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打造课改新样态
2022-02-18王晓宇曹春梅
王晓宇 曹春梅
新时代、新形势对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改革是顺应时代变化、适应教育教学功能转变的必经之路。持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学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打造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新模式、新样板,既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如何推动教师理念“新转向”?如何打造融合课程?如何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改革提供新样板、新模式?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一线校长,基于其自身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各校的探索和实践,共同探讨如何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议题一 如何激发教师推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李莉萍:阎村中心校下辖四所完全小学,现有71个教学班,学生2400人,教职工165人。学校始终遵循“教育的出发点基于学生,教育的落脚点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基于“勤雅立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纵向 “雅识、雅习、雅健、雅艺”并举,横向“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个性课程”相互衔接的勤雅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只有让教师获得课程建设的主动权,让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才能真正推动教师走上专业能力快速稳定发展的道路,才能推动学校课程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课程建设为支点,阎村中心校的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从“教材中心”走向“学生中心”。
自上而下,顶层设计把方向。只有使学校文化真正落实到学校课程研发和实践中,才能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发挥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因此,学校从面向全体,明确价值追求做起。校长、副校长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校本课程培训工作,组织干部和教师代表共同研讨;各课程研发小组统一制定课程纲要、课程实施计划、评价方案等,由学校各教研组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实施。
骨干先行,分层推进树先锋。由骨干教师组建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梯队,他们基于学科特色自主研发学科课程;邀请专家到校一对一指导,不断修改完善,确保校本课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成功推出“魅力篮球”“勤阅尚雅阅读课程”和“节气的奥秘”等一批校本课程样板。这些骨干教师因此被评为课程建设先锋,在学校课程建设年會上进行展示,因自我价值的实现重新焕发教育热情。
自下而上,赋权增能敢实践。充分尊重教师原创,给教师充足的时间、空间和专业自由,让教师都行动起来,通过个性研发与团队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年级课程和学科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二次研发,全体教师共同评析优秀案例;动态完善原有课程,形成横向衔接、纵向进阶的课程群。
联动发展,众人同行共提升。充分发挥课程先锋的示范作用,形成联动效应,带动所有人共同发展。通过课程先锋带领的语数英中心组、紫禁杯班主任工作室等多个平台,辐射带动各教研组、年级组;主管校长、中层干部、学科教研组长、教师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设计实施、总结调整、再实施、再完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五个学科课程体系。
通过“完小课程建设优秀团队评选”“中心校优秀学科教研组评选”等机制建设,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促进教师联动、管理联动,阎村中心校实现了从教师间的“同向同行、合作育人”到学校课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
彭南生:信息化背景下学校课堂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学变革势在必行。借用近代维新思想家梁启超关于改革的经典论述来说明:“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其对当下的启发是,与其被动地变,不如主动地改。2013年以来,华中师范大学举全校之力,开展了一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主动投入教学改革。
以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时尚。信息化背景下,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知识传授渠道拓宽,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的路径更加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改革必须改变教师传统的讲授者与灌输者角色。为此,华中师范大学邀请全球知名教育学家,包括美国肯恩大学Michael Searson、香港中文大学李雅言教授等,为我校教学管理干部集中开展培训和研讨,选派种子教师赴海外开展高阶培训,加强对新任教师的进阶培训,让少数关键在改革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同时,教师教育学院定期组织沙龙活动,不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风尚。教学改革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成规、惯例,确立新的标准、规范。为使教学改革成为全校风尚,学校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修订教学方案,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研究型教学,强化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过程考核,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制定课程标准,分多批对全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进行认证和分类资助,研制出台A、B、C三类数字化课程资源规范,加强课程建设。三是加强环境建设,修建智慧化教室,实现多媒体内容呈现、即时师生互动、学习情境感知、自适应教学服务。
