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022-02-17陈建杰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激励性度数三角形

陈建杰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特殊教育信息化要求特教教师具有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是特教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聋校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需要对多媒体课件与听障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定义、规划、描述和探索,以确定适合听障学生的交互设计。交互设计应以听障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提高听障学生的交互体验为目标,帮助听障学生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一、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以视觉形式为主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使听障学生能够无障碍地进行人机交互,获得良好的交互体验。听障学生主要依靠视觉感知事物,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以视觉形式为主,顺应听障学生的感知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机交互的障碍。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尽量减少听觉信息,避免影响人机交互的效率。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反馈形式最好是图片或动画,其次是文字。交互反馈的图片或动画应简单明了,文字应简短易懂。另外,多媒体课件中的交互操作说明应以文字信息为主,文字内容也应简短易懂。

二、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具有易用性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方式应该易于操作,使用方便,减少听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例如,鼠标操作的交互方式要比键盘操作的交互方式更适合听障学生。复杂的、操作困难的交互方式会阻碍听障学生使用多媒体课件,降低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多媒体课件的易用性,交互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减少文字输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如果需要频繁地、大量地输入文字,听障学生会感觉交互操作特别麻烦,导致交互体验大大降低。因此,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该尽量减少文字输入,可以改用列表选择的交互方式来代替文字输入的交互方式。列表选择的交互方式可以降低交互操作的难度,提高交互操作的效率,给听障学生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提升多媒体课件的易用性。

例如,多媒体课件“天天练”中填空题的交互设计,将文字输入的交互方式全部转换成列表选择的交互方式。当在填空题的横线上用鼠标单击时,课件就会弹出一个选择列表,听障学生只需要单击选择列表中的数字就可以输入答案,操作十分简便(见图1)。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不仅符合教学规律和听障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细节上也是设计合理、制作精良,处处为学生考虑,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

图1 多媒体课件“天天练”填空题的交互设计

(二)添加一键返回主页的功能

多媒体课件中需要添加返回课件主页的导航按钮。在课件的任何位置,听障学生只需要点击导航按钮就可以轻松返回主页,不会由于课件的结构层次太深而找不到返回的路径,避免了操作“迷航”的发生。导航按钮还可以方便听障学生快速切换到课件的其它模块进行学习,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使课件的交互效率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课件的易用性。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交互设计上都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几乎每个页面都有返回主页的导航按钮,这样的交互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操作体验。

三、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激励性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如果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反馈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就能吸引听障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听障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多媒体课件立刻呈现交互反馈,如笑脸、礼花绽放、彩纸飘落、卡通动画等,可以有效提高听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年级听障学生对交互反馈的内容更为敏感,低年级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交互反馈的趣味性尤为重要。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具有激励性。在进行交互设计时,教师应该使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反馈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起到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动性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中设置关卡、积分、徽章、计时等,给听障学生营造富有挑战性、竞争性的学习氛围,激励听障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例如,教师可将多媒体课件中的练习题设置成闯关游戏,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关卡。当听障学生通过一道关卡后,课件给出激励性的交互反馈,如给听障学生添加积分或奖励徽章等,激发听障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朝着更高的学习目标不断努力。在多媒体课件中设置积分和徽章等激励性的交互反馈,对于高年级听障学生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

四、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具有引导性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具有引导性。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反馈不仅能够提示听障学生操作是否正确,还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培养听障学生的探究能力非常重要。听障学生的思维同样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但不同的是,听障学生的思维会长期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发展听障学生的高阶思维十分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功能,可以培养听障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听障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听障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交互反馈的不断引导,一步一步进行探究,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在课堂学习的关键步骤和环节上,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反馈可以提供引导性的文字、图片或动画等,引导听障学生关注学习的重点,启发听障学生的思维,辅助听障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例如,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中设置了探究性学习任务,听障学生需要探究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课件中给出了一个三角形,用鼠标拖动三角形的任意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就会改变,其它两个角的度数也会相应改变。该课件为探究任务的关键步骤设计了相应的文字和图形形式的引导性交互反馈。当鼠标移动到三角形的任意一个角的附近时,课件会显示交互反馈“拖动角顶点”,起到提示的作用。当用鼠标拖动任意一个角时,课件也会有相应的交互反馈——被拖动的角下方的圆形阴影会变大,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课件中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都会随着拖动三角形的任意一个角而发生即时的变化,课件会用醒目的红色显示度数的变化,以引起听障学生的注意(见图2)。

图2 多媒体课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中的交互反馈提示“拖动角顶点”

在交互反馈的引导下,经过多次探究,听障学生发现不管怎样拖动角顶点,不管各个角的度数怎样变化,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始终是180度,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聋校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应从听障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交互操作简便、高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促进自主探究,给听障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藏族姑娘涂梦玲(广东省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指导老师:叶绿

猜你喜欢

激励性度数三角形
眼镜的度数是如何得出的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图形中角的度数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三角形,不扭腰
隐形眼镜度数换算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