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教科书有关劳动教育内容的分析
——以低年级段(一至三年级)为例

2022-02-17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智餐具教科书

耿 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是一门帮助培智学校学生学会生活、融入社会的一般性课程。“学会生活、融入社会”这一生活适应课程的定位,与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所明确的劳动教育的实施重点,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在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下,将劳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生活适应教科书中,有利于促进劳动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有效提高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整体育人效果,切实助力培智学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生活适应教科书是生活适应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对其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生活适应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

一、生活适应教科书中劳动教育资源的梳理

(一)具体劳动要素

生活适应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课程,其中小学低年级段课程着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学习生活技能、养成良好习惯。该套教科书分设课程总目标和分段目标,课程内容涉及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国家与社会五大领域,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生活所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及其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延展劳动要素,促进其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发展,不断拓宽其对话社会的范围,以期实现其“点—线—面”式的综合、全面发展。劳动要素的载体为教科书文本、图片中客观显见的劳动行为、劳动场景等,文本主要包括课文文字、图片所配文字、图片中气泡内文字等。具体劳动要素见表1。

表1 生活适应教科书(一至三年级)中的劳动要素

(二)劳动要素呈现特点

1.显性体现,正面引导为主

生活适应教科书是为培智学校学生量身打造的,内容显性体现、正面引导为主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培智学校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一定障碍,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普通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记忆等方面速度较普通学生慢,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水平较低,并且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1]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呈现的内容要正确、写实、直接,这样才能让学生避免错误模仿,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保证教学质量。当然,教科书内容不可能全是正面的,否则会与现实社会脱节。根据教育教学规律,有些教学内容更适合反面处理,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于劳动价值观导向内容的呈现,根据情况在练习中加入反面示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意识。例如二年级下册第6课《整理自己的餐具》,介绍主动整理自己餐具的意识,收拾餐具动作要轻,餐具要分类放好,餐具回收的指定位置等。通过显性体现,帮助学生掌握整理餐具的正确方法,知晓餐具回收的指定地点,促进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课文中正面引导学生树立主动整理自己餐具的劳动意识,在练习部分则设置两幅图(一张不收拾自己的餐具直接走掉、另一张整理好自己的餐具送到回收处),并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做法,从而帮助学生巩固主动整理餐具的意识,强化其正确行为。

2.图文并茂,促进全面发展

该套教科书整体设计为绘本式,包括大量插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不同的劳动要素。图文并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第一,图片更容易吸引培智学校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更好地将其带入相应的劳动情境;第二,图片配有少量文字,学生不一定所有文字都认识,但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可以强化其对文字的感知,也可以为生活语文等相关学科或综合学习打好基础。例如三年级下册第5课《分担家务活》一课中的练习“选一选自己做过哪些家务活”,图片分别呈现扫地、擦桌子、摆碗筷和倒垃圾。这一题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文字理解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图意对应自己做过的家务活,文意与图意相结合才能完成,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师和家长还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或动作模仿,增强题目的适用性和开放性,让劳动要素更具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延伸到劳动意识的启蒙,以及“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等”价值观层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生活适应教科书有关劳动教育内容的多元分析

(一)政策维度

进行政策维度的分析是以政策为纲,分析教科书中劳动教育要素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或者是政策的落实程度。以《意见》和2020年7月教育部出台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思想,根据《纲要》中关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具体要求,对生活适应教科书中劳动教育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根据表2可知,人教版生活适应教科书低年级段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纲要》中的具体要求契合程度较高,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此外,教科书中的具体劳动要素紧扣培智学校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现出生活适应课程“生活化”的典型特征;六册教科书中有关劳动教育内容的编排和设计合理,比例相对均衡,具体行为与思想意识发展并重,层层递进。

表2 生活适应教科书对应《纲要》关于小学低年级劳动教育内容的示例

(二)实践维度

在生活适应教科书中落实劳动教育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培智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劳动教育的实践依据包括合理的难度梯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等。

