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职能的历史演进

2022-02-17

传媒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书院文献图书馆

马 科

一、引言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前提是社会信息交流保存,直接动力是文字和文献的产生。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同时又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图书馆发展历程看,其自身的职能也是随着社会的推进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都有相应的表现形式,与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不可分割。

在历史上,图书馆扮演的最重要角色是文化交流的媒介,这也是图书馆的社会性、教育性、学术性、服务性的根本。图书馆性质的多样性,使之成为兼具多功能的综合体。早期图书馆主要承担文献保存的职能,以供读者阅读利用。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在继承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包括教育、科研、文化服务等,其社会化职能被不断强化。纵观历史,图书馆职能主要表现在几大方面。

二、文化传承

文献是人类千百年积累的重要财富,其中蕴含的知识也是人类赖以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基地,是任何机构都无法替代的。只要人类还在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文献和阅读,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承和交流知识信息的图书馆,始终是人类文明的丰碑。

在古代社会,图书馆主要职能是保存传递文化遗产,包括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加工、组织管理、传播等。这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也贯穿了图书馆发展的全过程。从图书馆远古的遗迹中可以看到,其原始文献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宗教、战争等各种活动,是人类文明的远古记忆,至今仍具有宝贵价值。

进入封建社会,伴随着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增加,以及社会分工细化,图书需求和流通数量大增,图书馆逐步成为独立机构,藏书功能也日渐完善。这一时期的西方图书馆多存在于教堂和修道院,称为寺院图书馆,文献利用范围只限于极少数权贵人群。而在我国,古代图书馆分为官府、书院、寺院、私家四个体系,以“阁”“楼”“斋”“院”“府”“堂”等为名,最普遍的称谓莫过于“藏书楼”。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藏书楼以收藏和保存图书为主,为后世积累和保存了大量文化典籍,也创造了搜集、整理文献的宝贵经验做法,形成了较完善的藏书管理体系。藏书楼经久不衰、代代延续,直到近代才被真正意义的图书馆所替代,不论形式如何,其历史使命一脉相承,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场所。

图书馆守护的是人类文明的文化资源,这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通过图书馆,人类的知识代代积累传承,向社会广泛传播,创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价值。图书馆在历史长河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遭受建筑和文献的损毁遗失,但其核心价值即知识和文化的传承精神却永世长存,生生不息,也是其随时间流逝一次次重生的根本原因。图书馆场所可以修缮和重建,文献内容可以复制和传播,图书馆学理论和管理制度可以发展完善,只要其精神内核得以继承和发扬,就能保证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承。

三、教化育人

教育也是图书馆自古以来主要社会职能之一。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机构,兼具藏书、教学功能,古代书院同现代图书馆一样对智慧资源有着丰厚的积累。书院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遵循着“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理念,培育学子,传授知识。书院中,老师提倡学生自学博览群书,并借助丰富的藏书指导学子,以此来完成人才培养的职能或目的。同时,书院在教学中还贯彻秉持着儒家思想道德体系的育人核心,于德于才培养学生,最知名的是古代四大书院 (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正是这样的先贤士人通过书院培养后学,才使得中华文化延绵不断的传承。

伴随着社会制度进步,相对封闭的藏书楼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文化知识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为了充分保障人人有权享受教育的基本人权,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面向社会提供知识服务,信息服务,以补充学校课堂教育的不足。在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建立全国性的图书馆并对社会开放。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我国也相应出现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如湖南省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等。同时,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等也纷纷建立和开放,成为普及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北大图书馆先驱李大钊曾提出,图书馆与教育紧密相连,教育发展依赖于图书馆的存在。图书馆基于藏书知识的广泛性和资源利用的公共性,在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都更为广泛,优于其他教育设施。图书馆育人,一方面在于采编丰富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在于提供高质量的阅读学习指导。当前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教育正在从传统的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而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义务,是社会化、大众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这个发展转变的潮流中,图书馆理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新时代的各类型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和用户间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校图书馆变成大学的心脏,成为学习资源中心(learning resource centers),公共图书馆也成为区域或社区的信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s)。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和远程教育普及,图书馆逐步突破传统上读者所受的空间限制,更好地满足资源利用的需求,服务学习用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开放的特性、良好的人文环境、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都成为在实施终身教育中的优势,成为终身学习的理想工具。

四、学术研究

图书馆有大量的馆藏文献,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思想,在提供文献利用的同时成为学术研究的沃土。任何学术研究都必须借助于图书馆资料所记载的知识和经验,图书馆的资料搜集整理也是科研活动的前期工作,是科研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图书馆往往也是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心。远古图书馆参考工具书和书目的编制,至今仍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古文字、古文献的第一手资料,如对楔形文字的解读就取决于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中文法书、辞典、参考书及百科全书的发现,为现代人考证和译解各类楔形文字文献提供了工具。

我国古代书院藏书与学术研究密不可分,许多私家或地方设立的书院藏书丰富,其知识量巨大、学术价值颇高,因而成为文人学者研究学问的理想场所,名儒贤哲云集于此,利用这里宝贵的学术资源从事研究,著书立说,推进了古代文化科研事业发展。

进入近现代,图书馆的学术研究职能,更多体现在高校图书馆。首先,高校图书馆本身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也是为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学术研究职能是其本身属性。其次,高校作为社会学术研究中心,附属的教师、科研人员与学生均也具备相当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技能储备,这些群体是高校图书馆重点服务对象,他们对文献的要求是全面、系统、专深、针对性强、前沿化,这也对图书馆馆藏和服务质量提出较高要求。为此,高校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层开放利用,挖掘学术价值,同时开展相应的服务助力学校科研发展,诸如以专题和跟踪服务来加工研究相关文献,承担高校各种课题研究的文献保障等,这正是其学术研究职能的内涵。

