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茶艺过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

2022-02-18王甜甜

福建茶叶 2022年2期
关键词:茶艺工匠茶文化

王甜甜

(东营职业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随着最近几年社会经济不断升级转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不仅符合国家客观发展需要,还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史的定位,在国家长期稳定发展进程中,培养学生自身“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全过程当中,教育学生时必须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协调发展学生自身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高质量、高技能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1 概念与内涵

1.1 工匠精神和茶艺概念

所谓工匠精神实际上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工匠师傅更加注重追求精益求精理念与精雕细琢思想。其最为主要的核心是要求工匠师傅必须时刻保持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进而拥有十分高超的职业技能和极为娴熟的工艺水平。为了达到理想中的态度,必须具备坚定意志力,深刻专注力以及养成良好职业习惯,从而集中体现出职业信念。

茶艺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所谓茶艺实际上是指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以及销售、包装等诸多过程;从狭义上来看,茶艺实际上是指在泡茶上的技艺与在品鉴上的艺术。

1.2 工匠精神和茶艺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时通常以市场作为导向标准,因此是否可以传承以精益求精态度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就显得特别重要。现阶段,国内的学术界在界定工匠精神内涵时思想并不统一。让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解读二者具备的内在涵义,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必须具备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敢于进取,勇于创新,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在实际工作过程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并乐在其中,在创新创造路上勇往直前;在工作中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在有效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技术技能,还能淬炼自身心性。上述精神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借助茶艺过程对高职学生自身工匠精神进行全方位审视,并以此来强化培育高职学生自身工匠精神。

从广义角度来看,茶艺内涵十分丰富,其主要包括茶道、茶艺以及茶文化全过程;从狭义角度来看,茶艺通常指在冲泡茶叶时运用的技艺过程和在品鉴和品饮茶叶的艺术过程。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当中,开设许多与茶叶相关的专业,如茶叶加工专业、茶艺专业以及茶叶营销专业等,在这些专业中,学生学习的茶艺通常是广义上的茶艺,而旅游管理等其他专业所学的基本上属于狭义上的茶艺,仅是有所涉猎茶文化,在学习茶艺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专注、凝神以及静心,通过学习茶艺,不仅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匠心精神,还可以培育其工匠精神。

2 借助茶艺过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不缺乏能工巧匠,工匠精神更是世代相传,正因为工匠精神的为存在为华夏缔造出诸多奇迹,无论是人尽皆知的四大发明还是现今闻名于世界的“天问”系列,中国制造出的各种文明对全世界影响颇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匠精神逐渐出现缺失情况,从而造成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重视产品数量,轻视产品质量的不良现状,这种情况意味着社会正在不断忽视和弱化工匠精神,十分令人担忧。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等职业教育有责任也有义务提升学生自身工匠精神意识,这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身上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使命,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同时其也是能够推动现代化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提升学生自身职业素养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工匠精神是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其更加注重追求提升自身精神世界。茶艺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其以茶道精神作为重要内涵,以茶艺过程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茶艺表象的美感可以十分容易引起莘莘学子的浓厚兴趣,促使其对茶文化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热爱学习茶艺。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并采用思想渗透式的教育,利用具体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借助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载体,让学生全身心沉浸于学习茶艺当中,让学生享受泡茶时的一冲一泡,并通过重复的操作培养自身综合能力,锻炼自身专注力。

3 当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在当前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视高等职业教育为无奈选择。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来大部分高校的日益扩招,这使得高职院校与高校在生源竞争上愈演愈烈,致使生源质量呈现严重下滑趋势。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给予本科院校诸多良好的政策资源,这是导致高职教育和本科院校存在较大差距的直接因素,并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

3.2 高职学生群体的整体认知水平相对较低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生源主要来自于自主招生、对口招生以及高考毕业生等。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处于第三批次录取,也就是最后一个批次,这是直接导致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普遍较为薄弱。从整体层面来看,学生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发展潜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在借助茶艺过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时会具有一定阻力。

