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a

2022-02-18柳宗元

月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望远永州清泉

〔唐〕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b,则必辇山石c,沟涧壑d,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e,其始度土者f,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g,有泉焉伏于土涂h,蛇虺之所蟠i,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j,行其涂k,积之丘如,蠲之浏如l。既焚既酾m,奇势迭岀,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n。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o,堆阜突怒p。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q,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r。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

美s,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屋漏t,以为二千石楷法u。

(《柳宗元集校注》卷二七)

a 永州:在今湖南省。 韦使君:韦彪,元和七、八年间(812—813)任永州刺史。

b 穹谷:深谷。 嵁(kān)岩:峭壁。

c 辇(niǎn):用人推或拉的车,这里用作动词,用车装载的意思。

d 沟:这里用作动词,沟通、开凿的意思。

e 九疑: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

f 度(duó):量度,这里有勘测、规划的意思。

g 翳(yì):遮蔽。 奥草:深草。

h 涂:污泥。

i 蛇虺(shé huǐ):一种毒蛇。 蟠:盘屈而伏。

j 芟:割除。 芜:荒草。

k 行:流通,流动。这里是疏导的意思。

l 蠲(juān):清洁,这里是使动用法。 浏如:水清澈的样子。

m 酾(shī):疏导。

n 溶漾:水荡漾的样子。 纡余:曲折萦绕。

o 窍穴:这里指山洞。 逶邃:曲折深远。

p 突怒:形容石头突出耸立的样子。

q 间厕:这里是交错的意思。

r 谯(qiáo)门:古代建在门楼上用以瞭望的楼。

s 择:应作“释”,舍弃。

t 屋漏:指房屋的西北隅。

u 二千石:汉代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后来也称州郡一级的长官为二千石,这里指州刺史。

如果打算在城邑营造幽谷、峭壁和深池,那就必须运载山石,开凿山涧沟壑,逾越险阻,耗尽人力,才可能办到。可是要想有那种天造地设的景致,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不必耗费民力,顺应地形,且能保持天然之美,这种在过去很难办到的事情,如今在这里实现了。

永州在九嶷山麓,最初在这里测量规划的人,也曾环绕着山麓建起了城市。这里有山石,却被茂密的草丛遮蔽着;这里有清泉,却埋藏在污泥之下,成了毒蛇盘踞、狸鼠出没的地方。嘉树和恶木,鲜花与毒草,混杂在一起,竞相疯长。因此被称为荒凉的地方。

韦公来到永州,过了一个月,州政大治,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望着这块土地,感到它很不平常,才让人铲除荒草,挖去污泥。铲下来的草堆积如山,疏通后的泉水晶莹清澈。烧掉了杂草,疏通了清泉,奇特的景致层出不穷。清秀和污浊分开了,美景代替了荒凉。看那树木,清秀挺拔,枝叶舒展;看那湖水,微波荡漾,曲折萦回。怪石森然繁密,环绕四周。有的排列成行,有的如同跪拜,有的站立,有的卧倒。石洞曲折幽深,石山突兀高耸。于是在此建造厅堂,作为观赏游玩的地方。所有的怪石无不适应地形地势,献技于堂庑之下。新堂的外边,连接山岭的高原、林木覆盖的山崖,穿插交错,或隐或现。绿色的原野从近处伸向远方,跟碧蓝的天空连成一体。这一切,都汇集在门楼之内。

新堂盖好后,韦公便邀请客人前来参观,接着又设宴娱乐。有的边赞誉、边祝贺说:“看到您修建这新堂,便知道您的心志。您随地势开辟出胜景,难道不是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形成教化吗?您铲除恶木毒草而保留嘉树鲜花,难道不是想铲除凶暴而保护仁者吗?您挖除污泥而使清泉流淌,难道不是想除去贪污而提倡廉洁吗?您登临高处而纵目远望,难道不是想让每个家庭都安定和富足吗?既然这样,那么建这个新堂难道仅仅是为了草木土石清泉流水怡人心意,或是为了观赏山峦、原野和树林的景色吗?应该是希望继使君后治理这个地方的人,能够通过这件小事,懂得治民的大道理啊。”

柳宗元请求把这篇记文镌刻在石板上,嵌在西北角的墙里,作为后来刺史们效法的楷模。

唐顺宗时期,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等领导的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永贞革新”,当时年仅33岁的柳宗元,年少有志,积极进取。然而,改革只持续的一百多天便宣告失败,柳宗元被贬外迁,到了当时的“南荒”之地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县),任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是一个不得干预政务的闲职。在被贬永州的十年间,柳氏写下了多篇流传后世的文章,这篇《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就是其中之一。

文章记述了韦使君修建新堂的过程以及韦公任职前后永州的巨大变化,进而赞颂了韦公居高望远,顺应民情,铲除残暴,废除贪污,保护贤良和安民富民的政策。应该说,“美、仁、清、廉”是像柳宗元这样的封建士大夫所崇尚的为官准则和道德风尚,在文中,柳氏把“新堂”的景观和韦公的吏治联系到这四个字上来,期望以此为“二千石楷法”。这实际上是柳宗元对如何做好一方官员所表达的看法,同时体现了他在被贬谪的困境中仍能坚持政治改革的主张和理想,反映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文章最后,作者借韦公的行为抒发了自己善政益民的吏治思想,他說:“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这几句话读来发人深省,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海涛)

猜你喜欢

望远永州清泉
永州的雪
窗外飞絮
节至重阳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洪寿森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清明望远
中秋夜望远
李晖赴东航对接航线迎来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