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2-02-17陈星羽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2年4期
关键词:校训民办高校校园文化

陈星羽

(四川工商学院科技处,四川 眉山 620020)

1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本、包括全体教职工在内、具有校园精神文明特色的集体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有利于大家思想相互碰撞与交流;二是渗透性,高校师生的思想意识、言谈举止被校园文化渗透,也渗透在他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态度和情感中;校园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优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一所高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有优良的校风校貌及文化氛围,而这一切又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它不仅是构建高校良好校园氛围的前提条件,也能提高高校校园文化整体水平。它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设。其中,物质文化是实现学习目的的媒介和载体,精神文化建设是促进人们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制度文化包括学校规则和管理制度,是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引导,同时也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而育人功能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对我国高等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是大学文化建设及大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响大学生发展成才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发挥育人功能,用自己特有的学识和价值观来培育人,塑造人,引导人。

2.1 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育人是有激励功能的,有效激励能成为组织发展与目标达成的动力。就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内容而言,它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部分构成。只要它得到了教师与师生的承认和接纳,便能以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进而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例如,每一所民办高校均有校训、办学理念等,它们是依据高校发展历程以及自身条件制定出来的,展现了其高校独有特征,从而能够起到教育、引导等方面的功能。民办高校在校园内根据本高校文化打造了物质形态的人文景观,其包括图画、人像、古诗词等,这些人文景观不仅美化校园环境,而且在视觉上与内心深处给大学生以震撼与共鸣,进而达到净化心灵与激发潜能的作用。

2.2 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价值体系将指导高校师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高校师生在校园文化中接受陶冶与感染,其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处事方式等均受校园文化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而且也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高校师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处事方式都会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所以,校园文化对于高校师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塑造健全人格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2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好的方面

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教育的重视,民办高校教育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适应新的发展,部分高校走上了内涵质量发展、特色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在校园文化育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文化育人理念逐渐增强

十九大召开后,党和国家对文化教育开始给予更多关注,民办高校也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教育政策相关文件,高校领导及管理层拓展了文化教育的概念,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工作。民办高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和鼓励师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有意义、有深度的文化活动,师生积极主动参与,使“文化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文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民办高校本身校园文化的构建,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能使师生走出教室和宿舍,不仅提高了民办高校师生自身的能力,也提升了校园的文化氛围以及文化育人水平。

(2)丰富师生课余活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今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课堂,民办高校结合师生学习生活和兴趣爱好情况,开展多元化的活动,比如参加辩论会、学术讲座、“三苏文化”研讨会和参观校史馆、博物馆等,使师生积极主动参与进去。多元的课余文化活动让师生走出教室和寝室,不仅能提高自身能力,而且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活跃了校园整体文化氛围。

2.2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1)校训雷同,特色不鲜明

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缺少独特鲜明的文化内涵,二是没有体现出学校自身特点和优,三是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传统文化底蕴的挖掘与发扬。校训作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标签,它是民办高校办学思想的体现,也是校风和学风的凝聚。它应该是彰显校园形象和独特性的标志性产物,但目前部分民办高校校训出现雷同化和形式化的现象。以四川省为例,根据四川省54所民办高校校训调查情况显示,其中出现“创新”、“明德”、“厚德”等词组合的频率较高,而且据调查资料显示出现“四字八词”口号式校训的数量达26%,甚至还出现个别高校网上查不到校训的情况。

校训情况 数量 占比“四字八词”口号式 14 26%含有“创新” 10 19%含有“务实” 6 11%含有“求实” 5 9%含有“明德” 7 13%含有“厚德” 7 13%“创新、务实、求实、明德、厚德”中使用一个的23 43%查不到校训 5 9%

校训调查情况(四川54所民办高校)

校训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和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着学校文化精神中最主要的部分。但是通过以上表格分析比较,出现雷同化、形式化等问题,很难展现校园鲜明特征及各个院校独特的风格与思路,使得民办高校师生很难有归属感、使命感去感受校园文化,从而进一步影响校园文化育人效果。

(2)校园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师生缺乏凝聚力

校园物质文化基础设施是大学校园文化教育的平台,能使物质文化教育效果达到最佳。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可利用图书馆,体育馆和实验室进行学习、锻炼和实验操作。但是一些大学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人文基础设施重要性考虑不足,忽视甚至不重视校史馆和名人雕塑这类人文基础设施。在校史馆中,对于其所在院校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主要事件等不清楚。民办高校在修建图书馆、教学与办公楼、宿舍等基础设施时没有注意融入人文气息,缺乏相关的标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知名校友题词等,即使出现也有陈列不完整、介绍不清楚的现象,强化民办高校校园人文基础设施,对增强对大学生感染力与陶冶力具有重要意义。

(3)民办高校的活动流于表面,师生参与性差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突出民办高校自身特点,较好地实现文化育人功能。但是许多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是把活动量的完成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存在明显的跟风行为,没有长远的规划,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涵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形式不新颖欠缺,造成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质量与育人效果普遍较低;二是开展文化活动多而杂乱,仅仅是完成活动量的形式化活动并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文明寝室评优,心理健康活动月,歌手大赛等等,活动量多而布置得紧,造成学生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参与性差,育人效果明显下降。

