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效途径
——以茶文化为例

2022-02-18

福建茶叶 2022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茶文化思政

吴 迪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在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承载着沟通和交流的重任,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大学的英语教学也面临着相应的压力。但据相关调查可知,我国当前大学的英语教学依然存在诸多挑战,而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要逐步把英语教学跟有效的教学理念相融合到一起,并有效渗透一定的茶文化,做到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大结合。此外,茶文化理念跟我国民众平时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茶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势必可以起到独特的改进作用,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重视起来了茶文化的作用,我们将茶文化跟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起来除了利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外,还能加强茶文化的传播速率。

1 茶文化的理念及特征

充分了解茶文化理念和特征,从这两方面入手,加强对茶文化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可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我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是茶叶的起源国家,茶文化经由我国流传到各个国家后,形成不同的茶文化模式,这也充分说明我国茶文化的包容性。了解我国茶文化理念和特征后,进一步了解西方茶文化的特征和理念,有利于加强对比,也能使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促进学生在成长和学习阶段健全知识架构,成长为复合型语言人才。

1.1 茶文化理念

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且长远。其形成主要来自于人们在平时生活中对茶的感悟及了解,其探究价值是十分重大的。茶文化除了包括茶叶文化、泡茶文化外,还包括有茶具文化等等,颇富深厚的文化韵味,除此之外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并发扬茶文化的国家,迄今为止,许多人依旧保留着品茶的习惯,很多地方更是以茶代礼。此外我国茶叶类别繁多,其所存在的地域不同,所具有的茶叶特色也各不相同,正是这些个各具特色的茶叶相互组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丰富多彩、样式繁多的茶文化。通过对茶文化包含的茶道和茶德进行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茶文化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身。集合多元化特点与特征的茶文化,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促进英语教学发展,也能加强对茶文化的传承,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英语教学形式,促进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为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2 茶文化具备的特征

在我国,茶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除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外,其特征也是极其鲜明的。首先,茶文化具有历史性特征,通过很多史书当中我们都能看到茶叶以前被用来作为等价交换,是一种“商品”,直到清朝及后期,人们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及重视之后,品茶才逐渐发展为很多文人墨客的习惯,这充分体现出了茶叶的历史性特点。其次就是民族性,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而每个民族其对茶叶的了解都会有各自独特的领悟,这是因为各个民族无论是在生活习惯上还是在风土人情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他们所喜爱的茶叶类别也就有所差别,在处理茶叶的具体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可见茶文化具备极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茶文化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思想于一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认知茶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能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语言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模式,发现大学英语教学致力于提升大学生语言素养。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得知将茶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的作用,可真正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形式,健全大学英语教学架构,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2.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与跨文化交际所需及其吻合。在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的当今社会,我国在国际大舞台中的地位已变得更加清晰可见,我国正在向世界各国不断传播着历史久远的古老东方文明。而身为学习英语知识的现代学生,更应当在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不忘介绍并传播我国文明;其次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也是促使我国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英语教学,也培养出了众多出色的学习者,但同时这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本土文化有所忽视的局面,而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到外语教学中来,则更好的改进了这种现象,且还有利于学生在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之余,肩负起弘扬我国文化的重任。

2.2 将茶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的作用

语言学习跟文化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学生长期的去了解并学习外国文化,久而久之中国学生很容易对我国本土文化产生一种隔阂与疏远感。所以众多教育学者开始越来越重视起来了在英语教学中不断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深远,是构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这上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精神。从广义上来说,茶文化指的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与茶相关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从狭义上来说,茶文化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与茶相关的“精神财富”,而本文中茶的“精神财富”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茶文学、茶歌剧、茶戏剧等等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

毫无疑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一定的茶文化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利的。据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对我国茶文化普遍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对跟茶相关的书画与文学也是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学生反而对英美文化、日本茶艺的认识了解的更多。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对于传承我国茶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同时在外语课堂上逐步渗透茶文化对于激发学生弘扬我国文化的信心也是十分有利的,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才能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可以更加清晰的表达自身想法。而且这种授课形式相对而言也更加新颖,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来说也是相对有利的。

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并融入茶文化的有效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渗透茶文化,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构建分层式渗透模式,有利于大学生积极成长,也有利于构建中国式外语教育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多元化思想,提升传统文化融入比例,以优秀茶文化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蕴,更有利于大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人,全面成长有利于国家发展,更有利于民族进步。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教学原则,增强茶文化跟英语教材间的融合,围绕茶文化进行英语教学活动,可促进英语教学分层式展开,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大学生个性化成长。

3.1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教学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里不断弘扬和传承茶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弘扬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英语教学形式,即在融合茶文化的基础上达到教学的有效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时刻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原则,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可以使用所学的语言更加准确的讲述中国故事,并可以在跨文化精神的培养下,做到弘扬并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落实思政建设的目标,使学生的思政理念与价值观得到有效培养。在不断渗透茶文化过程中,我们还十分有必要展开不同文化间的强有力“对话”,真正做到中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能够在英语语言对比跟汉语对比过程中,进一步对茶文化的价值及内涵有所了解,做到不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同时也不摒弃我国传统文化,进而实现思政建设的工作目标。

3.2 增强茶文化跟英语教材间的融合

在英语教学中把茶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是最直接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这样一来学生会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更多机会来了解我国的茶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出来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为了更好的加强茶文化跟英语教材间的融合,大学应当充分重视并展开校本教材的开发,此外教材开发者也应当意识到茶文化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所起到的价值,并在全面衡量英语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在融入茶文化到英语教材中做出相对科学化、合理化的选择。

3.3 围绕茶文化进行英语教学活动

除上述外,想要做到茶文化跟大学英语教学的合理融合,我们还可以在结合茶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英语教学活动,以此来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思政理念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结合茶文化精神展开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提高对茶文化的理解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展开校企合作的形式,增强课程思政建设,即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积极引入企业茶文化精神,或是带领学生参观茶叶生产基地等形式,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校还可以多多设立一些以茶文化精神为主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学生展开相应的精神培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水平。

3.4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翻译与茶文化相关艺术作品

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起来培养他们的翻译能力。而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多多翻译一些跟我国茶文化相关的艺术作品,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其对我国茶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在让学生翻译《红楼梦》里跟茶文化有关的一些诗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独立进行翻译,教师则提供必要的辅助和引导作用,之后学生再在组内通过探讨及分析,商讨出最恰当的一种方式,最终完成译文。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我国茶文化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及了解,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在课程思政这一背景下,要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茶文化,首先我们应当始终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教学的原则,做到中西文化有机结合。同时在当代大学英语课堂上,我们还应当尽可能选择多样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深入融合茶文化进行教学,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促使学生对茶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跟社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把课程思政建设跟茶文化融入都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其学习效果,进而实现全新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跨文化茶文化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