3.3 对于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不足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不足一般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并未统一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统一认识工匠精神,可以为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帮助其构建出一个具有浓厚现代化气息的职业教育体系,十分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和渗透工匠精神;第二,分析和认识不足是我国工匠精神严重缺乏的最根本原因,由于认识层次相对较为浅显,也并未进行系统化研究,系统化的认识工匠精神,可以帮助高职院校选择出更加适合培养学生自身工匠精神的优质方案。

4 借助茶艺过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策略

4.1 深入挖掘茶艺当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士或者组织教师深入挖掘和提炼茶艺当中所蕴含的优秀工匠精神,并从新时代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情况与当前社会需求出发,进一步提升和改造茶艺文化,让其与当前高校需求相符合。除此之外,在不同专业当中精准融入茶艺文化,不可以采用灌输式的融入方式,必须做到精准而又具有较强针对性。例如,对于建筑专业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将茶艺文化当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和部分建筑理念当中所含有的工匠精神大量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2 提升教师自身思想水平和茶艺文化知识

从一方面来看,茶文化当中包含极为丰富的知识信息,其不仅可以拓展教师视野,还可以丰富教师知识储备量,让教师拥有更加渊博的学识,并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从另一方面来看,茶文化思想价值底蕴十分丰厚,若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详细了解,并对这些优秀思想价值进行充分利用,即可以起到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又可以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如此,高职院校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强化培养师资人才,如聘请专家开讲座、组织开展培训班。在该过程当中,重点讲解茶艺与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让院校教师对工匠精神具备的现实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借助茶艺过程对高职学生自身工匠精神进行培育。

4.3 营造专业文化氛围

茶文化是中国重要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其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是可以代表人类文明的符号。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以茶叶牛为依托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可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中国茶道是美丽哲学,对于茶文化而言,其知识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如宗教、历史、饮食等,中国茶道在历史上是深沉而又生动的。高职教师可以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饮茶点滴入手,如泡茶、饮茶习惯以及饮茶健康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味觉、视觉以及嗅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验感,还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茶文化,深刻体会到我国茶道具备的博大精深内涵,发扬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内涵融入到茶艺当中,充分借助茶艺过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4.4 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教学的作用

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一门专门的茶艺文化课程,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课程,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创新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重视开展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突出茶艺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与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作用,积极引导高职学生热爱并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茶文化,这十分有利于高职学生修身养性,还有助于其提升自身审美情趣,进一步丰富高职校园生活。而且中国的茶文化更加注重讲求兼容并包,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和合思想与厚德载物。茶文化以“和”作为核心思想,重视以礼待人,提倡和诚处事,在以茶会友当中建立起和谐融洽、友好相处的新型人际交往关系。发扬传统茶艺文化,可以为幸福、和谐校园提供弥足珍贵思想资源,因此在茶艺课程当中需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和努力钻研的精神。

4.5 加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实际上就是既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基础理论教学能力,又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还需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职业素养与社会服务能力,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高职院校需要聘请一些社会企业中的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员不仅拥有夯实的知识基础,还有着极为高超的专业技能,同时自身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可以在实际指导学生过程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企业家和技术能手在校园中定期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尊重技能技术,发自内心崇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生在与这些专业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师,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自身专业技能。充分借助茶艺过程,让学生通过专业人员娴熟泡茶过程、优雅行为举止以及精湛的技艺充分感受到专属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茶文化的深刻理解。第二,培训专业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学生未来对工作的认知以及对职业的情感产生深远影响。通过茶艺过程,可以净化心灵。饮茶可以提神国民幸福指数。进入21世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指数逐渐攀升,喝一杯甘冽、回味无穷的清茶,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宁静祥和。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十分迅猛,社会各界越发关注茶文化。一片小小的茶叶可以凝聚起中华儿女的关注力。中国茶农制茶技艺巅峰造极,制茶技艺注重水与火的恰到好处,制茶大师运用双手精准操控水火之间的平衡,焕发出茶文化的魅力,借助茶艺过程,让学生充分品悟属于榜样的力量,发扬并传承工匠精神。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当中充分发展茶艺学习,这对于提升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茶艺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意志力、专注力以及职业能力,还有助于提升教育在社会上的整体适应程度。发展茶艺,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具备的传播作用,不断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工匠精神,可以将匠心精神融入到高职学生技术技能当中。

猜你喜欢

茶艺工匠茶文化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工匠神形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