2.3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

(1)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校训未紧贴本校实际

大学作为传播知识和弘扬文化的主要阵地,它完成了指明社会发展方向这一神圣职责。而大学校训是高校发展的参照物之一,每一所大学都应有校训,并鲜明地体现出高校教育的思想与特色。这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地理条件,办学目标,因此高校特有的校训,应明显地反映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与治校特点。当前一些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校园精神形式化、雷同化问题,致使许多师生不理解本校校训、校史、校歌及其他大学精神载体。这主要是由于各民办高校在确立校训时没有紧密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特色风格,而是注重对名校办学风格与办学理念的效仿等。

(2)校园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到位

随着民办高校教育规模与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很多高校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师生的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一些民办高校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例如图书馆,体育馆等,由于没有基本的娱乐设施而导致师生课外活动单调。随着民办高校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学生会和社团不断壮大,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校园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出现了活动场地和器材不足,场地狭小,器材陈旧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但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影响了校园物质文化育人作用的实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校园建设模式。尽管国家与政府每年都在大力扶持高校教育事业,但是平均至每一所学校上,仍然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3)民办高校师生文化育人理解和实践不够深入

为了做好、管理好民办高校的文化育人工作,有必要制定文化教育的整体规划,回答好关于文化育人的核心、内容和影响等诸多问题。文化育人工作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民办高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引导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育人活动,但是部分教师对文化育人理解和实践不够深入,存在着漠不关心的现象,生活工作两张皮现象突出,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文化育人工作的不重视。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没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摆官架子、和学生拉开差距等行为也是造成学生缺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主动参与到文化育人活动中来的因素。只有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大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引领能力势在必行。

3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主要对策

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民办高校需要将校园文化元素与师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加强内容、改进方法,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 高度重视,顶层设计

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学校党政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使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实践能够有序进行,并得到长效机制的保证。高校党委直接负责校园文化建设,是保证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组织保障。一般高校的做法是党委宣传部承担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或校园文化建设。这种做法有利于坚持党对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领导,保证育人方向的政治性。党委宣传部对能够从高站位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局谋划与整体设计,能够有效保证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正确方向。要发挥高校辅导员推进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力量。辅导员队伍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线,与大学生交往密切。高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政治意识与专业化发展,使其掌握自觉运用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塑造、行为示范和文化引领的能力。

3.2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软硬设施并举。

校园环境建设不仅可以增加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熟悉程度,也增强了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硬件设施,二是文化软件设施。

(1)高校基础设施是指为协助学校开展教育活动而建设的一切硬件基础设施,它主要由教室、图书馆、宿舍和食堂组成。高校师生除了在教室里学习外,还会经常去图书馆学习,去食堂吃饭,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例如,藏书丰富、良好借阅服务的图书馆,让学生更加喜欢、踊跃地钻进书海遨游;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学生宿舍,保障学生课后学习和睡眠质量;宽敞明亮的食堂和物美价廉的饭菜,让其不仅是吃饭的地方而是可供大家交流的场所;娱乐设施和座椅齐全的广场,让校园广场不再只是一片空地,而是供大家早读、英语角学习等文娱活动的场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全面提升教育实效。

(2)民办高校的教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校园墙壁海报、名言警句等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该校在“东坡故里,诗书之城”的基础上,创建了以“三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并实施“五位一体”(校园环境,资源创建,学科建设,品牌活动,课程创设)文化教育工程,改善了学校环境,提高了物质文化育人。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的人文意义,为高校学生构建良好价值观、心理素质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3.3 加强校园制度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制度文化与规章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对学生具有约束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工作环境,使他们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制度文化对维护学校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校园文化物质与精神建设的基础。学风,教风,校风作为校园文化之魂,是由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共同作用完成的,制度性校园文化建设又是由各项规章制度对广大师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与调节。构建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构建校园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建设,团队建设。首先,校园规章制度的建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而组织和团队建设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关键保障。其次,大学校园文化的实现不仅需要许多部门的合作和协作,还需要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运作结构的支持。 第三,民办大学需要加强团队建设。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不仅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的管理人员,而且在高校的文化育人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需要将校园文化育人和校史等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激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确保高校文化育人的有效性。

3.4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能够吸引更多大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强化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效果。文化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从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来看,文化活动是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产生教有影响的重要媒介;从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的接受过程来看,文化活动是实现内化向外化转换的关键步骤。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保障形式的新颖性也要做到内涵的丰富性。例如,高校可利用新生入学的关键阶段,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高校的历史、校歌和校训,组织竞赛和参观,提高对大学环境的认识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播放学校历史的宣传片、展示学校教育的成就、举办知名校友的讲座等方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民办高校以文化活动平台建设为重要内容,组织更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做到文化育人,以便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3.5 完善校园文化育人课程体系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教育,提升他们对文化育人的认同,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化的自豪感,进而使他们主动承担对文化育人的传承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办高校可建设网络课程资源,打造实践实训课程,组成丰富多彩的育人课程体系,使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育人模式的创新。

课程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主要载体, 立足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推进传统文化课程育人。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学校主要在开设专门课程、优化内容体系、创新教学形式、推行教赛结合、融合相关课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位于东坡故里——眉山,学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研究,开设了“三苏文化概论”等课程。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当地人而言有着亲切可感、感染力强,认同度高等独特优势,因此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发挥地域文化的特色,可以大大助力高职教育传统文化特色育人功能有效落实。

4 总结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对高校文化的一种深刻开发。它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开放性;三是民主性;四是人文关怀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文化认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民办高校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对高校校园文化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一种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组织,其建设和发展必须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校园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对校园文化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有机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的源动力,而校园文化又能丰富师生的情感,使其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为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教育与熏陶,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忽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其内涵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激发全体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打造全员共建校园文化体系。

猜你喜欢

校训民办高校校园文化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