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构建出版社数字平台创新发展的建议

2022-02-17任铁男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出版社图书数字化

◎任铁男

(中国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54)

引言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数字平台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出版社在运营、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的转变。随着人们阅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综合阅读率增长,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同时在出版领域中,广泛引进和应用了大数据技术,提出了构建出版社数字平台的理念,探索了创新的发展路径,促进了出版社在全新时代背景之下的转型、升级。

一、大数据对于我国出版社数字平台建设的作用

首先,在大数据环境下,出版社能够更充分地把握自身优势,促进数字平台的建设。在这样的数字平台之下,更能够凸显出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而且在出版社优势的推动之下,也具有更大的用户黏度,在当前的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市场的精细化划分。要想进一步抢占出版业的差异竞争优势,就要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引之下,进行市场的细分,通过传统资源的优越性,构建一个服务平台,具有个性化特点,并打造专题数据库,这样就能够将其专业特色体现出来。第二,系统且全面的覆盖。随着CNONIX 国家标准的持续推进,在出版社的数字平台中,所涵盖的专题数据资源特色鲜明,同时还具有系统、全面的资源内容,能够针对某一领域中的重点图书,实现全覆盖,从专业领域上看,具有较高的书籍覆盖率,而且内容的系统性强。第三,大数据技术也为出版社数字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在出版社数字平台构建的过程中,主要就是依靠云计算、互联网,推出数字图书馆、数字管理、在线阅读管理的多项服务,实现了读者、出版企业、渠道商多方的集合和统一,协调了传统出版产业链中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出版社数字平台属于一个巨大的数据仓库,其中集成了数字化资源加工服务、信息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库应用,所以在出版社数字平台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信息基础设备的搭建工作。近些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数字技术也有了划时代的革新与进步,这为数字平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铺垫。随着数据库技术朝超大规模方向发展,也提供了更加巨大的储存空间和容量,促进了资源种类的丰富多样,实现了多元的商业用途。因此,在进行出版社数字平台的构建过程中,也带来了更大的数据空间,能够促进资源的整合以及类型的定位,同时还能够实现对于数字化信息的转化、挖掘、加载、集成,从而得到一个强大的数据资源库[1]。比如,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了以往所有的报刊资源,同时对于已出版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报刊资源,还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从而打造一个管理数据库,进行了基础架构的创建,其中包括分布式文件存储、数字平台云存储,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

最后,通过大数据,促进了出版社数字平台实现更深入的开发。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也从产业形式上,推动了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让其朝数字化方向发展,实现不断的融合。同时,对于数字出版上游机构而言,也进行了服务理念的创新和优化,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引之下,积极推进了数字平台的构建、运维和管理。出版社在数据走向的基础上,展开数据的分析、对比,这样就能够以此作为依据,深入挖掘与判断当前的行业发展方向、用户阅读口味,再结合自身优势,通过专业特色突出的图书出版为依托,并合理地进行版权引入,这样就能够构建一个重点专题数据库,实现对于某一领域或多个学科的覆盖。这样既能够让数字平台带有显著的专业特点,又确保其具有系统、全面的资源内容,符合用户的需要。

基于大数据时代,对于市场在数据资源查询上,也提出了更大的功能需求。所以出版社的数字平台要想更加深入的进行数字资源的挖掘与应用,不仅要为海量的资源,提供存储空间,同时还要促进资源的流动,强化上下游之间的协调合作,这样就能够让知识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具有社会化的特点。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出版社数字平台的持续发展和深度开发,一个关键的要点就是对大数据思维的运用[2]。

二、大数据背景下构建出版社数字平台的问题

大数据背景下,出版社数字平台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源开发不足

随着出版社数字平台的持续发展,一个必然方向就是深入挖掘和利用知识。但是,当前我国的出版社正在转型的过渡阶段,在从传统向数字出版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数字平台的建设,凸显了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具体体现为对于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首先,一些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平台构建时,主要采取“填空”的形式,只强调知识资源、技术人员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认为在这些关键因素的支持之下,就能实现发展目标。因此,在数字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就会使得在进行资源整合时,对于一个主题所进行的加工、整理、存储工作,难以实现高度的规模化、数字化,也没有很好地融合图书和其他类型的资料。在进行对象设计和检索时,科学性也不高。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时空距离也难以显著的缩短。其次,很多出版社在出版布局上,虽然较早就实现了数字化,也进行了齐全、完善的设施建设。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大数据更新意识的缺失,也就使得在当前的数字出版中,没有及时的革新和优化技术,在产品内容的表现方式上,也具有同质化问题,造成发展停滞不前,对于全媒体的图书复合出版与开发,没有强大的驱动力支持和保障[3]。

(二)平台兼容性差

在图书资源的服务与管理中,通过数字技术的引进,在数字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确立一个资源管理系统,不仅能够科学地设计与规划,同时在操作时,也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这样就能够具有完善的服务功能,满足对于资源和信息处理的需要。但是对于所应用的技术以及系统而言,复杂程度比较高,所以一部分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针对一些技术难点,会抱有回避的态度,只根据自身对于数字技术的掌握,进行平台建设。还有一部分出版社更加强调经济效益,将图书市场用户喜好作为重点,因此,在数字平台建设时,也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常常发生出版社以及用户的触达问题,也会对平台的兼容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以上种种问题的影响之下,就使得在数字平台构建的过程中,没有统一标准,所以也就使得用户在使用不同出版社数字平台时,在管理系统、语言、界面等方面,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实现高度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对于不同的出版社在数据库和系统上,难以实现有效地衔接,极度缺少兼容性,最终会影响到数字平台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

