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论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2022-02-18王豪

家庭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淤斑石菖蒲主症

王豪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动脉本身的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致使局部脑动脉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或形成血栓,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病理上出现脑组织的软化坏死。平时所说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统称为脑梗死,都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本病需做相应的检查,包括颅脑CT、颅脑MRI、TCD、颈椎CT、全血黏度、血液流变学、颈部动脉彩超等,为确定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资料表明,1/15~1/5的患者死于首次发病,首次脑梗死后1年、5年、10年的累积生存率大约分别为90%、75%和50%。急性期有意识障碍者,死亡率超过1/4,以无肢体瘫痪者的预后为最好。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复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中医“中风”“眩晕”“类中风”等范畴,多以中经络为主。急性期多为风痰淤血、痹阻脉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等证。恢复期多见气虚血淤、阴虚风动证。临床与出血性中风没有绝对的界限,应随机把握。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发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或伴麻木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川牛膝、钩藤(后下)各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

加减: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者,加陈胆星、郁金各9克,化痰开郁;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代)、夏枯草各9克,清肝息风。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数。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川乌头(去皮、脐)、南星(生用)各3克,白附子10克,法半夏9克。

加减: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10克,远志9克,祛痰宣窍;痰淤交阻,舌暗紫有淤点、淤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地龙、赤芍、桃仁各9克,红花6克,活血化淤。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或不语,口眼歪斜,偏身麻木,口黏痰多,腹胀便秘,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或黄厚燥,脉弦滑。治法:通腑泻热,化痰理气。

方药:星萎承气汤加减。天南星9克,瓜萎15克,甘草、大黄各6克,芒硝30克。

加減:热象明显者加黄芩、山栀各10克;津亏者加生地黄、麦冬各15克;不语者加郁金、石菖蒲各10克。

主症:肢体不遂,软弱无力,形体肥胖,气短声低,面色萎黄,舌质淡暗或有淤斑,苔薄厚,脉细弱或沉弱。治法:益气养血,化淤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红花、桃仁、川芎各3克。

加减:血虚甚者,加枸杞子、首乌藤各15克,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者,加桂枝6克,温经通脉;腰膝酸软者,加川断、杜仲、桑寄生各10克,以壮筋骨,强腰膝。

【单方验方治疗】

1.黑木耳6克,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调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 .肝阳上亢型可用菊花6~10克,决明子10克,开水泡服,每日代茶常饮。

3.松子仁泡酒,少量长期服用,可预防中风。

4.银珠10克,枯矾12克,降香3克,艾绒60克。共研细末,用皮纸制成艾条,早、晚熏灸脐部,盖被微汗。主治半身不遂。

猜你喜欢

淤斑石菖蒲主症
郭淑云“抓主症”诊疗特色简析*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石菖蒲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析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致皮肤淤斑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石菖蒲生甘草护听力
人性化护理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淤斑的应用
中医证候临床评价的探讨
萆薢、石菖蒲药 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最佳配伍比例的药效学研究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