为使上述举措落到实地,学校一方面投入资金支持课程建设,在职称评聘等政策上对在混合式教学改革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倾斜;另一方面,将智慧教室建设、课堂建设等任务分解到部门、院系,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以课堂创新为习尚。任课教师必须站在学术的最前沿,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大学课堂,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都要适应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要求,掌握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此外,学校还设立教学节,树立“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教学文化氛围。每年教师节前后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节活动,举办公开课、教学工作坊、教改研讨会、教学总结会、表彰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学节真正成为教学者的节日。通过一系列举措,教师投入改革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赵吉祥: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教师要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需要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邹城市接驾山小学要求所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让学习成为自觉行动,从而内化为一种习惯。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自学,每位教师要读名师名家的专著;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类报纸杂志上的优秀文章;做好学习笔记,笔记的内容要翔实具体;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并经常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心中,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课程改革,需要提升培训团队教研能力,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邹城市接驾山小学以教学科研为载体,细化教学过程管理,促进课程质量提升,创新思维、创新举措,构建适合新时代学生发展的课程;组建一支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对新技能、新思想接受快的培训团队,优先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把所学运用于课堂实践,熟练掌握后,系统、详细地传授给全体教师,推动教师理念“新转向”,激发教师推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各学科教研组努力探索课程改革教科研方式,构建有效的教研模式,优化各类评价要素,逐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胸怀祖国、勤思善学、阳光自信、敢于拼搏的新时代优秀学生。
除此之外,学校还加大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力度,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各科教师使用普通话,要做到三个“一定”,即教师在校园内一定要使用普通话,学生一定要使用普通话,教师和学生交谈时一定要使用普通话。任课教师坚持钢笔字和小黑板粉笔字的练习,有计划地进行毛笔字的培训和练习。学校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操作,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技术指导、考核,确保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把所学技术熟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全体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实现专业发展。
议题二 如何打造融合课程?
何兰: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嘉一附小”) 于2015年创建,2018年获评嘉定区教育综改砺新奖、嘉定区教育综改示范校。在“+1文化”的引领下,学校致力打造科技与人文双翼齐飞、与嘉定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高品质学校,通过实施融合课程,助推学生“+1”個性化成长,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学校的育人价值。
融合课程建设要求学校在传统主义与进步主义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坐标点,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推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融合。为此,嘉一附小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品德与学力并育,人文与科学并举,适合与选择并重”三条原则,打破校内外区隔,打破班级授课制,打破学科界限,通过走班教学及校外研学等方式,使课程结构更具连贯性,课程内容更富综合性,课程实施方式更加体现多元性。
试点主题式综合活动,激发学习兴趣。2018年初,上海市教委在全市试点“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作为试点校,嘉一附小突出“科技创新”的办学特色,组织教师从学生生活和实践经历出发,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力求更加有序、规范、合理地制定方案和主题活动。学校整合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主题序列,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方式为主,通过“认识自我、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科学实践”等主题的综合活动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融通校外各类资源,丰富学习经历。学校与周边社区进行“睦邻友好”结对,组织学生定期参加“校社联谊”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家委会邀请家长志愿者进校,给学生科普不同领域的常识;与嘉定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进行签约合作,不定时地把科研所“搬进”课堂,把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搬进理事会单位。