1.合理的难度梯度

第一,提升培智学校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低年级段劳动教育的迫切要求。要为其个人生活做好准备,再向其他领域拓展,才能夯实基础,不拔苗助长。因此一年级主要围绕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二年级加入学校生活,渗透国家与社会领域的节日内容,三年级引入社区生活,国家与社会领域内容深化。第二,考虑学生身体发育的程度,劳动技能本身涉及的步骤多少以及对精细动作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对精细动作要求高、步骤复杂的劳动技能较难学习和掌握。例如,将学洗手、学洗脸等内容放在一年级上册,学刷牙放在三年级上册,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梯度学习。第三,劳动场景由简单到复杂,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一、二年级的劳动要素中涉及的人和物较单一,三年级的劳动场景逐渐复杂化,如集体户外劳动体验,有摘草莓、磨豆浆、饲喂动物、拔萝卜等劳动要素,人、物和场景更加丰富。

2.突破重点和难点

突破劳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对重点内容的复现和强化、对难点的细化和个别指导。例如一年级孩子帮妈妈捶背、给爸爸送橘子,三年级重阳节给奶奶捶背、给爷爷送水果,复现了劳动技能,但在劳动价值观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注重培智学校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将爱父母、孝敬长辈以及节日文化有机融合。又如二年级介绍了扫地、擦地等技能,加入组织校园大扫除和当值日生等活动,通过综合运用强化重点内容,三年级的分担家务活,要求培智学校学生有主动承担劳动的意识。培智学校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推己及人和泛化能力较差,对自己接触较少的、他人的、社会层面的内容缺乏认知,需将之作为难点处理。例如三年级学刷牙,细化为刷牙前、刷牙、养成爱护牙齿好习惯,帮助学生分步骤掌握刷牙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培智学校学生差异性较大,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尤其是难点部分,每个学生的困难点也有不同,要匹配灵活且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3.知行合一,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重在实践,只有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才能使培智学校学生与他人和外部世界产生更多的互动、交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劳动教育实践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得技能与知识,发展道德不可替代的方式和途径。因此,生活适应教科书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要坚持知行合一,融入劳动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同时让学生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三年级下册第5课《分担家务活》评价部分明确要求“愿意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感受家务劳动的快乐”。

(三)整体建构

该套生活适应教科书是在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框架下进行编写的,对劳动教育内容的整体建构如图1所示。

图1 生活适应教科书低年级段劳动教育内容整体建构示意图

劳动教育不是机械地附加在生活适应课程中的,而是与其他内容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多领域、多维度地建构劳动教育内容,切合生活适应课程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的要求。同时儿童与劳动的互通关系赋予儿童劳动独特蕴意,与当前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呼应[2],是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依据。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培智学校学生有知识和技能的收获,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劳动动机,在劳动实践中有所感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整体建构劳动教育内容是基于课标要求、立足教学实践和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生活适应教科书劳动教育内容开发的建议

(一)内容选择

在生活适应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内容,以适应培智学校学生的学情和培智学校的实际教学。首先劳动要素直观简明,符合现实,易于理解,还要使其与普校教科书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理解层次、思辨深度,偏重实践,最后要有一定的对话空间和留白余地,以便培智学校教师开展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3]劳动要素要围绕学生生活,提升学生自理能力,同时唤醒学生内生的存在意义,促进其正确劳动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让劳动实践成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为其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体系搭建

生活适应教科书劳动教育内容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劳动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多元,需要逐步搭建符合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一方面,构建整合性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单一形态的劳动教育实践难以承载新时代劳动教育功能的实现,整合性的实践路径才能实现劳动要素在课程、活动等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构建开放性劳动教育实践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形态的不断更新换代,需自觉扩充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劳动教育内容及劳动教育方式的调整。同时要重视现代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劳动教育[4],应用信息化科学手段满足培智学校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潜能,助其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关怀生命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5],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指导下,劳动教育更应体现对生命的关怀。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当提倡在教育中融入劳动的元素以及通过教育者的策划与组织实现育人的目的。对于劳动教育,不应该仅仅理解为“通过劳动去教育”,而是应当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美感意识,同时感受劳动的意义。[6]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能够确保人获得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同时应在丰富人的关系属性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劳动教育重新建构学生与自然、社会、他人的丰富关系,使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作为可能性存在的人的美好[7],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为生活厚植幸福的文化基因[8]。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突出特征。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必须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观。[9]人教版生活适应教科书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自立,在社会中自强。

蓝色的爱田桢洋(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指导老师:张园园

猜你喜欢

培智餐具教科书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餐具叮咚
看餐具,识鸟喙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