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炭疽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研究

2022-02-18姚玉仙周爽爽李永波

福建茶叶 2022年2期
关键词:炭疽分生孢子炭疽病

刘 荣,姚玉仙,周爽爽,李永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1 茶炭疽病的症状识别

茶炭疽病是黔南州地区茶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其发病严重的时期,茶树会大量落叶,使得茶叶产量下降,一般茶炭疽病在4-5月开始发生,待到6-9月多雨的时节为高发期。茶树炭疽病病原菌一般嫩叶边缘或叶尖背部绒毛处侵入,其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附着在茶树嫩叶背部绒毛上,是茶炭疽病的主要侵染源之一,环境不适宜时,可在叶背附着存活5个月左右,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会萌发并产生附着孢,侵入叶片,经过8-14天的潜伏期后,形成小病斑,发病初期为浅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发病中期病斑逐渐扩大,颜色由浅绿色渐转为黄褐色;发病后期病斑颜色变为灰白色,病斑处散生许多黑色细小粒点,这是茶炭疽病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成形的病斑往往微微凹陷,边缘隆起,病健交界处明显,且通常以叶片的中脉为界。一般在成叶可见。

茶炭疽病症状

2 茶炭疽病的病原

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属半知菌亚门盘长孢属真菌。茶炭疽病叶片病斑上的小黑点为茶炭疽菌的分生孢子盘,圆形,黑褐色,直径70-150um。茶炭疽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在6左右。

3 发生规律

3.1 侵染循环

茶炭疽病病菌一般在茶树上越冬,或随着冬季修剪时掉入土攘中存活越冬,因而茶园冬季清园比较重要。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待升到20℃左右,雨后或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甚至90%以上时,茶炭疽病病菌菌丝可以生长良好,分生孢子盘也可以在此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可以随着雨水或一些农事活动传播到茶树叶片背面茸毛基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分生孢子从嫩叶背面的茸毛处侵入,形成菌丝在茶叶组织间蔓延,经过8-14天潜育,出现小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扩展为10-20mm的大病斑,此时,嫩叶已长成成叶或老叶。发病后病斑部位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作为再次侵染源,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中旬的梅雨季节会出现一次发病高峰,在9月多雨时节还可以流行,形成第2个发病高峰。

3.2 发病条件

茶炭疽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它的发生及流行受气候环境、初侵染源、田间栽培管理和品种抗性等因素的影响。在温度20-30℃范围内都可以发生,其中25℃最为适宜,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对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有利,在阴雨绵绵的夏、秋季最有利于茶炭疽病的发生,因而该病一般在高山茶区发生较重。

茶炭疽病的发生程度受初侵染源的影响,一般头年发病较重的茶园,第二年春季发生也相对较重。据调查,一般秋季茶园病叶率达50%以上时,越冬后仍然有20%-50%的病叶残留在茶树上,形成子实体,成为初侵染源。

茶炭疽病受田间栽培管理的影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茶叶采摘期采摘不规范等都容易造成发病。含水量高有利于茶炭疽病病菌的侵染;偏施氮肥的茶树茶叶生长较薄,容易受茶炭疽病病菌的侵染;茶叶采摘期采摘不规范,茶树上留着的嫩叶较多,容易发病。

茶炭疽病受品种抗性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茶园茶树品种可能不同,不同的茶树品种,对茶炭疽病的抗病性会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叶片薄而软,茸毛长而多,叶面平展,叶色较浅的品种,茶树发病比较重;反之,则茶树发病比较轻。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4.1.1 抗病品种的选育。茶炭疽病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为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一般角质层薄、叶片软,叶色浅的品种发病较重;反之,则发病较轻。通过选育、种植抗茶炭疽病的茶树品种是预防茶炭疽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4.1.2 改善茶园的管理措施。改善茶园的管理措施,要及时拔除掉茶园的杂草,以降低茶园的湿度,且可增强茶园的通风透光性;在茶园中,发现有病害或虫害枝叶时,应摘除并带出茶园外烧毁或深埋,这样可以破坏茶炭疽病菌的繁殖场所。增施有机肥和P、K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在茶园施用农家肥可以增强茶树对茶炭疽病的抗性,尤其在施用沼液肥以后,茶树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在茶园的茶树衰老或产茶量下降时,应该对茶树进行修剪,不过修剪最好在秋茶采摘结束后或在冬季进行,在茶叶采摘期或茶树生长季节不宜修剪,避免给茶炭疽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场所。树龄较老产茶量下降较多的茶树可以采取刈剪、重剪等。

4.2 化学防治

我国对于茶炭疽病的防治的化学农药有:10%的世高、50%的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70%甲基托布津以及75%百菌清等等。采用化学防治的适期为温暖潮湿的雨季,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此时雨水较为丰沛。在茶树生长中,茶炭疽病的发病初期可以用10%的世高水分散粒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炭疽孢子大量产生时期,可以用75%的百菌清或80%的代森锰锌来抑制茶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在茶茶炭疽病发病盛期可以用10%的苯醚甲环唑、80%的多菌灵或40%的氟硅唑乳油等。在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的过程中,不能长期施用同一种农药,这样容易诱发茶炭疽病的抗药性,为了防止或延缓炭疽病的抗药性产生,我们要采用化学农药轮流施用或混合施用。另外,化学药剂很容易残留在茶叶上以及对土壤和周围的地下水中,因此农药残留会造成茶园周围的环境污染以及茶叶污染,使本来对人们健康有不少好处的茶叶反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些危害。因此,化学药剂防治时我们得尽可能选用高效低毒性药剂。

4.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环境友好特性,对于环境没有破坏性,具有可持续的优点,这个特点是农药类防治无法能比的;通常采用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现阶段,专家们发现有多种生防微生物对真菌类病害有很好的防效,如芽孢杆菌、木霉等生防菌,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由于寄生范围宽,抑菌持久,均已制成生物制剂投入到商业应用中,生防菌本身对植物不具没有致病性、对环境友好性等优点,筛选出好的生防菌是具有商业化开发潜力。据报道,枯草芽孢杆菌对油茶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辣椒炭疽菌附着胞的形成有影响,木霉菌发酵液对香蕉炭疽菌有抑制作用,对香蕉炭疽病有防治效果。陈百文分离出来的茶树内生细菌可以分泌一些对茶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可以阻碍其分生孢子的形成以及菌丝生长,从而可以阻止茶炭疽病在茶园内大量发生,从而降低该病的发生程度,起到防治目的。

5 茶炭疽病防治的结果与讨论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于茶炭疽病的防治,我们应该先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结合选用适合该茶园所处的地域气候特征地的抗炭疽病病品种;还应结合茶园的实际情况,加强茶园管理,逐步改善管理措施,使得该茶园的环境条件不适合茶炭疽病发生与流行。如果茶园炭疽病已经开始流行,为使防治效果更加有效,我们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结合的方式来防治。农业防治是茶园产量高和品质优的基础,目前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通过序列资源不断挖掘抗炭疽病的基因资源和种质资源,培育出更多的优良抗茶炭疽病的品种。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是茶产业产量的保障,由于化学防治是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为了避免茶炭疽病抗药性的产生,需要不断地研发并筛选高效且低毒的化学农药品种;生物防治则是利用真菌病毒或一些生防菌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或植物内生菌等,生物防治有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具有可持续性。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出发,我们对于茶炭疽病的防治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与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综合应用几种防治方法,来保障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炭疽分生孢子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炭疽病的防控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警惕!炭疽疫情来了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