依托综合创新项目,培养特长爱好。例如,学校的“纸造嘉艺”课程是融合劳动技术、美术、自然和道德与法治的跨学科综合型课程。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人文素养,经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分为“造、美、融、助”四个过程,由不同年级共同参与,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尝试制作各种纸张,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个性化的作品,将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爱心义卖的方式,变得更加有价值。
刘洋:融合课程不仅仅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合并为一门新学科,还包括学科知识与学生相关生活经验、社会热点问题、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联结。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形成多种课程融合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乐趣、生活情趣,推动学生学会质疑评判、思考探索、自由表达。
方法统整的课程融合:“博古知今——走进艺术”。方法统整的课程融合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运用同种方法解决不同问题,一种是运用不同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开设丝绫堆绣、中国画、沥粉工艺三类传统艺术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门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致,教学方式和制作表现上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学校研发了“博古知今——走进艺术”课程,以丝绫堆绣、中国画、沥粉工艺的学习为切入点,选取衣、食、住、行四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从历史、文学、人文、技艺等方面入手,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充满乐与趣的学习过程中,领略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精神,拓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PBL项目式的课程融合:“美丽的校园——我的家”。PBL项目式的课程融合方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积极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以此来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占地36亩,因教室众多、安全通道纵横交叉,在一些方向感不强的孩子眼里校园就像一座迷宫。学校绿化面积广,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但美丽的校园也有伤痕,在游览校园的美景时会发现花枝断了,小草矮了,甚至某一小块绿化带光秃秃的。“美丽的校园——我的家”融合体育、数学、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等五个学科,引导学生认识校园、爱护校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爱校、爱家、爱国的思想品质。
主题统整的课程融合:“STEM+”创客课程。主题是体现并贯穿课程的核心议题和邏辑主线,既反映了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也体现不同学科的相通性;既蕴含学科的价值观念,也蕴含学科之间的概念原理。主题教育是课程融合的主要载体和方式,是整合跨学科知识的基本桥梁和纽带。“STEM+”创客课程融合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坚持以项目任务和实践步骤为导向,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吴璀:目前的学校课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育人创意和想法,仅凭教师之力很难创设更多的育人时空。直面未来生活,融合课程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形成知识、学科、生活的联结。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自建校起,校园里就有一棵酸枣树。在一次研讨会中场休息的时候,会场外草坪上散落的酸枣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老教师们将建校时曾和它一起经历的岁月娓娓道来:科学教师述说当初如何带着学生给它浇水、修枝;生活教师介绍酸枣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美术教师又发现酸枣核的“五眼”与龙泉五小名称有缘,正好有“五”,可以衍生出很多文创产品。从这棵酸枣树身上,教师挖掘出了多种学科的内在联系。一个跨领域交融、多元互动的融合课程群——“学校有棵酸枣树”就此诞生。
在个性中生长——内容重构。学校从“酸枣树”中开发出“四蔬五菁”课程,即“农务劳作体验”课程体系,每个课程都由学生投票命名,比如:五彩缤纷(多肉种植)、五谷丰登(爱香园)、花团锦簇(花圃)、橙黄橘绿(果园)、五灵药坊(中草药种植)、暗香蔬影(藤蔓)、琳琅满目(时令蔬菜)……从策划命名、物种认识、布局种植再到日常打理,劳动、科学、美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与技能交汇发生,学生获得了劳动之获、艺术之美、科学之智。
在完整中生长——关系重构。学校有一项荣获国家专利的课程创意——“灵淑创客”,它是一门基于双性化人格理论,强调在真实情景中经历和体悟的课程。学校打破传统性别观念,强调个人品质与情感态度的形成,爱心、温和、善解人意、坚强、独立、善于分析……这些美好品质都应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经过不断实践,我们形成了“三层两度一抓手”的“灵创课程”实施构想。在“酸枣树”的大主题下,创设酸枣树营养液配比、无公害除虫、无人机采摘、酸枣核文创产品、酸枣树双语美文推送等双性化人格培养项目。
