取得良好学习成绩,为跨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喜欢的茶文化知,制作成教学视频、课件,在课堂上供学生观看,增强学生直观了解优秀茶文化的能力,并做好文化交流、分析等工作,使其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茶文化学习能力,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
4.3 茶文化理论实践结合
在茶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茶文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做好茶文化实践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内化茶文化理论,提升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技能。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可以将茶文化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之间融合。并且坚持系统性的教学原则,推动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而且实践教学工作需要有理论教学内容的支撑,教师可以结合茶文化理论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作出统筹规划,结合茶文化实践教学特点,将茶文化知识理论合理呈现出来,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到茶文化中的实践内容。教师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合理进行茶文化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还要与当今时代语境特点之间融合,从而达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良好对接的目的,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同步提升。实际教育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结合茶文化中品茶、赏茶等教育内容为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在品茶的过程中,感受天人合一、修身养性思想,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茶具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茶具的使用中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增加学生汉语文化学习期间的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中国茶文化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内涵,汉语国际教育在开展中应该重视茶文化的运用,通过提升茶文化教学力度、积极挖掘茶文化资源、茶文化理论实践结合等方式,提升其实际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