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颤及合并症患者的新春康复对策

2022-02-1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王新华

家庭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内科心肌病房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王新华/李 峥

春节在即,长年用药的心血管系统慢性病患者纷纷来医院咨询随访,其中,同时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占绝大多数。现阶段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强调个体化,不再局限于药物而已,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供医生和患者选用,尤其在房颤及其合并症方面。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最新研究表明,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房颤患病率约为0.71%,在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房颤患病率高达10%。房颤常与器质性疾病并存,如风湿性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

房颤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房颤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如何筛查房颤,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合理采取药物、心内科微创介入、心外科手术等措施,降低心力衰竭或动脉栓塞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是极具挑战的临床课题,意义重大。

房颤合并冠心病

现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房颤合并冠心病的高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较普通人群高。因此改善心肌缺血症状、维持窦性节律以及规范化的抗凝治疗应成为这类人群治疗的重要任务。

对策:制定规范化的抗凝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方案,降低栓塞和出血风险。强烈建议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到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院心内科进行针对性的诊治。

房颤合并风湿性瓣膜病

现状:风湿性瓣膜病合并房颤的发生率30%以上,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17倍。若患者合并快心室率房颤,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气促、心脏扩大、下肢浮肿等。

对策: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针对性予以药物治疗、心内科介入治疗(二尖瓣球囊扩张)或外科瓣膜修复(置换)联合房颤消融术。若经外科换瓣/消融后仍然存在房颤,且药物无法控制症状,也可以有选择地采用内科消融治疗。

房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现状:如果血压、血糖控制不佳,往往累及心脏和全身动脉系统,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并可增加房颤患者的栓塞风险。

对策:与年龄、性别等不可改变的因素不同,血压和血糖水平是可以通过积极的药物干预得到良好控制的。

房颤合并心肌病

现状:常见的心肌病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以及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等。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由于其快速心室率以及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对策:控制心室率及采用药物/导管消融转复房颤,被证实是有效治疗的重要一环。

房颤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

现状:甲亢的患者通常会主诉心悸感觉,其中就会有部分患者的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

对策:首先需治疗原发疾病(甲亢),通常予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治疗。一般来说,甲亢良好控制后房颤自然缓解。但若房颤仍然存在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导管消融目前仍是推荐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心内科心肌病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