在真实中生长——意义重构。学校将节日课程、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建设。暑假的“历夏”课程包含三个板块:“阅书”板块——读读夏日清凉书,让孩子在“枕头堆起来的基地阅读”“大声朗诵给宠物和毛绒玩具听”“和好朋友一起阅读”中,实现阅读生活化,让生活与阅读美好相融;“阅人”板块——看看夏日忙碌人,引导孩子与父母、社会从业人员、学姐学长对话,关注身边的人,感受生命的价值;“阅事”板块——做做夏日清凉事,引导孩子为家人服务,参与家务劳动,了解夏天的动植物,开展夏日调查活动。其核心都是让学生在炎炎夏日做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走进生活,寻找不一样的夏日清凉,并在开学后举办分享会,让学生的感悟在思考中沉淀,在表达中发展。
周丽:中共中央、教育部颁发“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以来(以下简称“5+2”),如何做好教育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不少人只注意到“双减”中“减少”的部分,但实际上,有不少内容都在做加法。例如,综合素质被提升至突出地位,教育主阵地将回归校园。这些“加法”正是今天,我们的教育从“育分”到“育人”的核心。
从教27年,我深信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主阵地在课堂。只有课堂变革收到实效,“5+2”期待的教育方可见效。下面我结合都江堰市北街小学“若水课堂”5年的变革,谈谈具体做法。
教与研同步融合。我们将若水课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解决课堂遇到的真实问题与困难,催发教师主动求变的内动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研究的形式推进课堂变革,通过专家指导、案例分析、数据对比,经验总结,让若水课堂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
技术支撑简洁务实。学校构建了“三阶五步”教学基本框架,梳理出“四频共振”教学策略,给教师课堂变革以技术支撑。比如“教材研究量表”“设计适切问题”,有范式,有借鉴,杜绝课堂上知识的碎片化。只有以符合实际的理论、范式为基础,才能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对话,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提升师生素养。
科学评价助推变革。学校提出“两体双向”的评价机制。“两体”指学生和课堂这两个评价主体。学校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思维的发展性三个方面,构建了若水课堂的评价指标,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4个维度10个要点进行评价。
拉长时空来看学生的成长,看教育的成效,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初心。希望政策法令颁布后,教育能真正慢下来,诚诚恳恳地为学生服务。
议题三 新时期,课程改革如何持续、深入推进,为改革提供新样板、新模式?
周学静:天鹅湖小学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是一所始建于2019年9月的“两自一包”新机制学校。在“看见你的美”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学校致力于立德树人,培养有爱、尚美的未来公民;海纳百川,成就国际化、现代化的未来学校和缔结爱、传递美的卓越学校。
天鹅湖小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设SWAN课程,即Systematic,系统化的;World-wide,世界性的;Attractive,有吸引力的;Natural,自然的。
系统化的课程设置。SWAN课程从开发主体来说,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内容来说,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从情境的呈现来说,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此外,还有综合性很强、弹性很大的研究型课程。
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天鹅湖小学先后将小语种、戏剧表演、形体训练、软式棒垒球等纳入校本课程;在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同时,创编了多套室内操、室外棒球操及集体舞;自行研发并组织实施了很多特色鲜明的大型主题活动课程,如4月的阳光体育文化节、5月的“湖畔仲夏夜”校园露营、6月的SWAN小镇开市等;引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外资源,如专业乐团、非遗文化传承人等,力求以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除上述显性课程之外,学校还特别重视环境氛围营造和文化建设,提升硬件设施,营造遍布校园的智慧学习场景;重视与家长的合作,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可以依靠的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成立家长艺体社团、举办家长学校等。
世界性的教育认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国际化的SWAN课程培养可以和世界平等对话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可以行走世界的中国人。
各学科教师认真挖掘各自课程中的国际化元素并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和学习世界优秀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国际理解纳入校本课程,引进有专长的教师,开设小语种(德语/法语)、英文戏剧、软式棒垒球等校本课程。
有吸引力的学习过程。在构建幸福美好教育生态的理想引领下,学校倡导“美好课堂”建设,做到“四有”:有爱、有美、有料、有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要求教师能以欣赏激发好奇,以鼓励培育自信,以关怀呵护友善,从而使孩子们具有爱自我、爱他人、爱世界的情感和能力。为了教育“有美”,让学生更好地发现美、欣赏美、传递美、创造美,学校一方面以保质保量完成国家规定课程来实现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建立联系,保障课程不仅“有料”,还非常“有趣”。
自然的推进方式。新时代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SWAN课程体系的建设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旨在将整个校园变成一个充满爱与美的“虚拟小镇”,作为真实社会的预演,帮助教师看见真实的学生与教育,也帮助学生看见未来的生活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