五、阅读推广

阅读,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和传统所在。图书馆掌握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有利于对阅读过程中的阅读需求分别采取支持满足、启发引导和控制劝阻的不同措施,使读者的阅读行为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大众读者来自各行业、各阶层。在促进大众阅读的过程中,图书馆历来是一种重要的力量。从19世纪英美公共图书馆诞生伊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即推动大众阅读。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当时的公共图书馆自认为有责任把好书提供给读者,甚至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但过多地关注所谓“好书”,专注于去干预读者的阅读选择,其结果是忽视了对读者阅读兴趣的培养,最终也影响了图书馆的利用率。直到“二战”以后,关注并尊重大众的阅读需求的理念逐渐占了上风,休闲性阅读的正当性逐渐得到确认。同时,图书馆也认识到休闲性阅读对于培养人们的阅读兴趣、知识扫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转变为对此持肯定、支持与保护的立场,极大地推动了民众阅读的普及和推广。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以“仕”为目的的阅读史,阅读内容多以儒家经典为主导,读书更多是贵族专利,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老百姓很难接触到更深层次的东西。随着社会文化的开展,纸质书的出现,民间开始有私人的藏书阁和藏书室,老百姓也可以读书,阅读开始平民化。科举制度的形成又给了普通民众一条改变命运的晋升渠道。因此,在知识大普及以前藏书阅读主要承担的是价值意义。

进入近代,我国众多图书馆纷纷以开启民智为契机而创建,其阅读推广的社会功能愈加受到重视。民国时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提供外借服务,完善了预约借阅制度,还创生出了邮寄借书、代办借书、送书上门等特色服务,免费借阅的理念也逐步盛行。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服务民众的阅读推广形式,如通俗图书馆、民众图书馆、公众图书馆、巡回文库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图书馆,倾向于为底层民众服务,推广通俗教育,具有简易性、流动性、灵活性,是当时提高图书利用率,使图书贴近最广大民众的最好办法。我国近代图书馆为促进阅读推广所做的种种努力,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现代阅读推广,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民族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进程为战略目标,培养民众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从而提高民众的阅读质量、阅读能力、阅读效果。图书馆集聚着海量的阅读资源、舒适的阅读环境,是知识集散和学习阵地,也是开展全民阅读的最佳场所,其阅读推广职能为大众提供了阅读的资源和平台,在深化全民阅读、推进文化建设中功不可没。

六、情报咨询

情报咨询是图书馆面向用户的重要业务,也是其主要社会职能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更多的现代技术在图书馆中被应用,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工作方式和服务内容。图书馆对社会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与社会融合的程度不断加强,借助数字和网络技术,在服务领域不断实现拓展和升级。

图书馆情报咨询服务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识到,图书馆应对有情报资料获取需求的用户给予专门帮助。此后情报咨询服务理论逐渐被图书馆界接受和应用。20世纪初多数大型图书馆成立了参考咨询部门并逐步成为图书馆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文献信息的激增和用户需求的增长,咨询服务内容从早期的指导利用图书馆、利用书目解答问题等,逐渐发展到对文献信息的分析、评价和情报再组织。到上世纪40年代,又进一步开展了包括回答事实性咨询编制书目、文摘,进行专题文献检索提供文献代译和综述等服务项目。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通信技术使图书馆情报咨询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信息化自动化和文献载体的多样化,使咨询服务逐步深化,转化为以网络信息为的中心的情报服务。网络时代的到来还加速了图书馆社会藏书与服务体系的发展,图书馆网络与社会大系统紧密融合,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也提升了情报咨询服务的效率和实用性,使其社会化应用的实践意义进一步凸显。

我国图书馆咨询服务始于近代,民国时期图书馆在提供阅览外,也开始为读者提供口头咨询和书面咨询,为读者答疑解惑。第一个正式设立专门部门并开展相关工作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随后国内其他大学图书馆也纷纷效仿。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开展了参考咨询服务,功能维度日益丰富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咨询业务进一步发展,各图书馆相继设立了比较专职的参考咨询机构,称呼也不尽相同,如参考组、研究组、研究部、参考资料室、参考阅览科等,对用户咨询的解答也愈加专业化,并编制各种专题书目。在政策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图书馆的工作条例,从制度上保障了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有序开展,咨询工作全面展开,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图书馆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了定题、跟踪、对题取书等多种服务,图书情报会议也相继举办。上世纪80年代后,在新技术浪潮推动下,情报咨询工作开始走上网络化、信息化发展道路,图书馆情报信息中心的地位也越发突出,服务内容在对网络资源整序和导航的信息处理外,还发展出深层次的科技开发、科学管理等任务。同时,读者需求范围扩大,新的情报咨询服务方式也逐渐增多,这些都使情报咨询工作向更广更深的方向推进。

七、结语

承担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图书馆应有的责任。图书馆职能的演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图书馆发展至今,已成为兼具保存文化资源、普及文化知识、加强社会教育、推进学术发展、传递科技情报等多种功能的服务机构。图书馆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

,融合于社会大环境中发挥自身作用,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紧随时代,面向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提供与之相应的服务形式和质量。 这也是图书馆事业兴旺发展的内在要求。

猜你喜欢

书院文献图书馆
朵云书院黄岩店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白鹿洞书院记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