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2022-02-18范晓艳
范晓艳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1 茶文化
1.1 内涵与特性
茶文化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茶文化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利用茶的过程当中以茶问载体形成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情感,而广义上的茶文化则指的是涉及到人类与茶相关的各类活动。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尤其是文化交流层面。茶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传统文化当中的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也给茶文化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价值功能显著,呈现出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个地区都有着各自的差文化,很多城市也凭借着丰富的区域特征形成了都市茶文化。例如上海就多次举办了国际茶文化节,充分体现出茶文化魅力和特征。
1.2 教育功能
茶文化是人文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它将自然属性和传统美德教育进行了深度融合。人们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精神品质和人格特质都可以被融入与茶相关的各类活动当中,并且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茶文化对于人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并不局限在某一个单独的层面之上,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而言意义和价值非常突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错误的价值观会通过各类渠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而茶德思想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会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追求精神感悟。茶文化和人生百态密切相连,引导学生感受茶文化当中的独特魅力,并且从茶文化当中达到既定的发展目标,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点,也是思想修养培养的关键点。
1.3 文化与思想元素
茶文化来源于广袤大地的华夏文化,在茶文化当中也包含了古代哲学、伦理学和文化艺术内涵,融合了佛教、道教的思想精髓。品茶过程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的过程,茶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尤其是以茶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文化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培养专业能力而言效果突出。
没有繁荣的文化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教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全方位地有序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当中,让国民教育与保护传承工作相辅相成,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这一角度上看,茶文化的思想元素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实现保存和传递,教育工作者对于文化元素的加工和创造同样也可以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将茶文化当中蕴含的理念、时代特色和优秀基因全部告知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成为文化的继承者。在开展各类课程时,我们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让学生在了解茶文化的前提下对中国茶事活动形成审美和判断,不仅能够在知识层面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还能够在审美方面体现个人素养。
2 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径
2.1 明确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若是想积极融合茶文化的内容,充分的发挥出其具体的应用价值,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茶文化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受众面上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自身具有非常强烈的生命力与实用性能。所以在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积极融入茶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以及传统文化学习有着重要帮助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结合茶文化的思想理念内涵,在思想教育课程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了解的基础上传承与发扬,进而在实践中将茶文化与自身的素养理念相结合。同时在教育工作方面要一改往日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充分的汲取茶文化中的营养成分,在教育过程中更加具有包容性。这样在长远的教育目标的引导下促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2.2 营造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氛围
文化学习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学习内容,茶文化以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具有长远性,若是在教育方面仅仅是通过创办一次演讲或是开设一节课程,那么将会收效甚微,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茶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因此想要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茶文化的教学应用,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茶文化蕴含丰富,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墨客在诗文中处处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自古以来茶成为文人雅士的一大爱好,他们对于茶的喜爱并非仅限于茶汤的口感,更是对于茶中所蕴含的文化有着极大的精神需求。文人在饮茶中邂逅美文,平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离不开茶,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工作建设中也要积极营造出茶的氛围,例如就可以在校园网站中上传茶的文化知识,开展茶文化系列活动,采用这种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相结合,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2.3 创新茶文化在思想教育中的方法
茶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非常强烈的趣味性,若是依旧沿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茶文化课程,那么所获得的教学成效依然有限。所以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就要对于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转变,从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出全新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实际教学工作方面就可以开设茶文化选修课程,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或是邀请当地的茶文化名人来校进行相应的讲座,积极欢迎社会各界的茶文化爱好者来校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彼此分享经验。举办相应的茶文化社团,由转向教师对此进行负责,或者是开展全校的茶文化系列竞赛等活动。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积极为学生学习茶文化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与实践机会,从而提升茶文化在校园教学中的影响力。
3 基于茶文化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研究目标
从研究目标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和茶文化教育的价值本身具有一致性。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而茶文化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两者在内容方面存在重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依托茶文化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巩固走还可以促进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改进,实现教育和文化的同步发展,将学校建设与茶文化实现有机结合。校园文化本身来源于教育活动,茶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和高层次的情感交流,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在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当中获得精神感悟。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体现出思想教育的成果,茶文化包含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内容也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感悟生活,启迪心智,开拓视野。例如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发展和修养培养的主要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茶文化的推广和各个学科有机结合。
3.2 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明显,要想真正地突出茶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需要从教育环境方面入手重视氛围营造。具体来看,高校需要围绕茶文化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宣传活动,依托设计标语、挂画或是景观元素来合理地布局,将茶文化元素与校园文化进行密切联系,塑造校园内部对于茶文化的追求。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类茶文化活动来推进文化内涵在校园当中的普及程度,包括文化沙龙、学术交流会议、读书论坛、文艺活动等,这样一来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知到茶文化并且参与到茶文化内部。
新时期的新媒体环境下还可以依托互联网渠道对茶文化进行传播,一方面突出茶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开展新平台的文化推广。在门户网站、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当中加入一些和“茶”相关的文化产品,让这些内容可以具备较高的思政教育价值,贴近学校所在的区域环境,贴近学生生活,将这些信息的价值得到提现之后强化信息的多元化发展机制。例如很多学校开展了茶文化社团,然后在社团内部开展文化专题活动,将其作为思想引导的主要载体。茶文化社团的具体性质是“以茶会友”和“茶艺技能培训”,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喜爱茶,亲近茶,并且让茶能够融入生活、学习中,从茶中品味人生,从茶中重新认识世界。
3.3 茶文化与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学生思政素养的主要培养阵地,将茶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堂后,不仅可以发挥良好的课程思政效果与思政育人功能,同时还可以深度挖掘教育内涵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优化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当中,就可以强调茶文化和学生道德修养之间的联系,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剖析,以某个地区的茶文化资源来突出文化吸引力。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以四川茶文化为例,四川茶文化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为“茶馆文化”与“茶道文化”,也是四川人民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四川的茶文化同样体现出了四川人民在劳动过程当中的文化底蕴,承袭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因此当地的很多学校都以“茶”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渠道,编撰了与茶文化相关的课程,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文化指导。从实际效果来看,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尤其是对川茶文化的正确认识,同时还正确地突出了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时代价值,以各类文化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茶文化延续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后续的教育环节当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依托茶文化课程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包括微课、MOOC在内的各类教学手段都可以成为良好载体,突出茶文化的育人价值。
3.4 教育机制建设
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是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时的主要制度保证,尽管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体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但很多学校当中的茶文化体系并不成熟,教育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未来的文化建设环节除了要关注原有的教育发展方案外,还应该通过教育联动机制给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在文化教学环节,学校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开发、资金保障等。前文提到过的各类文化讲座活动、学术交流会议等也需要专业人才和教师队伍的支持。实际上这些教师在探索文化与思政的融合环节具有关键作用,高校本身也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采取集中化培训、专项能力培养等方案共同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养,做好部门联动。综合来看茶文化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内容需要全方位地融入高校的育人体系,这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参与。此外,在全员育人的发展要求下,教育实施主体也应参与到教育体系的完善活动当中,发挥出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的价值。学校内部也可以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让精神能够体现在物质载体之内。
4 结语
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重视茶文化在当代思政教育环节的融入和渗透,不仅可以提升思政工作的成效,同时还能优化育人环境,给各类活动的开展提供多个方面的支持,引导多元化主体参与其中。总而言之,茶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着重要贡献。本次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要求与思想培养的需要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索,旨在给后续的特色文化教育活动和课程开发活动奠定基础。尽管每个区域的茶文化资源存在差异,但根本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却能始终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