(三)平台实用性不强

当前,在数字出版领域,面临着日渐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出版社数字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具体的服务模式是否顺应用户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属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很多出版社所构建的数字平台,在服务模式上不够优化,因此,也会使得数字平台缺乏实用性。随着出版社数字化知识服务的推进,一部分出版社并没有认识到数字平台所具有的兼容性,数据资源也不够全面。在技术水平的局限之下,对于服务模式的设计,也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对于很多出版社而言,虽然存储了海量的图书,具有专业的数字资源,而且内容涵盖范围较广,但是基于大数据思维,在进行数字平台的建立时,针对用户需求的精确性不高,因此难以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展开不同地区、渠道、时间的细分,也就使得平台的各项工具较为欠缺,比如说语义查询、概念关联、自动比对等等,准确性不足,导致用户缺乏良好体验,降低数字平台的实用性,限制了数字平台作用的发挥[4]。

三、大数据背景下出版社数字平台创新发展建议

(一)增强资源共享与整合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对于数字平台的建设既要实现资料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访问、内容发布以及管理等功能,让所建立的数据库,具有显著的特色和良好的兼容性,同时还要强调投资与合作,不断加大力度,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以及整合能力。因此,在出版社的数字平台构建中,数字资源共享与整合作为基础工程,需要重点强调。首先,出版社要能够以自身的图书出版领域为依托,促进对于专业资源的深入探索与挖掘,推动数据仓储系统实现进一步优化。在数字平台中进行图书文献类目的录入以后,还要对于有关的资源信息,进行分阶段的录入,这样就能够进行专业性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细化,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其次,为了能够紧随时代背景,把握大数据技术之下信息服务与传播的显著特点,数字平台也要强化业内以及技术厂家的合作,扩大生产规模,不断优化智能检索系统,这样也能够强化知识服务能力,从而打造具体领域的资源合力。比如说,对于中华书局而言,在促进古籍图书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重视检索系统的智能化,同时还强调和业界内的各大出版社的合作,实现海量古籍资源的录入,进一步汇聚了经典的古籍资源,实现了资源合力的形成[5]。

(二)创新服务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涌入了海量的信息,用户也提出了更加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出版社的数字平台不仅要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比如说数据分析、存储,完善软硬件系统,同时还要能够进一步把握用户需求,提高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信息服务的便捷性、精准性,这样才能够让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首先,在进行资源服务的提供时,出版社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如无线频率识别技术),在用户在进行数据检索时,掌握与处理具体的检索范围,这样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库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实现智能化的资源服务。其次,对于数字平台所推出的知识检索功能而言,也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对于用户在信息检索时的习惯,展开数据分析,这样就能够提高用户知识搜索的精准性和效率。比如说,进行个性化、深度检索的设置,这样就能在用户检索的过程中,提高精确程度,实现高效的检索服务。最后,对于数字平台的资源共享服务而言,也可以利用云存储技术,进行资源的整合,从而建立一个云图书服务系统,能够让用户在进行资源检索时,实现跨库检索。比如说,在某出版社中,通过对于统一检索以及云技术储存系统的设置,能够实现图书数字储藏的功能,同时还能够让用户实现在线的图书共享与交换[6]。

(三)强化品牌化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之下,为了进一步满足传统出版社融合发展的需要,促进其朝数字化品牌转型,就必须要加强品牌化建设。首先,要提高知识服务平台的质量,实现优质平台的构建。在行业内部,进行优质图书资源的整合,从而构建数字平台,进行图书资源库的建立,让其具有全面的覆盖范围。另外,还要进行整版资源整合,这样能够实现版权方的数字化资源服务,提高服务的效率。因此,就必须要确保专业资源在数量上的充足,同时在专业程度上,也要具有一定的覆盖范围。在数据库中,不仅要提供本行业所具有的数字资源,同时还要实现有关领域资源的提供。另外,还要加大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视力度,能够提高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同时还要重视版权问题,促进整个数据库资源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其次,对于出版社而言,也要做到数字出版品牌的不断革新。对于所建立的数字平台,也要积极地进行线上资源的不断调整与优化,这样能够确保数字平台资源,在数量以及质量上的完善,同时还能够增强用户的黏性,让资源对于用户具有更高的吸引力。最后,还要依靠外来的资源,进行自身品牌的打造。在出版社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发展的局限问题,比如,图书种类少、出版量小、资源分散等等,因此出版社也不能够采取闭门造车的做法,而是要在区域内部,加强与有关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这样就能够在具体领域之内,进行规模化数字库的构建,从而打造一个显著的品牌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大数据背景之下出版社数字平台持续发展过程中,大数据属于核心的技术要素,直接关乎到出版社未来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因此,必须要能够对于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做到充分利用,实现出版社数字平台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社图书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我等待……
图书推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数字化制胜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